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航拍无人机在空中俯瞰大化,奔腾的红水河冲破千山万壑,勾勒出“百里画廊”的旷世山水。
大化“百里画廊”
然而,高山留住了美景,也羁绊着山区群众脱贫的脚步。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广西从全区20个深度贫困县中确定4个贫困程度最深的极度贫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名列其中。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心系贫困地区发展、始终牵挂贫困群众。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到过大化视察的李克强总理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十分关心地问到大化的脱贫情况。
为了不辜负党中央和人民的期望,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大化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在脱贫路上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断探索、敢于创新。
3年来,大化通过对资源禀赋的精准研判把握,创新提出“美食驱动”战略,成功创建“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中国绿色食材基地”“中国生态食材示范基地”“中国康养美食之乡”,不仅把“康养福地、美食之乡”的新名片推向全国,还把“民以食为天”这一天大的民生事做成了大有可为、大有市场、大有前景的精准扶贫产业,挖掘和培育了近100种生态特色食材。
其中,一种只能在大化边远山区找到,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的“大化白玉薯”,身世最为传奇。
悠悠岁月,美丽传说解不了现实的苦
翻开瑶族史诗《密洛陀古歌》,传唱着一个布努瑶同胞的古老传说——
用大化白玉薯为主食材制作的宴席
相传很久以前的农历5月29日,始祖娘密洛陀外出为儿女们觅食,因饥饿与劳累,晕倒在地。善良的薯仙一心救人,忍痛割下身上白嫩的肉以喂食。密洛陀吃后元气倍增,叩首拜谢,抬头瞬间,只见薯仙拨出发簪轻轻一划,一株嫩绿的薯苗出现在面前。薯仙说:“带回家种吧,它可以养活你的儿女”。密洛陀心怀感恩地将薯苗精心种植在山地上,不久,地下结出心如白玉的果实,从此养育了一代代布努瑶儿女。为纪念这一难忘的日子,布努瑶同胞每年农历5月29日,都会隆重欢度“祝著节”……
传说虽然动人,现实却很残酷。
“旧社会都拿红薯当饭吃。”在板升乡弄雷村弄雷屯,111岁的村民蒙乜义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为躲避战乱灾祸,不得不进入几乎与世隔绝的山弄中生活,在缺衣少粮、食不果腹的恶劣环境中,只能啃食山中的红薯充饥。
记者查阅最早出版的大化县志,也能看到相关内容。据记载,大化县种植红薯的历史悠久,主要位于板升、七百弄、雅龙等乡镇。这些地方山高路陡,石漠化严重,民谚“锅一块,瓢一块,草帽底下盖一块,蚂拐一跳过三块”就是这种“九分石山一分土”的形象说法。
也正因此,这种来自大石山区的红薯,一度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很多人或靠发奋读书考上大学,或靠外出务工勤劳致富后,都会时常调侃:“终于不用再吃红薯了!”
走出深闺,白玉薯华丽转身成为“网红”
改革开放初期,世界银行官员到大化大石山区考察后感叹:这里环境太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能够生存下来已是奇迹。
村民在石山种植“大化白玉薯”
穷则思变。
“就是在这种环境恶劣的地方,才能种出高品质的白玉薯。”在石山弄中的板升乡弄郎村弄母屯,有着多年种薯经验的村民卢贵苏,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依靠种植白玉薯和加工红薯粉,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和妻子依靠勤劳双手,年种植白玉薯超过3000公斤,家里不久前刚花18万元建起一栋新楼房。
卢贵苏说,这种白玉薯现在是宝贝,过去几乎一文不值。改革开放后,受益于党的扶贫和富民政策,山区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原来作为主食的红薯变成了零食,吃剩后只能用来喂猪,后来连猪都吃腻了,就只能烂在地里。
“变化发在3年前。”驻村第一书记覃香克回忆说,2016年,刚到大化履新的县委书记杨龙文来到板升乡调研产业扶贫工作,午饭时,工作人员把白玉薯端上了餐桌。饭间,村民聊到了白玉薯的种植情况。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谋划“美食驱动”战略的杨龙文回到县城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发掘和推介这一特色食材。从种植、加工到形成产业链,包括品牌名称和定位,杨龙文都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2016年,弄郎村修通了水泥路,覃香克自费用车帮助卢贵苏先后往返10多次把白玉薯和白玉薯粉运到县城,全部被客商抢购一空。之后,客商直接把车开进了弄郎村收购白玉薯。当年,“大化白玉薯”因其上乘的口感,迅速成为“网红”商品,电商销售量超过100吨。
为打响品牌、做强产业,2017年,大化启动了白玉薯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在北京的答辩会上,专家问得很仔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朝烨香拿着足足有5厘米厚的申报材料回忆说,会上,很多参与评审的农产品都落榜了,唯独大化白玉薯,因其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地域特征,顺利通过严格评审,并于2018年7月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有了国字号的“身份证”,大化白玉薯更是身价倍增,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
村民用白玉薯制作白玉薯粉丝
2018年,板升乡白玉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扩大到1200多亩,收成从原来的15万公斤增加到66万公斤,带动群众从原来的130户增加的到475户(其中贫困户408户)。出售白玉薯42.6万公斤,收入126.9万元;生产出售白玉薯粉丝5100公斤,收入20.4万元,户均增收3101元。
板升乡弄郎村基本家家户户都种植白玉薯,去年总面积达489.4亩。“今年,弄郎村原计划种植白玉薯550亩,但群众积极性太高,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亩。”弄郎村党支部书记杨序良说。
根据大化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县白玉薯种植面积将达到2700亩。
村民为何如此有干劲?弄郎村干洞屯村民姚逍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1亩地,过去种玉米,即便是丰年,产值最多只有500元;现在种白玉薯,1年亩产最少2000斤,客商到田间的收购价是每斤1.5元,运到县城的价格是每斤2元。
去年,姚逍逸通过电商向外销售,一盒10斤的大化白玉薯,卖到南宁是48元,卖到内蒙古则是118元。“而且是供不应求。”姚逍逸说。
白玉薯产业切合当地实际,顺应民意,获得较好较快发展。大化白玉薯品牌在市场上已打出品牌,形成良好口碑,生产出的白玉薯粉丝更是供不应求,市场火爆。
采访期间,记者来到大化县的红水河长寿养生电子商务城旗舰店,只见一个个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大化特产,唯独白玉薯专柜是空的。
“早就卖脱销了。”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干部韦学锋说,大化白玉薯和红薯粉一直都是电商平台上最紧俏的“网红”商品。
舌尖美味,新产业靓丽名片享誉全国
“要把卖红薯变为卖美食。”县美食办负责人陈英表示,按照“美食驱动”战略,大化白玉薯将被开发成不同菜系和小吃,在端上千家万户餐桌的同时,纳入中国名宴“壮瑶大席”,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产业、富民产业。
在今年春节前夕,大化举行了创意厨艺大比拼活动,吸引了广西区内的180多个单位和个人参加。选手们用大化的旱藕粉、黑豆、白玉薯为主食材,创意打造了207道菜品和12席名宴。其中,以大化白玉薯为主食材的菜品和小吃达到58个,并获得多个项目的一等奖。
大化石山“龙卷地”
2019年“壮族三月三·大化嘉年华”文化旅游暨全国民族特色美食大联展系列活动上,用大化白玉薯制作的“白玉雪山”“蝴蝶鱼”“白玉膜”等菜品,与大化的“壮瑶大席”一起,和来自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青海、吉林等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民族特色美食同台展示,视觉的震撼、味觉的享受,不仅征服了全国游客,也让各地烹饪协会的美食专家称赞不已。
“从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产业,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定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龙文表示,实施“美食驱动”战略以来,很多像白玉薯一样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生态特色食材,从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新产业。下一步,大化将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创建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不断挖掘生态特色食材的魅力和潜力,让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利器”,成为大化走向全国的靓丽名片。(来源:河池日报 社融媒体记者 田敏 权晟 通讯员 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