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问道,文脉传承
史志伴读,共启未来
花园一般的工厂
1990年9月,913工厂女职工聂蓉独唱的《我们的工厂像花园》,在成都市第二届国防工业系统职工业余文艺汇演中荣获创作一等奖,具体歌词大意是:“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绿了三月的川西平原。我们的工厂依山傍水,像那美丽的花园,黄莺鸣翠柳, 彩蝶舞花前,花谢花开花不断,寒来不知年。我们生活在这里,清风明月,天上人间。三十年的拼搏,两代人的奉献,把那电子之花绽放在地角天边。中亚儿女,共同心愿,为了国防现代化,为了你我他,甘愿扎根在这里,绿水青山。”
歌声唱出了 913 厂全体职工的心声,也赞美了 913 厂花园一般的美丽。与周边厂矿比较来看,913 厂无论是厂区环境还是职工福利都是条件较好的。
工厂分厂区和福利区两部分。厂区门口有一排排解放军营房, 内部有四个标准厂房,排列有序。南面有 45 米高的烟囱直冲云霄, 成为工厂的地标建筑。
福利区内部俨然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小社会,有职工医院、职工食堂、大礼堂、招待所、洗澡堂、开水房、篮球场、俱乐部等设施一应俱全。
1990 年 9 月参加国防工业系统职工业余文艺汇演人员
工厂的花草树木极多,它们的叶子在每一个春季里苍翠欲滴, 在每一个秋季里像梦一样缓缓飘零。
工厂的空气一年四季都是新鲜而湿润的,每到清晨有婉转清脆的鸟语,中午有绵绵的蝉唱,夜晚有间断不停的蛙鸣。
工厂厂区和福利区主干道及电影院、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周围,总体绿化以冬青、塔松、团柏、桉树、梧桐树、水杉树、雪松树、芭蕉树、芙蓉树、海棠树、玉兰树、石榴树为主。
花卉方面有一串红、美人蕉、八月菊、牡丹花、栀子花、红苕花、腊梅花等。而在办公楼和医务所前面还有高大的楠木、香樟、核桃树、拐子树等。当春风吹拂大地时,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办公大楼前面的铁脚海棠树开花,与洁白的玉兰相映生辉。
在春末夏初之际,国营第 913 厂职工福利区平面图四处石榴花似火,栀子花芳香四溢,美人蕉叶大似芭蕉,舒展如翠袖,每当人们散步经过此地时都要注目观赏。在夏末初秋之际,工厂的八月菊展示自己淡雅而素净的容貌,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花团微笑着迎送人们的脚步。梧桐树是工厂一大亮点, 是工厂生活区和厂区的主要行道树, 分布于办公大楼两侧道路上。梧桐树的树冠很大,树枝经过人工修剪,疏密有秩,呈三角星状的树叶大的如一把扇子,几乎完全遮住了树冠上面的阳光,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覆盖了整条道路,形成一道绿色走廊和天然凉棚。
秋天是工厂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从灯光球场通向办公楼主干道两侧的桂花树,散发着沁人心肺的芳香让人难忘。大院里的桂花品种很多,有橙黄色的金桂、乳白色的银桂,还有经嫁接而成的金银桂。金桂香味最浓,金银桂花色最美,银桂花期最长。
工厂福利区大门前的梧桐树
入冬以后至次年的早春,工厂大院里腊梅随处可见,有红心腊梅和黄色腊梅,如遇大雪,工厂电影院等地常有瑞雪压青松的壮观景色。
知青上山下乡经典人生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中国经“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城市人口就业出路空前狭窄,众多中小学毕业生滞留城市,从而国家拉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1966、1967、1968 年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高峰。
隆丰公社知青在锦江厂技校后山开办茶场
913 厂子弟下乡时间跨度大,前后有十年左右,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期,大部分是在异地读书毕业的青年。
第二个阶段是 1974 年工厂子弟学校毕业的知青,插队在隆丰公社各大队。
第三个阶段是 1975 年工厂子弟校毕业的初中、高中生,他们下乡分散在隆丰公社白塔大队各生产队。
为了解决知青家长后顾之忧,工厂与隆丰公社知青办商定,75 届知青全部收编在后山开办的知青茶场,种植茶叶,由工厂派干部参与管理。第一位带队干部为杨发林。
75 届知青茶场知青共有 29 名,其中男生 17 人,女生 12 人。
为了能改善生活,知青们想尽办法发展副业,没有地怎么办?就利用茶树之间种植玉米、红薯、土豆和黄豆。没有肥料怎么办?只好就地取材。那些年月家家户户都烧蜂窝煤,工厂垃圾箱和筒子楼家属宿舍煤灰非常多。每个宿舍前都有下水道,打开井盖可截留粪便。女知青负责收集煤灰,男知青负责下水道掏便粪。他们不怕脏、不怕累,自给自足改善生活, 发展生产,不愧为三线军工企业的职工子弟。
打倒“四人帮” 后,知青下乡政策逐步开始停止。全国知青返城就业工作如火如荼。913 厂和全国一样也停止了知青下乡工作,为了搞好知青后续工作,1977 年后厂党委选派邓定发负责知青的管理工作,以后又委派张恩儒、王友亮继续蹲点,1979 年党委又指定干部科李复炎负责下乡知青善后工作。
74 届下乡女知青
913 厂下乡知青就业返厂问题成了党委重点工作之一,从 1977年到 1979 年间除部分知青应征入伍或考上了高等学府外,所有的知青都招工进厂参加了工作。
技工学校
913 厂职工技校是在 1979 年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创办的,按当年招生计划共招收 80 人,其中内招工厂子弟 50 名,外招学生 30 名。学制两年,分两个专业,两个班级,机械专业为一班、电子专业为二班, 每个班级40 人。学习期间每月有15 元的生活费,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厂。
技校校址设在工厂招待所西侧,是原省银干校教室旧址。在技校读书的工厂子弟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后择优录取的,他们当中有 74、75 届知青,有 78 届往届生和 79 届应届生;外地学生基本来自彭县、三十所、成都东郊和温江等地。技校领导和老师都从工厂抽调,团支委和班委都由校方选定。
首届技校学生人才辈出,邓小能的小提琴、白仲铭的笛子、龚保平和吴光仪的二胡、周建的扬琴等在当时技校同学中比较专业,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大批音乐爱好者走向工厂舞台。在 1980 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技校的口琴队、乐队崭露头角,孙迎桥的男生独唱也给工厂广大观众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由于技校刚刚成立,所以没有实习工厂,工厂就是同学们的实习场所。第一次实习是在 1980 年元月 12 日,时间两个星期。一班制作鸭嘴榔头,实习地点在工厂二号厂房一车间、工具科等车间;二班装配峨眉牌便携式 701 收音机,地点在一号厂房二楼五车间装配组。通过实习大家对神秘的三线军工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第二次实习是 1980 年 5 月初,实习内容主要是扎线,安装 702 收音机,时间一周,两个班级在自己的教室实习。通过实习组装一部收音机,大家对无线电装配和调试有了进一步认识。第三次实习于 1980 年 10 月中旬开始,时间 2 个月,实习内容主要是测试大功率管参数,无线电整机装接、检验、扎线和台式 701 收音机的安装和调试。地点在三车间收音机流水线、检验科老化组、六车间和设计所试制工段等地,第三次实习为同学们今后步入工厂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最后一次实习是 1981 年 5 月至 7 月中旬,实习内容是体验三车间收音机流水线各道工序。
首届技工学校毕业生(一班)
首届技校学生毕业后除沈洁调入天津712 厂、刘虹影回到三十所、成都东郊学生回到原单位外,工厂子弟、彭县和温江学生均分配进厂。
913 厂电大校园
1977 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紧接着恢复了电大教学。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创办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指示精神, 1979 年四川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工厂顺应潮流,开办了成人教学班, 建立了电大教学点,通过收看电视教学。1979 年至 1987 年期间工厂先后招收了四批带薪脱产电大生,第一批在 1979年,开办的是理科机械专业;第二批在 1982 年,开办的是理科电子专业;第三批在 1986 年,开办的是文科经济类企管专业;第四批在1987 年,开办的是理科电子技术专业。从 1988 年第五批起电大开始采取不脱产业余形式学习,学费由工厂解决,那年招生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上述专业按照国家规定理科学制三年、文科学制两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大专文凭。
在文凭第一的时代,能参加成人统考,成为一名电大生是众多职工梦寐以求的事情。记得 1986 年工厂根据职工教育计划特招一批经济类企业管理专业电大生,名额非常有限,对渴望获得一张文凭的职工来说犹如在沙漠中看到了一片绿洲,消息一发布,许多职工夜以继日积极迎接成人统考。
1986 年文科经济类企管专业学生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模式是开放式教学,借助电视广播面向学生进行教学, 不强调面授教学。而913 厂开办的教学班条件不错,不仅有电大校园,而且设施齐全,配有 21 英寸的彩色电视,有高档双卡收录机,还有上机操作实验用的微机。电大一直是教育科代管,配备有辅导老师。由于同学们年龄、文化水准差异很大,在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教学中难以在一条起跑线上进行,时间一长大家逐渐感到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严重脱轨,逐渐形成以自学为主,电视教学为辅的学习模式。
十多年来工厂开办了数期电大教学班。通过了电大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工厂工人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各自工作实践中,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水平,对工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82 级理科电子技术专业班学生合影
让周边厂矿羡慕的单位
1965 年 11 月 28 日工厂建成投产,一个生活设施齐全的军工企业在彭县偏僻山村诞生。工厂占地 300 多亩,远离中心城市,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彭县相关部门先后在关口设置了银行储蓄所、邮电所, 在工厂生活区外开办了粮店、矿贸店,设立了菜市场。在厂内开设了理发店,解决了工厂及周围地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问题。
工厂生活区有老宿舍九栋和新建的宿舍十七幢,交叉布局。生活区中央是 20 世纪 80 年代新建和改建的职工俱乐部、大礼堂、职工食堂、二楼餐厅和洗澡堂,曾在彭县首屈一指。大礼堂建好后,工厂结束了坝坝电影时代。
工厂就像一个小社会,职工医院解决了职工看病就医问题,子弟校解决了职工子弟读书问题,技校解决了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电大为工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管理人才。
为了丰富职工们的业余文化活动,工会和团委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厂的灯光球场是工会开展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场所。每到夏季有工会组织的篮球比赛,团委组织的排球比赛;冬季工会还会组织拔河比赛。工会每周组织一次舞会,地点在工厂二楼餐厅,是工厂舞蹈爱好者必去的天堂。逢年过节工会团委还要联合举办五四火炬接力赛、游泳比赛、歌咏比赛、歌舞汇演、迎新春文艺晚会、春节游园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20 世纪 70 年代 913 厂洗衣舞剧照
五七生产队
1965 年 11 月工厂建成后,遵照毛主席的“5·7”指示精神于 1969-1970 年间组建了五七生产队。
在那个年月,工厂处于三线, 很多职工家属没有工作,在家待业, 五七生产队的诞生一方面为职工家属创造就业条件,减轻职工的生活负担。另一方面为全厂职工生活提供多种多样的农副产品,改善了职工生活。
五七生产队是工厂的一个组织机构,生产经营实行独立核算,管理干部由工厂派遣,它的性质、任务、人员组成和工资待遇与全民所有制截然不同,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制, 主要任务是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劳动力主要是工厂的职工家属、待业青年和残疾青年,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或计件。
在计划经济时代,五七生产队在工厂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许多生产经营项目,如粉坊、养猪场、打煤场、压面房、烤酒房、冰糕房、汽水房、小食部、缝纫组。
五七连职工收取饲料
粉坊是五七生产队开办的最有影响的项目,也是运行时间最长和效益最好的项目之一。筹建时间大约是 1970 年初,地点在生活区的南面,是利用建厂初期留下来的临时建筑改建的。
粉条的原材料是豌豆和胡豆,是国家计划调拨物资。工厂生产粉条必须完成上缴任务,国家才给予调拨。
粉坊的机器设备是工厂自制研发出来的,生产的成品运往外地, 工厂只留下很少一部分。五七生产队每年都要给职工分配粉条1-2 斤, 作为职工过年必不可少的佳肴,也是职工探亲访友的珍品。
养猪是五七生产队开办的第二个生产项目,也是职工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粉坊建成投产后,淀粉生产分离出两种副产品——粉渣和粉水,都是喂猪的好饲料,当地农民每天担着挑子到工厂担粉水喂猪。受当地农民的启发,五七生产队也开始大办养猪场。先买少量小猪试养,成功后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买种猪自产自销,养猪场生产的毛猪,每年能为每个职工增加十余斤猪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的养殖场规模逐渐扩大,最高峰大小猪达到 350 头左右,消息不胫而走, 震惊了周边厂矿和成都兄弟单位,最后传到四机部有关领导那里去了,把 913 厂五七生产队作为先进典型宣传,一度部属单位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五七生产队开办的第三个项目是打煤场。厂里派车拉煤,生产队组织生产蜂窝煤,解决了职工做饭长期燃料不足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财富的逐渐增多,工厂的“五七道路”也越走越宽。
五七生产队养猪场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企业开始军转民,工厂依靠军品的优势, 不断开发民品项目,工厂开发的收音机、收录机、电器音响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人手捉襟见肘。为了生产的发展, 厂部决定原五七生产队改称为准备车间,其主要任务是辅助工厂做好生产前期准备工作,对生产所需的各种元器件预先进行加工、整形、筛选、烫锡、测试、配对,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调试。
准备车间成立后,原来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厂部决定全厂职工家属和待业青年纳入扩编计划,人员最高峰达到 150 人以上。五七生产队的转轨变型,标志着传统的生产项目逐渐萎缩, 新的生产项目日益繁荣,最后演变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发展公司、待业青年培训基地。
坝坝电影
坝坝电影在 913 厂历史上有近 20 年的历史,最早的坝坝电影在工厂东门围墙边,后来改在灯光球场和俱乐部前。
那时候家庭没有电视,看坝坝电影是举家出动,也是工厂职工家属主要的娱乐生活。在职工忙碌了一周的周末,能看上一场坝坝电影,确实是一大精神享受,也是小孩子翘首期待的美事。
放映坝坝电影,最辛苦的是 913 厂工会,只要一到周末,上午就开始张贴电影海报,下午开始挂银幕,接着许多小孩子就开始占位子。占位子的方法很多,有的用石头作标记,有的画圈作标记,有的用竹椅、藤椅、木凳做标记,不一会儿凳子占满整个场地。
吃完晚饭,大家三三两两来到这里,男孩子一般在位置上打牌, 女孩子坐在位子上打毛线,上了年纪的职工就吹牛谈天。如果发现某人的位子被别人占了, 一番舌战不可避免。
坝坝电影不仅受到工厂职工喜爱,而且对当地农民来说就像是过节一样。工厂放映的坝坝电影大部分是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为主。
电影放映员张辉长(左一)
如果遇到苏联、印度、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等外国片子,那看的人就更多了。
最早工厂只有一个放映机,一部片子有十几盒胶片,看电影经常遇到倒片、中途烧片,若电影扩音机遇到问题还要停止放映检修。放电影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办理放映资格证书,设专职放映员,同时还有业余放映员参与。挂银幕、架机子、倒胶片等工作一般是业余放映员负责。
工厂最早租片子,除了与成都电影公司建立了固定租片关系外, 还与温江电影公司建立了临时租片关系。若遇到新片子,电影公司胶片周转不过来,那就和周围厂所企业联合租片。
每次放映电影在正片开演前一般都要放纪录片(新闻简报), 或者重复放映幻灯片延长时间,等待正片到来。
1972 年 9 月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在中国公映。在那精神文化颇为贫乏的年代,《卖花姑娘》无疑是一道视觉大餐。据说这部电影非常感人,现场观众流泪擦眼泪要用好几个手绢。当时县城电影院采取歇人不歇机 24 小时轮番播放,轮到工厂就采取几个单位合租放映。那时候通信非常落后,但消息传得特别快,放映那天,几千人的农民大军云集 913 厂,上至白水河,下至彭县城关,里三层外三层把电影坝围得水泄不通,连电影坝周围的桉树丫上、围墙上都座满了热情激动的观众,场面十分壮观。由于当晚电影开演前下了一场大雨,给许多观众带来身体不适,但丝毫没有削弱大家的热情,加上传片耽搁了许多时间,影片直到凌晨两点才放映完,许多老乡看完后又饿又冷,还有不少来晚的观众要求重放一遍。
913 厂大礼堂
那个时候工农关系比较融洽,观看电影有工厂有民兵执勤,秩序非常好,基本上没有发生打架斗殴现象, 特别是电影放完后,大家快乐地安然离场,农民的吆喝声连成一片。
看坝坝电影最多的还是小孩,百看不厌。当时工厂小孩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苏联电影搂搂抱抱。
看坝坝电影给工厂职工带来了无限的享受,美中不足的事情也常常发生。夏天看坝坝电影蚊子多,忘带扇子的观众备受蚊虫叮咬;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没穿大衣的要忍受寒风侵袭;秋天和春天雨水绵绵,看电影突遇下雨,没带雨具的就要遭受雨淋之苦。
职工在礼堂看电影
为了改善观看电影环境,1982 年工厂把大礼堂改建成集电影、会议、文娱于一体的大礼堂,室内堂厢座 1255 个、楼厢座 519 个,共 1774 个座位, 基本满足了工厂职工家属看电影的需要,当年“五一” 节的成功试放,标志着 913厂 20 年的坝坝电影时代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