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欣怡
近来,元宇宙成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风口之一,“培训卖课10天赚160万元”“3200万元买虚拟土地”……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也不请自来。
今天(12月12日),#元宇宙培训讲师10天赚160万元#再次冲上微博热搜。
元宇宙概念仍在呈井喷式爆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总量已超过7700条。9月22日之前,参与申请的公司数量仅为130余家,一个月后,这一数字增长至400家左右。截至目前,参与申请的公司已增至1000余家。
A股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被列为元宇宙概念股。近日,元宇宙虚拟土地也频频吸引名人入驻投资,一度在元宇宙领域卷起炒房热。
元宇宙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目前这个答案还处在比拼想象力的阶段。然而就在大家对其未来众说纷纭之际,有媒体和专家也对元宇宙过热的现状做出提醒。
12月9日,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也提醒称:“切勿因为资本热炒而把元宇宙视为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万能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10天狂赚160万
真有料还是割韭菜?
记者了解到,元宇宙付费方面,目前最受关注的课程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上的《前沿课·元宇宙6讲》,该课程10月20日上线,截至12月12日,前台显示共有67234人加入学习。早期该课程售价为29.9元,目前该课程售价已变为49元。按学习人数计算,目前卖课收入已达201万。
另一个是在小鹅通平台直播的《元宇宙第一课》。根据网络上的一张后台截图,该培训项目上线后仅10天,付费用户便达到了2673人,累计收入159.6万元。
得到App显示,《前沿课·元宇宙6讲》课程的主讲人陈序为零碳元宇宙智库MetaZ创始人、FT中文网NFT顾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版前首席顾问。查阅资料后,记者并未发现国内有关零碳元宇宙智库MetaZ的报道,但根据领英介绍,陈序从2016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还曾出版过相关书籍,为区块链领域研究人员。而陈序也是刚入驻得到App,《前沿课·元宇宙6讲》为陈序在得到App上唯一教授的课程。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元宇宙培训课《元宇宙第一课》,也有一位“光环加身”的讲师。讲师易欢欢自称为全球第一套《元宇宙》丛书作者,中国顶级科技分析师,“中国的玛丽米克”,新财富科技最佳分析师,多家千亿公司顾问与战略投资人。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所谓“全球第一套《元宇宙》丛书”即指《元宇宙》、《元宇宙通行证》两书,但这两本书籍均为联合署名,易欢欢仅是书籍众多作者中的一位。
除了讲师头衔气势逼人外,课程介绍页面标语也很难不让人心动。
得到App上元宇宙培训课以“有人说它是未来”的标语吸引用户注意,在介绍页面上还罗列了课程的四大适用人群、四大预期收获以及四大课程亮点,发刊词为“你想开启一个新宇宙吗?”
然而,在课程评论区,却有不少学员反映,课程“内容空泛,想了解的话自己去搜索引擎上面完全可以了解”“几节课都在重复讲元宇宙概念”。
而《元宇宙第一课》的宣传页面中赫然写着“一次688逐浪元宇宙十年!”的标语。课程体系的介绍中使用了“超级课程”“全面深入”“简单易懂”等词语形容课程内容,并许诺将会提供“定期与全球元宇宙大咖面对面直播”“未来十年元宇宙全球大会优先参与权”“未来十年元宇宙全球产业报告”“更多最牛企业,产品持续分享”等服务。课程下方还介绍称,“元宇宙对普通人有何意义?如何准备?如何布局?答案尽在元宇宙第一课!”
事实上,市面上的课程还不止这些。
喜马拉雅在11月18日上线了《元宇宙精华18讲》第一课,课程的售价为118元,折后价为59元。在APP学习时代Pro上,一个名为《2022年1-12月经济素养课程》里,目前还只有一节与元宇宙有关的导论,售价1500元,有637人购买,若前端显示为真实购买人数,总收入则为95.5万。还有未上新的课程,正在策划中。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这些课程的价值主要是对知识做了归纳和整理,基本不会有作者原创内容,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性价比较高,但对专业投资人士来说完全没有购买必要。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比较有帮助的还是专业机构比如院校或专业投研机构的报告,不过这类报告一般都比较晦涩。一般人会比较愿意接受所谓权威或者专家的意见,但市面上所谓权威或者专家又往往是鱼龙混杂。
元宇宙还没来
炒房团先来了?
元宇宙和房地产也能扯上关系?近段时间,进入元宇宙先买块地,成为一些投资者口中的“致富经”。元宇宙里的“房价”甚至高过了现实,引发许多网友不解。
12月9日,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购入虚拟世界平台The 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希望打造“创新中心”,展示大湾区新创企业的商业成功。据知情人士透露,郑志刚对这块虚拟土地的投资金额约为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歌手林俊杰11月24日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Decentraland平台上购买了三块虚拟土地。据估算,这三块土地价值约12.3万美元,约合78.4万元人民币。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土豪的世界我们不懂。3200万元已经可以在北上广深买到黄金地段的实体房产了,富豪们却愿意在游戏里买一块虚拟土地。”
公开资料显示,The Sandbox是一家NFT游戏公司,发行自有虚拟货币SAND,并于11月初获得了软银公司旗下愿景基金2号(Vision Fund 2)投资9300万美元,成为软银旗下投资的首个元宇宙项目。The Sandbox区块链游戏平台允许玩家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建立、拥有和货币化游戏体验,为创作者提供NFT所有权,并提供工具在平台上创建资产。
随着元宇宙概念走热,元宇宙房产交易也变得火爆。据Dapp(Dappradar.com)统计,在11月22日到28日的一周内,四个最主要的元宇宙房地产交易平台的总交易额接近1.06亿美元。国内日前被炒得火热的“虹宇宙”游戏中,部分玩家抢到的稀有房产,当下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出了90多万元的售价。
元宇宙是万能筐
什么都能往里装?
12月9日,人民日报就元宇宙掀起的炒房热发表了评论《人民日报评元宇宙炒房: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 》。
文章中指出,虚拟房地产引来不少人抢房囤房。买地皮,买房屋,买物料,搞装修,等升值,再出售……虚拟房地产买卖,与现实生活中的房地产交易,在过程上大致雷同,只是所处空间不同、场景各异。不过,究竟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当前,元宇宙及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虽然存在无限可能性,却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也曾表示,目前关于元宇宙下各种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仍在不断探索中,从短期来看,为社交娱乐、文旅教育、商贸服务等领域用户提供沉浸体验服务会是元宇宙技术的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应用场景。
不过,陆峰坦言,切勿因为资本热炒而把元宇宙视为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万能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切忌在不摸清需求情况下,类似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一样,热衷于炒作概念,过度迷信技术能力。如果企业一味宣传技术自身能力、融合渗透性和安全性,却忽视技术应用投入成本和产出,是一种忽视商业价值的行为。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