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荔枝新闻深入全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颇具特色的市、县(区)或村,把笔头和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实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非凡历程与辉煌成就,生动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拼搏与奉献,展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与温度。
荔枝新闻记者/周洋 摄像/周洋剪辑/李秋雨 周洋 杨雨薇 陈嘉骏
从安徽安庆主城往西北的大别山腹地,驱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岳西。这里,秋浅云低,山清水秀,如诗如画,宛若云上之城。农村公路蜿蜒到家家户户,村民沿山而居,晒秋迎丰收,好似“天上的街市”。
而在1985年,岳西就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县,“松当灯,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里也是安徽省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因地制宜,岳西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小康路。
荒山结“金果”,生态痛点变卖点
岳西,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份。对岳西人来说,生态是“痛点”。森林覆盖率超过7成,“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耕地面积稀缺、夏凉冬寒,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在岳西县毛尖山乡,这样的情况更突出。毛尖山乡部分低缓山坡被茅草倾覆,加上农事活动的减少,漫山的茅草越长越多,当地人称之为“茅草山”。茅草山用处不大、有碍观瞻,而且秋冬季节极易引发火灾。
但如今,茅草山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基地”。一棵棵“摇钱树”长势喜人,这些摇钱树就是“香榧”。
在毛尖山乡林河村,有一处“香榧油茶混交林示范基地”。9月下旬,香榧刚刚采摘完,油茶树上挂着果子,虽说树不算高,但已经初具规模。香榧属常绿针叶乔木,栽植香榧“养我十年、还你千年”,挂果期非常长,果实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而且树木材质非常好,是一种高级用料。但种植香榧对环境要求也很高,适宜于北纬30度,海拔300至500米的地方。
恰好,地处北纬30度的岳西,是香榧标准化种植的极佳地点。当地因地制宜,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香榧产业。
该片香榧由安庆市永发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种植,去年开始挂果,今年首次采摘。“香榧进入丰产期,每亩达到2万多元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每年发放劳务费达60多万元。驻村的这几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老百姓在家里同样能够就业发展奔小康。”林河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胡熠告诉记者,如今这个基地吸引当地20名贫困户务工,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
毛尖山乡林河村脱贫户王永东接受采访
毛尖山乡林河村脱贫户王永东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夫妻两人长年在这务工,我一年的收入接近5万元,我老婆也有2万多元,两人加起来六、七万块钱,生活过得很好。香榧林是天然氧吧,种香榧是造福后代的事情,我们在这里工作顺心得很!”王永东说。
日子好起来,生活也有了奔头。王永东骑着摩托车从山上,十分钟左右就回到了家中。家中二层小楼,粉刷一新。院子里种着柿子树、桂花树,院墙上挂着丝瓜、冬瓜、豆角……一片田园牧歌的景象。王永东说,他今年想把家中“两轮”车换成“四轮”,既能方便上下班,还能开车和老伴一起去旅旅游。
巧打生态牌,岳西各地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白帽镇共盘活1570亩低效用地,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小黄姜、中药材等,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水稻时常患“青苗病”结不出稻穗的主簿镇,大力发展高山茭白产业,成为全国“一村一品”茭白示范镇……
一村一品 铺就农户致富路
大别山腹地,开门见山,山外有山,万水千山。
距离毛尖山乡1个多小时车程的冶溪镇溪河村,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大棚旁边,村民们像“割韭菜”一样在割桑叶。
“这是村里引进的草本桑,生长速度快,每天能长两公分,一年能收5茬至6茬。”正在干活的村民告诉记者。细看这些草本桑,只有十几厘米高,没有主干,枝桠上冒出细密的嫩叶。
割桑叶就像“割韭菜”,村民们养起蚕来也用上了轨道式养蚕。
走进养蚕的大棚,几米高的大棚里地蚕整齐排列,每排地蚕宽度在80厘米,撒满用于消毒的石灰。“蚕在蜕皮的时候不吃不喝,我们就把这个阶段称为‘眠’,别看现在这些蚕还很瘦,马上结束休眠后,这些蚕就会不断吃桑叶,渐渐胖起来了。” 冶溪镇溪河村党支部书记胡时和告诉记者。
都说,户有两亩桑,生活奔小康。推行工厂化养蚕项目后,相较于传统养蚕,工厂化养蚕更省力,效率更高。也让老乡们在小康路上,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以前我们这里种点水稻收入很微薄的。现在蚕桑种植基地将1000多亩土地一次性进行了流转,同样也吸纳我们在家的一些闲散劳动力务工。一个人一年最多可以赚两万多,一般也能有8千到1万块。我们村有700多户人家,以前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土坯房,近6成是危房。这几年过后,老百姓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你看我们老百姓住的都是楼房了!” 胡时和指着基地旁边的小洋房告诉记者。
放眼整个岳西县,全县扶持6911户贫困户改造和新建桑园2万多亩,直接带动贫困人口24431人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该县桑园面积已达7.5万亩,年产鲜茧4239吨,产值已达1.627亿元。蚕桑生产规模连续11年位居安徽全省第一,2019年4月,岳西县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
除了蚕桑产业,岳西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乡旅游特色区,岳西“茶业+休闲农业”入选“一县一业”全国农产品加工发展典型。
全县扶持近3万户贫困户改造和新建茶园5.4万亩,带动贫困人口8.72万人,人均增收1600元,支持贫困村新建和改造清洁化茶厂43座。
在冶溪镇琥珀村,全村400多户家家都种茶,户户门前都是绿油油的茶园。琥珀村村民刘国际,今年53岁,早年因病致贫。他告诉记者自己承包了70亩的茶园,每亩产值能有三四千块钱:“我们发展茶叶的观光旅游,带动了好多外面的游客过来参观。我们现在有百分之七八十人家都买了小车,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一年也出去旅游几次。也就是几年时间,我们自己改变成这个样子,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会相信!”
琥珀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乔,从上海回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谈起家乡的变化,他也是十分自豪:“有一种自豪感,也有一种幸福感。我们这里土壤适合发展茶叶,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引进了新的茶叶品种来发展茶业,现在我们是全国茶叶‘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村村有帮扶、村村有投入、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入。殷实的产业,托起脱贫致富的梦想。
大别山中“小江南”描绘小康新画卷
冶溪镇,也有“大别山中小江南”之称。冶溪镇金盆村有座卷蓬古桥,建于南宋年间,1000多年风霜雨雪后仍岿然不动。
古桥旁边的村庄里住着70多户人家。村里的老人,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也见证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群山环绕下,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农家“小洋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穿村而过,路两旁安装了路灯。村里的小河,清澈见底,古树、古桥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
古桥旁边是村头文化广场,篮球场、农家书屋、凉亭、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来这里休息、聊天,晚上还可以再一起跳广场舞。
“我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了,现在放假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到我们这里玩,六七辆大巴车停在这里。好多人都说我们这里比城市里还好!你看我们这里环境、卫生都搞得好、空气也好,反正好多人都羡慕我这里。”村民胡银红带着孙子在广场上散步,她这样告诉记者。
山村景色美,文明树新风。村容村貌的改变,也改变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冶溪镇白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少春告诉记者:“村容村貌变化了,路通了,水渠、河道变宽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变化了。以前刚来的时候,那种等、靠、要的思想还是偏重的。通过这几年结对帮扶,老百姓想致富、想发展的思想非常强烈。”
冶溪镇白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少春接受采访
“以前买了新鞋,过年回乡下都不敢穿,村里的路太难走了!如今走路不湿鞋、做饭不烧柴、吃水不用抬、垃圾不乱摆、污水不乱排、村在翠绿中、屋在茶园中、人在画景中。”在岳西,很多城里人都这样形容现在的乡村生活。
美丽乡村,伴随着时代共同进步,也留住了浓浓的乡愁。好风景也带来了好“钱景”。2019年岳西旅游突破1050万人次,收入65亿元,带动22414名贫困人口增收。
春有茶桑,夏有果,秋有茭白,冬有药,一年四季有旅游。在岳西各处茶园基地、桑蚕大棚、山间民宿……村民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这或许,就是小康生活最真实、最动人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