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有矿,曾经连续八年入选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留凤关镇能贡献全县生产总值的八成,看似华丽的经济数据背后是一业独大的隐患。

凤县有林,森林覆盖率达80.4%,2022年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在深呼吸时,仅仅吸吮到空气的甜味还不够,凤县苛求森林能带来“香味”,产麝香的林麝变成了这个生态大县的“宠物”。

凤县林麝养殖数量与所产麝香都在全国市场总量占到70%,2022年,林麝人工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户10000余人,人均增收4500元。

“凤县将持续深化‘林麝之乡’品牌影响力,坚持林麝产业富民强县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林麝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拓展产业上升空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紧密融合,让更多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凤县县长蒋铃说。

从挖金到生产软黄金

如果不是镇上的干部喊了一句陈叔,记者几乎要与这位看起来身材瘦削、步履匆匆的凤县林麝养殖第一人错过了。刚刚修理完家里破损的林麝圈舍,陈树民又要赶去几十公里外的养殖户家去给林麝看病。从每天清晨6点到晚上8点,64岁的陈树民围着林麝转,只要提起林麝,他的眼睛就突然亮起来,语速也更加快了。

农村致富金点子_四川那地方养林麝_农村致富经养林麝

凤县县城

半个世纪前,凤县就启动了林麝驯养和野化放归科研项目,逐渐影响带动当地个别农户参与到林麝驯养工作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凤县的林麝养殖产业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被称为“软黄金”的麝香,因为其金贵给野生林麝的安全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经过人工驯养,每只雄麝每年可取麝香15克至20克,养一只雄麝相当于每年保护三至四只野生麝。

从北京来的专家在陈树民的堂屋一住就是一年多,在他们的指导下,陈树民驯养的林麝成功产下七只仔麝。到1993年,这一数字达到20只。经过精心饲养,陈树民家里的林麝种群不断扩大。

驯养野生动物需要相关手续,凤县若想要把林麝人工养殖的产业做大,这一步就必须迈出去。“林麝属于一级野生动物,驯养手续得由国家林业部门审批,手续办下来得1万元,最后还是北京来的野生动物专家给我借钱办好的。”陈树民说,驯养手续办好后,才给林麝种源的调运开了绿灯,许多外地客商听到风声,想要来调配种源,价格从前一年的每克800元涨到1000元,最终议价2700元,陈树民一次就挣了1万多元。

陆续开始有农户从陈树民家购买幼崽进行饲养,人工养殖林麝也开始遍布凤县各乡镇。到2003年成立林麝养殖协会时,全县林麝养殖户28个,林麝存栏324头。

2011年,陈树民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养殖公司,以租养的形式,带动乡亲共同发展。公司将一对林麝租给农户,第一年的仔麝归农户,之后每年产下的仔麝,公司与贫困户各一半。

留凤关镇沙江寺村的汪玉芳租养了陈树民的两对林麝,开始了自己的林麝养殖。考虑到汪玉芳家经济条件不好,陈树民没有要她返还仔麝,只要求她不饲养时把母麝还回公司即可。

林麝养殖发展成产业,有人从中直接受益,也有人间接受益。

凤县依托全县12个林麝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除了自养、代养等带动养殖户参与,对没有养殖意愿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鼓励其参与林麝养殖务工,带动1万余人就业。

清晨6时,在留凤关镇林麝养殖基地内,来自平木镇西山村的杨会凯准时起床打扫圈舍,紧接着为40头林麝准备食物。

2018年,年近花甲的杨会凯发现,自己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好找活干了,工头拿着他的身份证扫一眼就拒绝。他和妻子回到凤县,经人介绍到这家养殖基地里务工,经过十天培训,老杨很快上手,每个月管吃管住还能拿到3000元工资。

林麝体型不大,一天需要吃两顿,一顿只能吃三两,但配料丰富,除了主食草料、南瓜、萝卜,还得佐以特定的饲料。杨会凯说,林麝饲养起来还比较省心,但在每年五六月产崽时,需要一刻不停地盯着监控,通过人工控制产崽时长,保证林麝的生产安全。

有能力、有养殖意愿的养殖户有相关政策,从而走上了致富路;无条件、无养殖意愿的群众如何在林麝产业中获利?凤县选择不断做大做强林麝产业,延伸产业链,让群众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获取稳定收益。

林麝的主食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草料,国安寺村脱贫户薛顺林就是专门种植饲草的农户。桑树、蒲公英、菊草……薛顺林不但自己种植了100多亩饲草种植,还协助村集体管理两百多亩。

2021年,薛顺林向合作社贷款10万元,盘下100亩土地种树,每亩地种上100余棵苗子。饲草种植也带来了大量的用工机会,尤其是每年三四月,一天最少需要十多个人,每人每天有90元的报酬。

“合养”的林麝

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界碑就立在陈树民家门口,这里植被丰茂,环境静谧,是林麝的天然栖息地。但此前林麝产业并不是留凤关镇的主导产业,主因是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2008年前后,留凤关镇最多时有150家矿企,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县的80%。

农村致富金点子_四川那地方养林麝_农村致富经养林麝

美丽乡村——凤县凤州镇

随着工矿企业缩减至五家,留凤关镇也在转换思维,如何把深山老林变成资源,林麝产业在这里起根发芽。

在喇嘛泉村,人工养殖的林麝像他们的野生伙伴一样,“散养”在树林之间,“因为土地资源紧缺,我们就在树与树之间修建林麝圈舍,这样不用砍伐树木,还能尽可能最大化地利用土地。”喇嘛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半散养可以让林麝在树林里奔跑觅食,增加活动量,再用南瓜、胡萝卜配上专用饲料加以喂食,可以使林麝体质更健壮、抗病能力更强。

留在镇上的工矿企业也想要转型发展,他们与村集体开展“四方合养”投资林麝养殖,由公司提供担保,脱贫户与公司职工贷款购买林麝进行代养,产出的麝香和新生仔麝收益归脱贫户和职工。当脱贫户代养的林麝出现死亡,除去保险公司赔付的部分,由养殖公司全部承担风险。

喇嘛泉村新建的圈舍位于风景秀丽的苇子坪两棵千年银杏树下,下雪时节,林麝趴在雪窝窝,灵动可爱。

李军说,公司与村集体经济二期将再追投3000万元建设圈舍,村集体一年能享受20余万元分红,他们计划从中拿出16万元回收闲置的养鸡场,将旧村委会改造成民宿,打造林麝观光养殖、乡村休闲旅游、农特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

随着林麝养殖数量的上涨,许多迫切想要加入林麝养殖产业的群众面临无地可养、无地可建的窘况,由此,基于林麝人工养殖的利益链接模式也在逐步扩大。

“各位股东,咱村集体经济林麝联建合养有收入了,给大家汇报一下!”留丰公司负责人叶全贵的一条微信,让留凤关镇12个村的股东都兴奋起来。

“联建合养”项目位于榆林铺村七组,全镇12个村每村投入5至50万元不等,按照每股1万元投资占比,选择养殖大户租赁圈舍、购买林麝,通过售卖仔麝和麝香预计收益40万元。现已经积累利润12万元,将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

合养模式约定,由凤县留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与凤县臻海麝业有限公司达成代养协议,每年保证30%的自增率,到2025年留凤关镇村集体经济林麝联建合养项目股本将翻倍增长。

“因为部分乡村远在深山,要遵守生态红线的要求,不能新建圈舍,全镇采取联建合养模式。”留凤关镇镇长文晶说,联建合养着重解决集体养麝小而散、缺技术、缺资金、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目前,留凤关镇林麝存栏量突破一万只,超过全县三分之一。

2022年,全县6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超过100万的有3个,超过50万的有8个,所有村集体经济已经超过10万元。

“为了避免财政资金注入村集体经济后‘一分了之、一建了之、一租了之’的现象,我们要求各村按照财政资金1:1.5的比例,争取到融资才能使用财政拨款。”蒋铃说。

酒铺村的账本记录着:财政投资100万元,村集体和农户配比融资170 万元,圈舍养殖林麝 35头。10对幼崽创收70万元,17只公麝产的麝香创收13.6万元,刨去养殖成本20万元,最终年收益可达53万元。运行两年不但可收回财政投入,还有6万元的盈余,此后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

2022 年凤县共实施类似项目20个,投资 1790.8 万元,撬动资金 2800 余万元。

麝过留香

走进凤县秦森麝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林麝小小的圈舍旁,除了桑树叶、胡萝卜,还有几袋颜色各异的林麝专用全混合日粮,公麝、幼麝、母麝所喂的饲料各有不同,就像婴儿吃的配方奶粉一样。这些都是陕西省盛林源饲料公司根据林麝的生长习性研发的。

农村致富经养林麝_四川那地方养林麝_农村致富金点子

雪天奔跑的林麝 视觉中国/供图

林麝的传统主食是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在人工饲养中,也会增加胡萝卜、南瓜等,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中粗纤维过多,对于消化功能一般的林麝来说,容易造成毛球病,也容易营养不良。

“用传统口粮喂养林麝,一个人最多照料30头,但是如果用饲料喂养,一个人可以喂养100头。”盛林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生说。

饲料公司只是凤县打造林麝产业链的源头企业,林麝产业在凤县发展壮大40多年,每一个从事林麝产业的人都有共识,要想打造产业集群,就必须解决林麝产品价格的低迷和产业链延伸问题。

在林麝产业发展初期,凤县为了扩大规模,采取粗放式管理,让散户挂靠在有牌照的企业或合作社里养殖林麝。

虽然这样的发展方式提高了养殖数量,但也像一把双刃剑。因为管理混乱,各养殖场内部配种导致种源退化,尤其是使用麝香的药企来收货时,面对的是1000多户散户,价格提升难,每克麝香保持在350元左右,十年都没有上涨。

“每年全国市场天然麝香的需求量有3000公斤,凤县一年的产量只有180公斤,即使是这样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也因为散户太多,东家不卖西家卖,使本身占优的供需关系倒转。”陕西瑞凤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林说。

2021年,凤县由县城投公司出资成立瑞凤香业子公司,对全县1082户林麝养殖户和46家林麝养殖公司进行整合,并与农发行对接,成功拿到2.8亿元的贷款授信,收购群众的林麝作为资产。

“如果能收储县内全部麝香,便是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麝香,掌握麝香价格话语权,就能倒逼药企来我县投资建厂,吸纳本地群众就业。”王玉林说。

瑞凤香的成立,打破了原来的挂靠模式,让价格回归到正常市场供需中,还改变了公司与散户的利益分成形式。

“之前的挂靠关系是比较松劲的,群众挂靠在养殖分厂下,都是各养各的,养殖场与散户之间没有制约关系。”王玉林说,现在这些养殖户都成了公司的股东,公司就可以对养殖户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对种源进行调配,实现规模化、信息化、规范化。

同州镇国安寺村的陆建清,是瑞凤香的股东。2013年9月,陆建清花了16万元购买了四对林麝,可是没想到从次年开始,林麝的价格连续三年下跌,每对林麝只能卖到2.5万元。即使不奢望盈利,陆建清连购买林麝的20万元贴息贷款都不知道该怎么还。

虽然后来仔麝的价格有所回涨,但是麝香的价格一直不变,这让陆建清觉得,还是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去年,他入股瑞凤香公司,仔麝折股98万元,麝香以每克400元的价钱交给公司,幼崽售卖时由公司统一调配,也能卖到每对6万元,2022年他就卖掉了十对。

麝香的价格上涨到了每克400元,超过400元的部分,他们还能享受60%的收益。提起麝香一年给他带来的收入时,老陆笑着说,不太多,也就是不到20万元。

陆建清是经过杨举瑞的推荐加入瑞凤香的。作为平木镇西山村的凤县三禾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杨举瑞第一个加入瑞凤香,将公司近千头林麝入股瑞凤香。“现在全国有十几个省都在养殖林麝,种源80%来自凤县,公司现在存栏量近4000只,存栏数量多了,就可以进行种源之间交流,防止退化。”杨举瑞说。

通过平台公司的整合,产业链里养殖人员的工资从1000元上涨到3000元,从事林麝养殖的人员大幅增加;饲草从每斤0.5元上涨到1.5元;南瓜、红萝卜、苹果等可以作为饲料的果蔬价格上涨50%,对于要打造百亿林麝人工养殖产业的凤县来说,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使用天然麝香的大型药企,动辄市值几千亿,可是没有在凤县交一分钱税收,没有办一条生产线。“只是把凤县的麝香作为一个廉价的初级原料,而没有财税和产业链延伸的贡献。”蒋铃说。

一克麝香,收购价400元,加工去硫后可以卖到700元,制作成饮片的价格就能达到1800元。而这样可观的利润,占有全国70%麝香产量的凤县,从未分过一杯羹。

为了改变“收麝不建厂、用麝不用工”的现状,瑞凤香引进的四川善道本源医药落户林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在加快麝香中药饮片、化妆品产品研发,年内生产线将建成投用,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建设的饮片厂资产归瑞凤香,药企生产每克饮片都要按照比例支付管理和生产费用。

经过一年的运行,瑞凤香为林麝养殖户分红兑现资金123万余元,当初启动时的6000万元的资产,也已经增长到三个亿。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13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