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江油广袤的大地上,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种植基地里,成熟的瓜果挂满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有机玫瑰葡萄、绿色番茄、无公害鳙鱼、中坝酱油、江油附子……一个个让江油人引以为傲的特色农产品,正是江油大力推进特色种植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江油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两区两园三基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猪、禽蛋、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

“公司获得的5.8万元奖励补助,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说起公司享受到的福利,绵阳市五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冷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像五洲农业一样获得奖励补助的企业还有四川国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绵阳天农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及江油市蜀乡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9家。

近年来,为帮助农业产业主体发展,江油大力谋划特色农产品发展之策,强化政策支持,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设立补偿金1000万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市113户农业产业主体担保贷款1.1亿元。同时,出台了《江油市“三品一标”及品牌农业奖励办法》等政策,奖励补助企业29家,涉及产品68个,奖励资金94.2万元。除此之外,江油还积极为8家农业产业主体申报省市农业产业贴息贷款,申请贴息269.3万元。

在强化政策支持中,江油还加快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贫困村“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优质品牌农产品培育,持续做大做强“甜蜜新安”“白玉果香”等区域公用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入秋以来,太平镇普照村的李大爷一直在地里忙活着,除草、施肥,确保田里的“金疙瘩”长势良好。“再过几个月,这些‘金疙瘩’就进入收获期了,根据今年的长势,收成应该不错。”李大爷口中的“金疙瘩”指的是附子。

江油太平镇普照村附子种植基地里,采用高效栽培技术培育的300多亩附子一片葱茏,甚是壮观。2020年,太平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新模式,实现水旱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克服了传统附子栽培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同时增加附子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实现附子年种植面积达4200余亩,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发展路子,助农增收致富。

在推进特色农产品发展中,江油大力建设特色化、链条化、品牌化、融合化的现代农业园区,稳步推进园区物联网、电商、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冷藏、烘干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349座,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个,全市2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错峰销售,减小收储环节的产品损耗,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江油共有13个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8个村发展农业配套服务业,4个村发展物业租赁,12个村发展电商等其他产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村民增收致富格局。

培育特色品牌

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江油以“3+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深挖农产品特色内涵,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质量与效益,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三品一标”品牌农业认证,促进全市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双发展。方水镇白玉村筹集资金300万元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合股经营,建设现代化生猪代养场,辐射周边农户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务工,在壮大集体经济规模的同时,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江油还打出“组合拳”,坚持质量为本,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资金向优质农产品流转,形成了“突出重点、分级推进、带动全局”的品牌建设模式。新安镇南山村引进“川罗肥肠”,借助“川罗肥肠”的品牌效应,发展特色名小吃加工业,畅通了产品销路,使村集体经济和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发展局面。

在培育特色品牌过程中,江油还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通过产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已培育出“江油附子”“江油百合”两个地理标志产品、注册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坝酱油),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达96个,其中无公害产品56个、绿色食品36个、有机食品4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油将以特色农产品为支撑,延伸产业链条,通过质量兴农,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擎起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旗。

(王凤丽 官军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