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梅说:“新的一年,奶牛开始产崽,我就给这些小牛犊取名叫‘牛旺’,希望我们基地的产业越来越兴旺。”李增梅工作的养牛场,是西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这也是青海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每天,标准化的牛舍里,工人们有序忙碌,上千头奶牛悠闲进食,新鲜牛奶源源不断向外输送。

几个月前,一批进口的荷斯坦奶牛从新西兰漂洋过海,住进了西堡镇宽敞的标准化牛舍。后来,这些奶牛陆续产下了300多头小牛犊。这种奶牛产奶量大、周期长,能较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湟中区西堡镇副镇长李永旭介绍,湟中区西堡镇奶牛养殖项目是西堡镇贯彻落实西宁市委,湟中区委、区政府“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助力推进湟中区现代化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去年1000多头荷斯坦奶牛顺利进入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意味着西堡镇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发展步入新轨道,标志着我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项目投产运营。

奶牛享受“淋浴”“营养餐”

挤奶车间里,一群奶牛有序排队到自动挤奶设备上挤奶。每头奶牛耳朵上都有标签,它们的各项身体指标实时传输到数据平台,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奶牛的健康状况。

除了奶牛的健康状况监测,奶牛统一淋浴,还有新安装的空调。每排牛舍有100多个沙床,可供100多头奶牛同时休憩。

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住得舒适,奶牛的食谱也是相当考究,营养师会根据奶牛头天产奶量等相关数据进行配餐,调整草料中蛋白质、植物纤维、维生素的配比,保证奶牛吃的每一口草料都是营养均衡的好草料,提高奶牛优质植物蛋白和粗纤维的摄入。

奶牛能享受“淋浴”“营养餐”,离不开西堡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的努力。在镇政府的带领下,企业通过统一的疫病防疫、饲养管理和牛奶销售,建成较成熟的奶牛养殖和奶源供给体系,保障了奶源的安全性,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

在西堡镇,国有独资公司西堡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的西堡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含现代规模养殖、现代品牌农业、农牧文化观光、饲料加工等板块,构建“种-养-加”一体化农业产业,有助于带动青海农产品品牌升级,实现农牧生态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今村民自愿加入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入股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真正实现致富增收。

数据显示,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从引进奶牛到扩大养殖规模,稳定年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

严把鲜奶质量关

每天早晨,基地里10多辆配送车整装待发,车内装有鲜牛奶。

“现在基地每天产奶6000千克,我们每天生产的鲜奶,全部打包销售至西宁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加工出售。”工作人员介绍,基地是将牧场建在农村,服务城市。

怎样把控牛奶质量关?基地负责人给出了答案:“虽然现在挤奶环节已实现一体化、自动化,但每一次挤奶仍需要员工严格把控。”基地负责人介绍,工人们循环将泌乳牛赶至挤奶大厅,通过严格执行操作挤奶流程。整个过程,每头奶牛的所有泌乳信息传输至管理后台,实现数据化管理,保证奶源安全。

“保证市民喝上安全健康的乳制品,就是我们辛苦工作的价值。”工作人员介绍,牛奶产量、效益、品质保证,得益于科学搭配饲料,保证奶牛营养均衡,奶品质量维持稳定。目前,基地聚焦“双碳”战略及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目标,通过空气能源加热、太阳能发电建成“恒温牛舍”,节能又环保。

“牛倌”的新希望

赵福成是牛场管理负责人,在他眼里,只有用心养牛这一件事。在同事眼中,他既是“牛倌”,也是“牛人”。他身兼多职,挤奶工、繁殖员、“铲屎官”集于一人。除此之外,诸如为小牛犊熬制牛初乳,为奶牛配制饲料,为奶牛整理沙床,安抚奶牛情绪等,他都能得心应手。

赵福成介绍,每天奶牛产生大量排泄物,基地设备通过升级改造,建造了排污处理系统,现在牛舍干净卫生。

据了解,养殖基地占地11.67公顷,采用分批引进,逐步扩繁,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完成基建、奶牛采购养殖及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程建设。经过改造,污水自动进入污水无害化管网处理系统;二期逐步完善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项目配套设施。

对于未来,赵福成满怀期待:“作为养牛人,除了要肩负‘产好奶’的使命,更期待转型升级,跟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将基地打造成集奶牛养殖、奶业科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沉浸式现代化休闲观光牧场。”

“如今,湟中区各乡镇都成立国有投资公司,自主选择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土地开发等净收益除政策范围内上缴的部分,其余100%补助给乡镇,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西堡镇镇长商志刚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