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Rotifer)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是水中浮游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鱼类、甲壳类重要的天然饵料生物。人们对轮虫的生物学、人工培养和应用进行过许多的研究,其中以半咸水种类—褶皱臂尾轮虫(以下简称轮虫)的研究最为深入,它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和容易培养等特点,可至少在60种海洋有鳍鱼类和18种甲壳动物幼体的培养过程中应用。
轮虫在海水育苗中的应用,使得育苗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苗种质量,增加了单位水体的出苗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不合理、不科学地培养与使用轮虫,也会给海水育苗带来灾难。下面就轮虫培养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以为轮虫的人工培养增添更多借鉴。
一、清池进水
清池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干水清池,即把池水排干,在烈日下曝晒3-5天,即可达到清池目的,如有必要,可再用清池药液,部分或全部泼洒池底和池壁;另一种为带水清池,即培养池连同池水一起消毒,按水体量加入药物杀死敌害生物,池水没有浸泡到池壁,则用清池药液泼洒消毒。药效消失后,即可进水。
灌入池中的海水,必须通过250目或300目的密筛绢网过滤,以清除敌害生物。池塘一次进水不宜过多,第一次进水约20厘米-30厘米,随后逐步增加。
二、接种
轮虫的接种密度大小要由所使用的饵料种类来决定,因为单细胞藻类为活饵料,接种密度大小对用单胞藻培育轮虫的影响不大,但作为生产性培养,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10-30个/毫升;如果接种量小于10 个/毫升则偏低,大于50个/毫升则偏高。如果用酵母培养,则接种密度需要大一些,一般20-50 个/毫升为好。因为酵母(面包酵母)水中3 h的死亡率超过50%,所以,剩余的大量酵母死亡后污染轮虫培育水体。用酵母长时间培育轮虫(>3d),若投饵量过大,大量酵母死亡污染水质,使pH 值下降、氨氮浓度上升,造成轮虫死亡,导致培育失败。
轮虫接种密度过小时,若酵母投喂量小,酵母在水体中的密度便会降低,轮虫很难滤食到足够的食物,因而轮虫常因摄食不足而不能繁殖,甚至会导致轮虫因饥饿而死亡,造成培育失败;若酵母投喂量大,虽然能保证轮虫滤食到足够的食物,但如果轮虫密度低,无法全部滤食净所有的酵母,这必然导致大量的死酵母残留。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残留污染物不断增加,最终导致轮虫培育失败。若因条件所限,只能低密度接种轮虫时,应尽量用单胞藻进行培育,或添加一定量的单胞藻与酵母共同培育轮虫,可提高轮虫培育成功率。
三、培养管理
大量培养轮虫的成功条件必须是培养环境与轮虫的生理要求完全一致,否则轮虫将会增殖不良或逐渐死亡。为了稳定培养并供应优质的轮虫,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水温
水温是与轮虫繁殖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素。轮虫适温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5℃。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轮虫的世代时间缩短,产量也随之增加。水温对轮虫繁殖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水温过高或过低,二是水温急剧波动。
过高的温度对轮虫的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温度过高会使轮虫的蛋白质、碳量及热值急剧下降,从而降低轮虫的品质。温度过低同样会影响轮虫的繁殖。厦门地区野生轮虫的数量在11月份开始减少,12月上旬全无踪影,室内培养的轮虫活力降低,深入容器底部,寒潮来临大量死亡。在天气不稳定、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大量使用轮虫的4-5月梅雨时期,轮虫数量也会急剧变动。所以在轮虫培养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温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轮虫大量死亡。
2、盐度
王堉等报道,褶皱臂尾轮虫适宜的繁殖盐度为10-30,而尤以15-25为宜。何进金等的试验表明,在1.000-1.040 的相对密度范围内,轮虫都能繁殖,培养轮虫的适宜相对密度在1.000-1.015之间;相对密度在1.020以上时,相对密度越高,轮虫的增殖量越少。
高盐度对轮虫增殖不利,如果仅从轮虫培养来考虑,适宜的盐度范围是15-25,但低盐度培养的轮虫投入育苗池后活力差或死亡,饵料价值会降低,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降低比重促进轮虫的增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维持水位,保持正常的水深。在炎热的夏天,太阳曝晒,水分蒸发量大,造成水位下降,池水盐度增大,对轮虫生长繁殖很不利,必须进行调节。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把淡水引入培养池,如果不能引入淡水也可灌入新鲜海水调节。另外,在轮虫接种或采收时,盐度的升降差不能超过5‰,否则轮虫会因盐度突变而大量死亡。
3、合理投喂
目前用于轮虫培养的饵料主要为单细胞藻类和酵母,Caric等的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的单种培养物是褶皱臂尾轮虫的最合适的饵料,也有人用发酵面粉、农业加工下脚料(如米糠) 培养轮虫。如果投喂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扁藻等) ,则投喂量不受限制。小球藻、扁藻等单胞藻培育轮虫营养全面,饵料效果好,但是,由于受单胞藻培育场地的限制,在进行大规模轮虫培育时,单胞藻的量很难做到足量供给。
由于轮虫食量大,轮虫摄食单胞藻的速度远远大于单胞藻的增殖速度,一般情况下,单独用单胞藻培育轮虫,轮虫密度很难达到200个/毫升以上。虽然采用特有的培育装置,以浓缩小球藻为饵料,培育的轮虫密度可达1.0×l04-2.0×104个/毫升以上,但这种轮虫培育的成本过高,不易于推广。用酵母作饵料培育的轮虫,经短时间的单胞藻或鱼肝油营养强化,也能达到很好的饵料效果。
一般用酵母培育轮虫,由于受低轮虫接种密度、酵母投喂量不易掌握的影响,培育密度常在200个/毫升以下,很难超过500个/毫升。关于酵母的投喂量,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据张道南等研究表明,投喂啤酒酵母研究褶皱臂尾轮虫培养结果,投喂量为300%为宜。董娟认为,酵母细胞的投喂量一般为一百万个轮虫投1-1.5 g。李元广等进行研究试验时酵母投喂量每百万轮虫投喂0.6g。兰国宝等认为,投喂酵母菌,每一百万轮虫最佳投喂量为0.3-0.35g ,最多不要超过0.4g。
轮虫是滤食性动物,能滤食到多少食物,与水体中饵料的密度密切相关。所以为了保证轮虫能滤食到足够的食物,总的原则是早期的投饵量要适当高些,随着轮虫密度逐渐增大,应适当降低投喂量。王鸿鹄等用面包酵母室内高密度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结果发现:1.5 g/(106•d)的较高投饵量,适合于接种密度约为50个/毫升的褶皱臂尾轮虫培养,而投饵量为1.0-1.2g/(106•d)时,适合于200个/毫升以上较高密度的培养。若褶皱臂尾轮虫密度达1000个/毫升以上,投喂量则需进一步降低至1.0g/(106•d)以下。而当褶皱臂尾轮虫接种密度低至30个/毫升以下时,除酵母外,适当添加一定量(1/3以上体积)的单胞藻,可提高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速度,降低褶皱臂尾轮虫培育的风险。
4、水质
除了水温及盐度外,水体PH、溶氧及氨氮含量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增殖也有较大影响。随着轮虫的生长繁殖,密度越来越大,投饵量也随之增加,残饵和粪便的积累越来越多,除了pH值下降外,耗氧量及水中氨氮量也增加,这对轮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于建平等人在轮虫的氨氮慢性中毒实验中发现氨氮浓度超过 2.1μmol/dm3时对增殖有不良影响, 超过7.8μmol/dm3时轮虫数量相对减少50%。同时,毛洪顺等人研究发现,在溶氧多时有效氮以硝酸态氮为主,在缺氧状态下则以氨态氮为主,因而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氨含量和氨的危害。因此,培养过程一方面需要连续充气,这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溶解氧,保障轮虫的呼吸需要,同时还起到搅拌的作用,防止褶皱臂尾轮虫聚群,避免局部缺氧,也使饵料分布均匀; 另一方面要根据轮虫的生长情况和密度变化调整投饵量,这样可以稳定水质,使培养顺利进行。
在更高的条件下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清除污染物,即建造能及时排除死亡酵母及残渣的过滤设施与及时清除氨氮等污染物的设备,或者多投喂单细胞藻类,并适当地使用光合细菌,有利于改善培育水质,对降低氨氮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轮虫生长有促进作用。
5、敌害生物
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见的原生动物主要是无色鞭毛虫类和纤毛虫类,其中与轮虫争食饵料的多是纤毛虫类的(Uronena)、盾纤虫(Aspidisca)和游仆虫(Euplotes),有时还混有桡足类、水蚤类、丰年虫等浮游动物。这些生物不仅与轮虫争食饵科,也争夺栖息场所和生活空间,有些桡足类还会摄食轮虫,是影响轮虫繁殖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这些敌害生物多半是海水过滤不干净或是从饵料中带进来的。另外,当投喂过多的酵母或者换水量不足时,容易引起敌害生物的大量繁殖,轮虫大量沉底死亡导致培养失败。因此,在轮虫培养生产过程中,一要保证轮虫种健壮和纯净,二要防止水质污染, 三要保证投喂酵母不过量,以免留饵时间过长而败坏水质。
四、采收
轮虫的密度超过100个/毫升时,即可采收。用面包酵母培养的轮虫缺少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轮虫在采收前必须用海水小球藻或鱼肝油营养强化6-12h。采收轮虫时,轮虫的死亡量因密度、落差、收集容器中有无海水而有很大差异。
采收中轮虫遭受猛烈冲击后,或死亡或活力降低,结团浮于水面上。直径2.5mm的尼龙管从1米高落下, 收集到容器内的死亡率是6.1%,若经导管进入水中则可降低死亡率。收获时,可用250-300目筛绢网制成约40L容量的网箱,网箱高40厘米,外有一方不锈钢架支撑,网箱捆紧于不锈钢架内,张开。把网箱连同不锈钢架放在一个高为20厘米的大塑料盆中(盆中盛入新鲜海水),用潜水泵把池水抽出,经塑料软管导入网箱内过滤。塑料软管应尽量避免用阀门和异径接头, 管口应没入水面以下,避免水流太大和突然改变对它的冲击。待网箱内轮虫密度大时,用塑料勺舀取作为饵料投喂或作为种轮虫继续培养。
为了避免将致病菌带入育苗池,必须用过滤海水将轮虫冲洗干净或经药浴消毒后再投喂。池中轮虫也可只采收一部分,采收后立即在轮虫培养池中加入新鲜海水补回采收的水量,并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由于轮虫培养池中的残饵、轮虫粪便等物质会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多,使水质逐渐恶化,因此每次培养时间一般维持15-25天,最多30天,然后全部采收,清池,开始新一轮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