“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目前,京郊已有61家科技小院,辐射带动300多个村迈上致富路。广大青年在田间地头“自找苦吃”,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变鼓了,也托起了各家各户稳稳的幸福。
在北京农学院浆果科技小院驻地——延庆区唐家堡村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7号大棚里,研究生崔武琦已经汗如雨下。
这是连当地村民都无法忍受的高温、高湿环境,大家都很纳闷,“小院青年”们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呢?
北京农学院浆果科技小院负责人、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杨明峰说:“嫩枝扦插必须有湿度,没有湿度都干死了。原来我们就是通风太厉害了,哎呀,苗大片大片地死,不行。”
崔武琦说:“这边是一个葡萄园,这边农民种葡萄的话,会经常通风,葡萄不需要一个高湿的环境。我们种软枣猕猴桃要是保证扦插苗成活的话,要求的湿度就要80%-90%以上。”
软枣猕猴桃是师生们准备给村里引进的新果品,在育苗阶段,大棚必须保持80%-90%的相对湿度。由于这几天天气炎热,棚里的气温飙升,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桑拿房。师生们计算过,一旦繁育成功,一亩地就能给当地带来4到8万元的收入。
崔武琦说:“我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进来第一下就想出去了,根本就受不了,但是后来为了做这些工作,就硬坚持下来。”
唐家堡村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赵雅彬说:“说白了我也有孩子,然后看到他就是满头大汗的样子,我也挺心疼的。村民们看到心里边,也觉得挺佩服他们的。觉得一个研究生,对村民来说,就是比较高高在上的那种,现在很接地气,能在地里劳动,觉得他们挺了不起的。”
北京农学院浆果科技小院研究生薛添天说:“我之前我觉得我还挺白的,然后现在一回实验室,大家看我都觉得我黑了。”
北京农学院浆果科技小院研究生柴博昊说:“我来这儿涨了20斤,那他们都说你干农活不应该累吗?真的不是,干得越多,吃得越多,越容易胖。苗子生长得好,其实我们也是心里非常高兴。”
在怀柔区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师生们要定期从这里采集茁壮的嫩枝,带回到延庆的科技小院进行扦插种植。
崔武琦说:“这边的软枣猕猴桃长势特别好,一到秋天就有很多人来这边采摘。希望延庆科技小院那边的苗经过我们的精心培育,也能长得像这边一样好。”
崔武琦本科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家人朋友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辞去安稳工作来到田间地头,成为一名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崔武琦说:“在看到习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学生们的回信后,让我更加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看到村民们把每一株苗木看做自己的孩子,我也一样。能帮助到他们,我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