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步区桂岭镇平安村上马寨,一栋二层的农家小楼,一位而知天命的汉子,正和工人们把装货的小车推出。等下,这几箱货过两天就会到达桂林和内蒙,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也能尝到广西特色美食——“红薯干”。

这个汉子名叫韦承巧,寨子里的习惯叫他“巧哥”。憨厚实诚的脸上总是带着阳光爽朗的笑。看到有人来访,巧哥停下手中工作,健步走出门,十分热情地迎了上来。

在与巧哥的攀谈中,笔者了解到,他家是一间红薯果品加工厂,主要从事红薯果脯和红薯粉的生产加工,由巧哥运营管理,并负责自己的“贺州市登高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售。

跟笔者简单交流之后,巧哥又转身步入自己的“厂房”忙碌起来,一会儿指导工人生产,一会儿验看产品质量,自信娴熟,忙而不乱。听着工人们“老板、老板”地叫着巧哥,笔者差点忘记了他其实是个朴实得再朴实不过的一个壮族汉子。

工人们聊起巧哥,都十分感慨地说:“巧哥是个非常能吃苦的人,一路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

据了解,巧哥的家上马寨,900余人,90%是壮族。村子不仅偏远,而且田土耕地相对贫瘠。巧哥说,小时候全靠朴实的父母在田地里种点薄粮养活长大,由于家境贫寒,1997年,巧哥就下了广东,在广东清远市做熟食卤味,一干就是18年。回忆起当时情景,巧哥无比唏嘘:“那时候打工养家,刚好维持生活,脑子想的,就是回家干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2015年,巧哥回来了,得知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自小就吃苦耐劳的巧哥,在村委的帮助下,流转了村民的土地14亩,“种黑木耳。风调雨顺,两年下来,净赚了30万元。”巧哥说。

“虽有点家业,但种植食用菌还得靠天吃饭,必须找长久之计。”巧哥说,平安村气候多变,为了不受气候控制,他必须找准切点,把产业做强做大。

因此,还是在村委的帮助下,巧哥又流转了土地60多亩。他的想法,别开生面,种植红薯。

一年下来,红薯丰收了,而巧哥做的,是红薯果脯和红薯粉。

“巧哥的果脯和红薯粉,都是通过我们线上线下销售的,卖到桂林和内蒙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驻村第一书记刘健余说,巧哥在2020年,就红薯果脯和红薯粉,就净赚了30余万元。

在巧哥家干活的脱贫户于玉青告诉笔者,她之前在广东打工,虽然可以维持生计,但还是故土情深。“回来了,在巧哥家干活,一天70元,在家可以照顾老人小孩,还有不错的收入,两全其美。”

“虽然之前在外打工有不错的收入,觉得在家门口干活,比什么都实在。”上马寨外来媳妇叶炅照说。

谈到以后打算,巧哥还是“喋喋不休”,“之前召集的都是‘贫困户’,现在他们都致富了,看以后大家怎么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巧哥说,平安村早已经脱贫摘帽,村民们都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乡村振兴正在等待着大家。下一步,他再准备流转土地100多亩,种优质稻和红薯,他提供资金,召集大伙加入,同时再建一个加工厂。“我一个人富了不算,我还要继续带动村民富上加富,这才算幸福。”巧哥说。

最后笔者还了解到,巧哥不仅做强了“农业”,而且现在还在镇上开了一家土货店。据他说,土货店专门销售本地土鸡、土鸭、传统美食等,因为诚信经营,一天下来,利润就1000多元呢。(来源:桂岭镇 罗佳良 李文静 李荣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