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主要种类简介

(1)土蝗

土蝗是指除飞蝗以外的其他蝗类,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群落结果和发生为害特点有所不同。如中华稻蝗、短额负蝗等。

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稻蝗

外观特征: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

生态习性:本种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虫。

生活环境:平地地区、低海拔地区〈800公尺以下〉。

生活小环境:草丛环境。食性:植食性昆虫,包括植物各部位与腐果。

活动时间:昼行性昆虫。

(2)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的发生地在我国分布区域极广,从北纬42°以南直至南海和云南,西起甘肃南部和四川,东至渤海、黄海沿岸和台湾等地。其中,长江以北的华北平原,即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中下游的低洼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五省与天津市及其所属县是其主要发生地。

飞蝗食性很杂,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荻)等杂草。栽培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也喜食。大发生缺乏食物时,也能为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农作物。飞蝗以成虫和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片、嫩茎和幼穗等植物地上的所有绿色部分。 [1]

形态特征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以东亚飞蝗为例:

成虫:雄成虫体长35.5~41.5mm,雌成虫39.5~51.2mm。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1]

(1)头部: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由5部分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颚、下颚各2片,舌1片。上颚十分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

(2)胸部:

胸部——运动中心: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在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分节的,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叫跳跃足。

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3)腹部:

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①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②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

卵块及卵:卵块黄褐色,长筒形,长45~61mm,中间略弯,上部略细,上部1/5部分为海绵状胶质,不含卵粒,其下部藏卵粒,卵粒间有胶质黏附。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最多可有200粒,呈斜排列,四行。卵粒呈圆锥形,稍弯曲,长6.5mm,宽1.6mm。 [1]

若虫(蝗蝻):共5龄。5龄蝗蝻体长26~46mm。触角24~25节。前胸背板后缘向后延伸盖住中、后胸背面,前翅芽长达腹部第4、5节,前翅芽狭长并为后翅芽所掩盖,翅尖指向后方。

生活史及习性

年生活史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习性

食性和取食为害方式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发育时期之二 ,如大垫尖翅蝗等。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活动习性

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

产卵习性

成虫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雌成虫将卵聚产在土下。

价值

蚂蚱又名蝗虫,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磷铁锌锰等元素,还是治病良药,能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蚌干品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

蚂蚱含丰富的甲壳素,营养专家研究认为:甲壳素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甲壳素可升高体液的PH值,改善体内酸性环境,可清除人体自由基,抑制过氧化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损害,活化细胞,延缓衰老,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因此,甲壳素被营养专家推荐为21世纪人类的最后珍宝。

蚂蚱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5.25%,其主要取食禾本科的青草,不吃其它饲料,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据有关专家研究是未来人类较理想的太空食品,是现代社会减肥、健美的理想食品。

活虫处理:采集→饥饿排粪(2~3小时)→开水烫(2分钟左右,蚂蚱由绿黄色变成棕色后,便捞出进行晾晒,并摘去翅膀、刺脚)→炸烤或冰箱速冻。

蚂蚱的养殖技术

蚂蚱俗称飞蝗,是公认的害虫,它危害庄稼,是农民的大敌,蚂蚱多了被称为“蝗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然而河北省内邱县高云龙等几户农民变害为宝,却靠养蚂蚱走上了致富路,年收入超过了万元,还带动了周边农户搞起了蚂蚱养殖,他们养殖蚂蚱的主要经验是:

(一)蚂蚱的生物学特性与价值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蚂蚱,这两种蚂蚱营养 丰富,内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 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 风、发热、平喘、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气温条件下一年繁殖两代,夏蝗和秋蝗。

(二)蚂蚱养殖棚的建造 因为蚂蚱有飞翔的习性,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砂壤土便于产取 蚂蚱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上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蚂蚱食用,棚的建造面积要按蚂蚱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 空闲的地方,用角铁、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一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以防止蚂蚱跑出和人 员进出棚的方便之用,棚的高度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

(三)蚂蚱的养殖管理 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 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 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均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剧将其拨到棚内 的食物上,经10-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小蚂蚱,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日龄的蚂蚱还应注意防 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需27-35天的时间,这期间每5-7天蜕一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因蚂蚱 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它们的群居和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生殖产卵,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 的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

蚂蚱的养殖管理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

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含水量10%~15%),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之后,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飞蝗喜欢群居。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相对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蝗虫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月20~25日。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3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5、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6、蝗虫对食物的喜恶与天敌

①.蝗虫的采食范围很广,就像喂羊一样。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等。禾本科的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是飞蝗不喜吃的植物。

②.在给蝗虫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进行喂养。

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