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农业局是中国地级市、县级市、县一级分管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农业部门,监督农业行为。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参考。

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建设“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战略目标引领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增效是关键,农民增收是核心,农村增绿是前景的工作思路,突出“产品质量、产能提高、产业融合”,培育新动能,壮大新支撑,依托资源禀赋,全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进步的良好局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粮油生产形势大好。全市夏粮播种面积43.5万亩,总产达6.6万吨。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5.5万吨,完成马铃薯良种繁育面积0.4万亩,“良种下大田”1万亩;全市油菜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1.4万吨。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其中新增 “田渔生态”系统5000亩,预计新增产值0.5亿元。玉米播种面积44万亩,调减1万亩;移栽红薯面积18万亩。

(二)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全年新增特色产业基地7.6万亩(茶叶1.2万亩、干鲜果2.8万亩、药材2.8万亩、魔芋0.8万亩),总面积达153.6万亩,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46个。一是茶产业效益持续强劲。去冬今春,新建茶园1.2万亩,改造老茶园0.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24.5万亩;二是蔬菜产业基本稳定。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维持56.6万亩。大力发展香菇产业,积极争取市委政府出台《XX市香菇产业扶贫方案》,充分利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产业发展资金发展香菇产业,全市10个乡镇94个集中安置点2959户9059人,拟流转土地1607亩建大棚3787个。三是林果产业稳步发展,新增干鲜果2.6万亩,其中,水果8170亩,花椒面积1100亩。四是中药材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新建中药材基地2.8万亩,药材总面积分别达27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6亿元。

(三)市场主体持续强劲。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9家,总数达到2719家;新发展家庭农场93家,总数达1076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8家(省级9家、州级17家、市级32家),亿元企业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税后利润0.6亿元,出口额572万美元。

(四)品牌效应日益突显。注册商标43个。其中湖北名牌产品5个,湖北著名商标7个,18家企业注册蔬菜品牌36个、19个商标、42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2个产品获无公害食品认证,1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XX莼菜”、“XX山药”“XX黄连”“XX天上坪”(甘蓝、大白菜、白萝卜)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保护;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毛坝无公害生态茶叶基地、团堡山药基地)和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个共计60万亩已成功续建,新增省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基地10万亩(茶叶)。“XX红”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多仁多集团、飞强茶业两家企业荣获“美丽湖北•一县一品”示范品牌。“跃山牌土鸡”、“土家山猪”、“XX麻鸭”、“柏杨豆干”、“XX莼菜”等一批品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形成了“优势产品有基地、规模生产有标准、产品加工有龙头、特色产品有品牌、带动农户有效益”的特色农业新格局。

(五)宣传推介不断发力。全年在国家级媒体发布信息16篇、省级媒体401篇、州级媒体458篇、XX新闻网三农之窗444篇。特邀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乡土》、《舌尖上的安全》、《乡村大世界》等栏目组拍摄专题片宣传推介。积极组团参加武汉茶叶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广州茶博会和第四届硒博会。在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赛上,“云头山·XX功夫茶”、“云头山·楚香一号” 荣获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赛双金奖。在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优秀商务奖2项;在第四届硒博会会上,我市有12个产品获得“中国名优硒产品”,10个产品获得“中国特色硒产品”。

(六)农旅一体化快速发展。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旅游+”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农事体验、养生避暑、民宿旅游、康养健身等业态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好格局。设计形成22条特色旅游线路,从不同角度展现“凉城”美景,如洗肺之旅、茶香之旅、硒旺之旅等,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苏马荡、白鹊山、野猫水等“候鸟”基地初具雏形;星斗山红茶谷、忠路主坝农业科技园、凉雾诸天60红公社、诸天大花谷等农业观光项目应运而生;凉雾乡马前村、南坪乡营上村、柏杨坝镇齐心村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顺利推进。已建成葡萄、草莓、猕猴桃、黄金梨等水果体验园50个、生态茶庄15个,田渔生态观光园20个,形成独具特色的齐岳山风电、佛宝山水库等景观带。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显著加强。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着力探索高效、安全种养模式和监管模式,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定点监测,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和“三废”污染,净化生产环境,不断提高产地环境质量。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全市瓜果菜茶抽样检测12361个,合格率达100%;省、州对我市瓜果菜茶例行抽检114个样品,合格率达100%。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长足发展。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1065份,覆盖率达100%,签订村级协管员责任书585份。

(八)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农资经营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严格执行农资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和备案制经营,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实行高毒(高风险)农药定点经营,从源头上把好农业投入品的入门关。全年累计出动执法宣传车辆200余台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农资门市检查率达到95%以上,查处涉嫌经营国家禁用农药案件1起、涉嫌无证经营农药案件1起,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5份。

(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力推进。全力推进“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专项行动。制定并落实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化肥农药监控、生态循环农业创新三个工作方案,有效遏制了秸秆露天焚烧、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废弃物包装乱扔滥丢行为。通过实施沼液进田、增施商品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还田,实现了化肥使用零增长。强力推进绿色植保,严格管控农药使用行为,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创新农业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模式等,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环境逐步变好。充分利用土壤普查数据分析评估与成果,完成重点区域土壤定位监测,设立110个国控点开展重金属土壤定位监测。推进南坪乡大型沼气工程1处、小沼工程共22处和户用沼气工程200户进度。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0万亩,设置田间试验9个,土壤酸化治理样板2万亩。完成强酸性土壤第二年治理25万亩。

(十)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顺利通过评审。2020年,省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67万亩(新建5.54万亩、补建6.13万亩),已整合落实面积12.72万亩,已竣工验收的项目2个,完成土壤改良面积1.43万亩,在建的项目4个,建设规模4.17万亩。已立项未开工的项目2个,建设规模2.24万亩。政府债券资金项目,建设规模4.88万亩,投资14690万元,目前正在设计招标中。

(十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为确保打赢党的十九大信访维稳工作攻坚战,10月14日起,市农业局迅速启动值班备勤制度,备足应急处突力量,完善应急预案,取消职工休假和周六周日休息制度,实行24小时双人双岗、领导带班的值班备勤制度,针对原恩施农校96-99届毕业生上访群体,我局不绕不推,主动作为、主动担当,按照一案双策的要求,成立14个安全信访维稳专班,分赴14个乡镇、办事处,吃住在乡镇,与各乡镇办农业服务中心干部职工一道对辖区上访人员包保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实现了十九大期间包保对象零上访。

(十二)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引进恩施硒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入住园区打造XX“硒土豆”区域公共品牌,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积极争取部级特色优势区(蔬菜)项目落地,资金额度5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7个市场主体和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十三)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提案的办理,及时见面率达100%;落实“六城同创”日常保洁、责任区“三违”整治巡查、农业局西门老大院的包保拆迁。

(十四)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全年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44人,其中举办生产经营型农民培训班4个(香菇产业班,药材产业班,辣椒产业班,蔬菜产业班),培训农民201人;专业服务型农药经销员职业农民培训班4个,培训农民243人。南坪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忠路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

(十五)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市产业扶贫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等1+5产业扶贫政策。加强群英、龙凤、友好、龙丰四个村驻村结对帮扶,与市场主体对接,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实行保底价格收购在结对帮扶的柏杨坝镇龙丰村、沙溪乡群英村发展辣椒330亩,免费提供葡萄苗1万株,无偿提供地膜发展地膜洋芋450亩,为村民送去有机肥40吨,并免费发放价值12000元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物。组织资金14万元订购2万斤魔芋种子,在群英村、龙丰村发展魔芋产业,为两个村整村推进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十六)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组织农业系统全体职工多次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活动,邀请市委党校牟联华老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题宣讲十九大精神。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切实做到从严治党。认真学习贯彻上级纪委全会精神。及时学习了中央、省、州、市纪委全会精神,并研究部署农业系统开展学习的具体措施。把“两学一做”与“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相结合,坚持每周一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总结交流每位党员的工作学习与参加活动情况、心得体会等,增强了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切实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了《农业系统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召开市直农业系统各支部全体党员、乡(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大会进行了学习贯彻,并部署了农业系统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人员。制定了《市农业局党组(系统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委(党组)与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和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述廉述职和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实行干部诺廉、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局班子成员、局机关中层干部、局属单位和乡(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正副职,都与局党委(党组)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承诺书》,全系统干部职工都签订了《禁止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承诺书》和《禁止“吃空饷”承诺》,并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农业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农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监管、资金管理、档案管理作出具体的规定,确保项目建设成效。严肃、认真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清理,及时组织自查,并按月公布“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从源头上杜绝滋生腐败的源泉。深化民主集中制度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规范和完善领导班子工作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化解矛盾,推进工作。

农业局2020年工作计划

(一)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完成67个重点贫困村水、电、路、通讯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改革创新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一票否决”工作,确保汪营镇、柏杨坝镇、团堡镇、元堡乡、凉雾乡等5个乡镇整体脱贫出列,40个贫困村减贫摘帽,1.1975万户3.684万人脱贫销号。

(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工程。制定并下发茶叶、香菇、莼菜、山桐子、药材产业化方案,推进产业扶贫进度。坚持一乡一业、一业一乡、一业一部门、一业一政策、一业一企业等“五个一”的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特色。全年新建特色产业基地7.64万亩,其中新建茶园1.24万亩,新建药材基地2.0万亩,新建干鲜果基地面积1.6 万亩,新增高山蔬菜0.4 万亩,新增油料作物(油茶、山桐子等)1.98万亩,新增其它(田渔共生、苗圃、经济林等)0.42万亩,发展香菇5000万袋。

(三)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重点培育10家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打造 1家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平台,逐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瓶颈。严格执行有关扶持政策,围绕六大产业链建设,在用地、入园、税收、产业发展资金和涉农项目安排等方面重点支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省级以上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制定出台引导其深度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办法。

(四)实施品牌农业建设工程。启动“龙船调”公共品牌创建,争创“星斗山XX红”中国驰名商标。巩固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成果,新创10万亩省级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6家,认证产品12个,认证基地达8000亩,类别4个。扶持以飞强茶业、金利茶业等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发展,打造恩施硒茶•XX红品牌;以盛稀源为依托,打造汪营香菇第一镇,带动全市香菇产业发展;以山野食品为基础带动凉雾、忠路、佛宝山等区域的莼菜产业发展;以香连药业为龙头,把XX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黄连之乡”;以硒源农业公司为依托,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新增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0.5万亩,良种下大田1万亩,加快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提升马铃薯区域公用品牌“恩施硒土豆”市场竞争力。全力开发富硒马铃薯、莼菜、山药、高山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大品牌。

(五)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强化农产品加工园区意识,加快水、电、路、气、通信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力争在汪营镇启动1个集生产、研发、信息、物流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产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亿元。

(六)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加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创建力度,切实抓好绿色产业发展。一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以茶叶、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粮食等主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大农药残留样品检测工作力度,年速检样次不低于2.8万个,合格率达98.2%以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江河水库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田渔生态”种养新模式,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扎实实施农业生产“两减一增”行动,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环境整治,实现化肥农药减量1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兽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江河湖库围栏围网养殖“零发生”。

(七)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工程。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暂行办法,推进农旅一体化进程,打造2条以上跨乡镇的农旅融合线路,培育20个以上民宿专业村。支持团堡镇野猫水村、东城办事处白鹊山村、南坪乡营上村等村优先发展精品民宿。打造两条跨区域的农旅融合线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民宿产业、美丽乡村、绿满荆楚。利用“天下凉都”、全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按照景区的标准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力争实现“建一片基地,增一处景点,吸引一批游客”的目标,促进全域旅游发展。重点打造利中盆地休闲体验线,东城-元堡-毛坝茶旅、林旅融合线,野猫水、白鹊山、丽森民宿示范点。在建南镇、谋道镇和文斗乡,打造三个1000亩以上的油菜花海农旅融合示范区。

(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扎实开展“土更净”专项治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好12.6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60万亩“两区”划定建设任务。新启动元堡乡朝阳村、团堡镇朱砂屯村、汪营镇红鹤坝村、南坪乡五谷村、谋道镇鱼木寨村等5个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特色村落建设,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实施好57个贫困村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4.2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大型沼气工程1处,联户沼气工程10处。

(九)实施开放农业建设工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导企业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依托区域优势,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抓好质量监。完善谋道镇苏马荡康养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吸引“市民下乡”;宣传推介南坪乡丽森农庄、东城办事处白鹊山昌隆农业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典型,支持“能人返乡”创业;充分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机遇,加强同杭州市萧山区对接,选择基础条件好、适合适度开发的10个民宿专业村对外招商实现“企业兴乡”。

(十)实施科技兴农工程。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创业。支持开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特色工艺等领域创业。开展“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三下乡活动,做好校地、院地、校企、院企合作,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十一)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工程。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启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善“五务合一”综合服务平台,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以绿满荆楚、退耕还林项目为依托,推进齐跃山生态修复建设和综合开发。

(十二)实施优化服务环境工程。深入开展“五务公开”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大督查机制,发挥“三问三评”效力,从严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开展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开展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开展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开展农资供应服务、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开展农产品营销服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