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山东省济宁市梁山街道大福社区五组村民利用稻草、玉米等秸秆种植平菇,点草成金,获得丰收,增收致富。

大福社区农户龙关全的平菇种植基地里,堆满了谷垛,这便是龙关全种植平菇的主要原料之一;院坝里堆放着正在发酵的基料,厂房内堆放着整整齐齐的平菇培养袋,袋子两头已长出平菇。

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生物质资源,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能量,种植出来的平菇更厚实鲜美。正是看中这一优势,10多年前,龙关全便使用稻草作为基料来培育平菇。近年来,为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龙关全了解到使用玉米秸秆中的玉米芯也能种食用菌后,便开始尝试将玉米芯和稻草混合起来做基料。

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良技术,龙关全掌握了套种平菇的新技术,将稻草和玉米芯切碎,经过搅拌、高温杀菌、堆积发酵,再把菌种放进去,用塑料袋扎紧。龙关全说,用这种方法种平菇,能延长近30天的出菇时间,而且,每100斤栽培材料出菇的产量,也由40公斤增加到50公斤。

像秸秆这样的庄稼“下脚料”,因为无用又难以处理而被农民丢弃、焚烧,一直是政府和群众十分头疼的问题。能使秸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秸秆的乱抛、乱烧和污染环境问题,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

利用秸秆种平菇,每年消化掉近40吨作物秸秆,不仅找到了处理农作物秸秆最环保、最有效的办法,还找到了增收致富路。

龙关全说,使用稻草和玉米芯混合为基料,1斤原料最少能产1斤平菇,年产量至少4万公斤;平菇平均每公斤售价6元,年可收入24万余元,除去成本,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同以前使用稻草做基料相比,能增收3万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