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爱红 通讯员吕炜)连日来,沁阳市西万镇校尉营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十几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搅拌、灌浆、高温蒸熟、冷却、晾晒,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随着机器旋转和工人巧手的配合,一板板又小又圆的粉皮犹如白色花朵“绽放”。

“从装料到出成品也就1分钟时间,一个小时能生产100公斤粉皮,天气好的话只需要晾晒一晌,就能收了。”一旁指导操作的校尉营村村委会主任孙为民说。

校尉营村位于沁阳市北部,是半山区村。该村有种植红薯的传统,特殊的水质和土壤让这里生产的红薯甘甜、粉糯,深受周边群众欢迎。

2023年,该村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将“产业兴旺星”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经多方考察,瞄准“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该村投资150万元,流转土地200亩,在村东复耕区种植了150亩红薯,品种包括哈密薯、烟薯25、商薯19等。

该村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红薯,另一方面进行深加工,将红薯打成粉制作粉皮、粉条或加工成红薯面,促进红薯收益最大化。投资35万元购置打粉机、粉皮机、粉条机,建设冷库、烤房,为红薯产业深加工创造条件。

红薯深加工,铺就致富路。为做大做强红薯产业,2023年年初该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红薯种植优势,在红薯粉皮基础上挖掘红薯深加工,统一包装和销售,在当地叫响校尉营红薯品牌,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