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12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了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宁调研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_村庄规划经验总结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经过20年持续奋斗,“千万工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鲜活教材。尤其是其中的村庄规划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最根本的就是牢牢把握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站稳群众立场,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发展规律。湖南省长沙市将充分汲取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坚持规划先行,注重村庄规划质量,紧盯规划落地,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在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浙江坚持实事求是,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村庄规划出现“模板化、纸面化、形式化”倾向,许多规划出自同一所设计院,由于调研论证不实、挖掘特色不够,造成“千村一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始终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深入农村一线调研,摸清每一个村庄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资源优势,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第一依据,做到有分类、有重点、有特色、可操作,真正夯实村庄规划的编管根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浙江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关系变迁、“三农”发展的阶段演进等一系列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建设的深度、推进的速度、财力的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相契合。2010年以来,湖南省城镇化率由43.3%提升到60%,与之相伴的是村庄老年化、空心化日益加剧。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村庄规划,要科学把握村庄人口变化、发展规律,对确需撤并搬迁的村庄,保持历史耐心,做好“等”字文章;对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存续的村庄,做到规划该编制的编制到位、该调整的调整到位、暂无条件的实行通则管理,不“撒胡椒面”,切实从规划源头上防止资源浪费。

坚持以实效性为导向

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必须以实效性为导向,让每一个规划都成为能实施的规划、能落地的规划、解决问题的规划。

湖南山地、丘陵地区较多,因受耕地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双重约束,居民点布局分散,而集中居住受制于土地权属等原因,选址困难。对此,我们应以“三线”为基准,以五类村庄为区分,充分评估、合理确定村庄的落地布局,引导村民杜绝乱占耕地建房行为,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危险区域、易发地段。

在工作实践中,片面追求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倾向不同程度存在,而随着村庄空心化的逐步发展,大量设施闲置、管护不到位。对此,我们应学习借鉴浙江余村“1+1+4”规划模式,探索村庄规划连片编制,着力避免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重复投入、重复建设,推动区域规划共绘、平台共建、资源共享。

与城市地区不同,乡村地区开发体量小,受市场波动和政策影响大,难以将规划期内所有建设需求预估清楚、将控制性指标精准落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适度提高村庄规划管理的灵活性,探索规划“留白”机制,用好“留白用地”和“留白指标”两个工具,同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着力盘活存量资源,促进土地复合利用,切实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留足弹性空间。

描绘新时代“水墨潇湘图”

做好长沙的村庄规划工作,必须突出湖湘特色,把规划的根系牢牢地扎进三湘山水、湖湘文化、民风民俗之中,努力描绘新时代“水墨潇湘图”。

传统湘派民居,因地域山水特征不同而形态各异。我们应从村庄与山水相融入手,突出“顺地势、依山水、路蜿蜒”的基本原则,以格局肌理、界面轮廓、建筑材质、构件装饰等为要件,编好用好乡村风貌导则、管控要素清单,避免大拆大建、求新求洋,努力让村庄建筑成为山水的延续,让田园风貌与自然生态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同时,村庄规划要以文化塑魂,对镇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制定规范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规则,指导镇村用规划的笔触、建筑的语言,从历史遗存中探寻记忆,打造古今对话、弦歌不辍的湘韵村落。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要想在各类村庄发展中脱颖而出,保持并发扬别具一格的乡村风俗是关键一招。村庄规划在编制中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优秀民俗培育文明乡风,以村庄风情吸引八方来客,让三湘四水的广大村落在传承发展中迸发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多主体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浙江“千万工程”是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有明确方向、有阶段目标、有工作计划的系统性工程。村庄规划亦是如此,必须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处理好与上位规划的对接关系,更要推动村民、企业、部门形成共同体,做到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民建民管民享”,可学习借鉴杭州“规划工作坊”模式,通过“参与式规划咨询会、规划工作坊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让村集体、留守村民和在外村民特别是新农人积极发表意见、提出愿景,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规划编制。

村庄发展要走好乡村建设、乡村运维管理、乡村经营“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村庄,邀请相关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规划编制,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新功能与新价值,以更加契合乡村产业发展和经营乡村需求的村庄规划,引导乡村生态优势、文化优势、环境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此外,村庄规划的编制还需要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可学习借鉴浙江“全域一盘棋”特别是杭州“全资源整合”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市、县、乡三级村庄规划编制联席会议制度,分级统筹相关部门力量,实现规划要素的无缝对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