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不少食客们又开始惦记起湖里的大闸蟹了。《今日高淳》日前在各蟹塘口了解到,眼下,天气凉爽、水温适宜,螃蟹生长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即第五次蜕壳期,预计还有两周正式上市。
昨日一早,古柏街道唐倩圩星罗棋布的蟹塘内,来来往往的渔船正忙着清理水草。“水草长得茂盛,有利于螃蟹安全过夏,但现在气温转凉,螃蟹大量夹食水草,使得不少水草漂浮在水面,极易腐败水质。”连日来,养殖户韩多头在自家50亩的蟹塘内,起早摸黑地打捞腐草,以防水质遭到破坏。而打捞过后,因水草的大量缺失,螃蟹也缺少了一种食物来源,韩多头便根据塘口水质和存塘量实际需要重新制定了投喂计划。“近期要加大鲜鱼、颗粒饵料及植物性饵料的比重。”韩多头介绍,由于螃蟹经历了春、夏季养殖,生态条件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特别是残饵、排泄物的沉积,底层水体和整体水质容易出现水浓水绿及藻类过多现象,所以还需适当补钙增加营养,使螃蟹健康生长。
两只枯黄的蟹壳,一大一小端正地摆在蟹塘边,这是《今日高淳》不久前在淳溪街道团结圩养殖户邢华三的蟹塘内看到的情景。家住邢丰村的邢华三,养殖螃蟹才第三年,因此,每一次螃蟹蜕壳都观察得认真又谨慎。“大的这只是公蟹,蜕完壳的螃蟹大概有4两左右,旁边这只母蟹估计有2-3两。”邢华三告诉《今日高淳》,养殖螃蟹之初,毫无经验的他看到蜕下的蟹壳紧张不已,“先看到4只小脚从两边出来,随后2只大鳌就跟着蜕壳而出……”虽养殖时间不长,邢华三却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的喂养方式,塘边一只大桶中,正细细地煮着黄豆、玉米、小麦、饲料等,这便是螃蟹的“粮食”了。邢华三说,光喂食的饲料就有五六种,高峰时期每天的饲料钱都得花掉300多元。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螃蟹已接近性成熟时期。考虑到螃蟹活动力增强,容易上岸,邢华三便又加固了防逃设施,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不过,最让他开心的是,为了给村民养殖螃蟹创造良好的条件,村里投入了近60万元,修好了蟹塘附近的路,还架设了电线,方便了不少蟹农。“如今,螃蟹养殖越来越有奔头咯!”邢华三满脸期待。
“今年我区养殖规模保持相对稳定,蟹种放养密度稳中有降,整体放养密度为每亩800-1000只左右,这也意味着螃蟹规格有所增加。”据螃蟹养殖专家陈贤明分析,今年,水草的多样化使得螃蟹伤亡有所减少,对提高螃蟹品质大为有利。同时,蟹农的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预计产量将高于去年。在螃蟹养殖的最后阶段,蟹农还需从水质调控、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科学管理四个方面打好蟹塘后期管理攻坚战,确保螃蟹丰产丰收。
(张雅茜 邢光理 魏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