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遂川县堆子前镇的万亩金桔园,嫩黄色的果实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漫步其间,心旷神怡。

享有“中国金桔之乡”美誉的堆子前镇,从建设精品果园起步,如今已拥有数万亩金桔,形成金桔酒、金桔巧克力等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并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从一粒金桔到一杯金桔酒再到一座公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之路。

从一粒金桔到一片果园

金桔是遂川“三宝”之一,宋代就因成为贡品而闻名京师。虽然素有历史,但多是农户零星栽培,规模小、品质差,金桔迟迟未能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近年来,堆子前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扶持龙头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延伸金桔产业链。听说了镇里的好政策,在厦门创业多年的卢新平把工厂搬回了老家,并创办新鹭金桔专业合作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科学的种植方式,孕育出了优质的金桔。如今,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只让种植大户发家致富,也撑起了贫困户的脱贫希望。

丈夫去世、儿子生病……接二连三的打击、沉重的债务,曾让村民张来招郁郁寡欢。该镇干部多次上门动员其到金桔基地务工。一年近2万元的务工收入,让张来招彻底摆脱了困境。

从一粒金桔到“榨干吃尽”

在新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筐筐金桔被倒入鲜果分选机,经过清洗流程,直接进入精深加工环节。

“在这里,金桔能变成10多种产品。”公司负责人卢新平自信满满,“一颗金桔到了生产线上,果肉制成金桔酒,果皮制成金桔果膏、果酱,果皮还能提炼出金桔精油。”

以往,种植金桔主要用于鲜销,但鲜果市场价格波动大。自从启用了精深加工技术后,既能有效规避鲜果市场风险,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金桔鲜果一公斤批发价约20元,经过精深加工,一公斤金桔的价值可达100多元。”卢新平说。

“榨干吃尽”是堆子前镇拓展金桔加工产业链的目标。该镇党委副书记林春燕说,除金桔茶、金桔饼、金桔果膏之外,堆子前镇的金桔产品还包括果脯、蜜饯加工及果油、果酒等10余种,全产业链目标基本实现。

从一片果园到一座公园

前不久,适逢国庆假期,大量游客汇聚到堆子前镇。堆子前镇文旅融合的版图还在不断拓展:春登高,夏戏水,秋游书院,冬品金桔,四时之景,各有特色。

其背后是堆子前镇发展金桔产业的新目标,即建设“中国金桔之乡”田园综合体,在金桔种植业和加工业基础上,发展文化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几年前,鄢溪古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金桔长廊贯穿全境。如今的“金桔之乡”俨然成了一座金桔主题公园。游客可采摘新鲜金桔,体验桔乡特色民宿,也可在金桔果园观赏高山金桔,在金桔手工坊亲手做一次金桔饼。

果农的增收渠道因此得以拓宽。“以前,我的100多亩金桔主要卖给经销商,年产值约8万元;农业供给侧改革后,发展休闲采摘、林下养殖等,去年总收入达30多万元。”鄢背村井下组的黄玉华乐呵呵地说。

如今,遂川县堆子前镇已拥有金桔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金桔1.5万吨,产值1.85亿元,带动全镇1000户多果农致富,人均年增收超过1.2万元。

文/ 段志军、陈义辉、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范小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