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欣: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涉及种植业减排固碳、畜牧业减污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等领域,如保护性耕作、畜禽粪污有机肥还田、渔业生态养殖,以及农业生物质能等技术,具备减碳固碳双重效益,有良好的应用效果。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上,发布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其中保护性耕作固碳技术、秸秆还田固碳技术、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牧草生产固碳技术、渔业综合养殖碳汇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7项技术均属于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

金书秦:据估计,农业近90%的减排份额可以通过土壤固碳来实现。有数据显示,按1米深度计算,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容量约为1.5万亿吨,是大气碳库容量的2倍、陆生植物碳库容量的3倍。我国是土壤贫碳的国家,1米深土壤碳库仅为900亿吨碳当量。从技术可达和经济可行的角度来看,可通过三种途径提升土壤固碳能力。

一是采取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大量研究证明,秸秆、粪肥还田能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上升。二是探索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少耕可通过稳定土壤团聚体来改善土壤结构,保护土壤有机质免受微生物降解,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经过连年翻耕的土壤有机碳、氮等含量比保持免耕的土壤有显著降低。三是开展轮作。调节进入土壤的作物残茎、根系的种类和数量,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的碳含量。当然,这些方法都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耕作制度,因地制宜推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