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农科所吴春芳研究员等培育“春化蚕豆”,以提前半年、持续半年的错峰销售,丰富市民餐桌——
2月19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基地鑫磊家庭农场大棚内一片繁忙,农妇们正在采摘新鲜蚕豆,打包装车发往市场。该所研究员吴春芳满心欢喜:“我们精心培育的‘春化蚕豆’,最早8月底移栽,12月中下旬开始采荚;最晚12月底前移栽,来年3月底4月初采荚,直到5月上旬收市。比传统露天蚕豆提前半年、持续半年均衡错峰销售,让市民天天享口福,豆农天天卖好价!”
“人工春化” 催豆长大
“炒蚕豆,炒豌豆,骨碌骨碌翻跟斗”。蚕豆大多是炒着吃,属于干货。传统鲜食蚕豆采摘期仅约9天,“嫩三天,老三天,不嫩不老吃三天。”。吴春芳介绍,在长江流域,第一年秋天下种,第二年春天开花、结荚,蚕豆成熟非得经过漫长冬天的持续低温,谓之“春化”。而人工春化技术就像一根鞭子,催着蚕豆快快长大。
“春化技术”发明纯属偶然。“我从2002年开始这项研究。2002-2008年间,我负责向上海松江地区供应蚕豆种子。为检查种子发芽率,我用土办法整理一块一平方米左右田块,把样品分成几份种在田里每天天检查,一周后计算其发芽率”吴春芳说,“有一次,计算完后的发芽种子我随手放进冰箱,没想到这些放在冰箱里的蚕豆芽种植后,竟然在十一月的一天开花了!好奇心驱使,第二年重复试验,把经过冰箱处理的芽苗移栽进大棚,竟然在十月下旬比原来更早开花,随后又结荚!我惊呆了。”
漫长的冬季,其实在休眠,偶然的冰箱储存,模拟自然环境,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春化”。被“灵感”击中的吴春芳兴奋万分。何时育苗、春化,适宜温度多少,移栽到大棚里又要怎样培育,每个环节一一试验,排列组合。11年后,吴春芳渐渐摸到了门道,人工春化早熟蚕豆的各项性状都稳定下来,芽苗培育、芽苗春化等整套技术相继成熟。
“8月底种下,大棚盖一层遮阳网,每天早晚滴灌,补充水分降温。冬天加盖薄膜。”吴窑镇立新社区种植户袁兰萍拿着一棵长势中等的蚕豆测算:“一棵上面能长21个分枝,结112个荚子,有5斤重,一亩地能采收4000多斤,足足比以前露天种植增长了一倍。过去我们最多在露地零星隙地上种几棵,现在人工春化蚕豆1公斤最高能卖30元,一亩地收入能有一万多。”
点豆成“金” 把地种活
“春化技术点豆成‘金’,一招鲜,吃遍天。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鲜食蚕豆消费市场。南通顺势发展规模以上速冻加工企业59家,年加工量增至30万吨左右。”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陈昌军说。
点豆成“金”,岂止蚕豆?春化技术,广泛运用于豌豆、草莓、麦子等农作物,所到之处,沃土生“金”。“春化蚕豆”可与叶菜间作,与葡萄等水果套作,也可以与水生蔬菜水旱轮作,可谓“百搭”。吴春芳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10项专利。
瓜农种植大棚西瓜,为啥过几年要换地方呀?建大棚,铺灌溉管道别提多费劲了,他们是不得已。苏垦农发南通公司瓜果专家赵中华解释,一茬茬瓜种下来,地里有害物质沉积,西瓜品味变淡,产量下降。如能与“春化蚕豆”轮作,根部根瘤菌固氮,秸秆作为绿肥还田。瓜农算算,一亩西瓜种四个月,至少可以收入5000元,接着再种一茬“春化蚕豆”,收入一万多,总共一年一亩地可以收入近2万。
以“春化蚕豆”为发端,近10项新型种植模式发明专利,让农民把地种活了!生态高效水旱轮作模式,设施条件下的三年五熟,通过种植“春化蚕豆”、早熟水稻、“春化豌豆”、早熟水稻、瓜果类,有效破除高效连作障碍,充分利用豆科、禾本科的根系,吸收土壤中有害的残留物及水旱轮作,降低用工、成本,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设施生态农业农牧耦合生产模式:利用大棚内的植物生态环境放养鸡禽,由于鸡仔能捕食大量昆虫和天然野生草籽,使鸡的饲料消耗少,成本低,鸡活动量大,质好价高;蚕豆秸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养羊的优质饲料,蚕豆鲜荚采完后,直接放养羊,羊排泄物排放大棚内,生态循环。
“杂粮当家” 共向未来
因产量和效益不高,传统农作物蚕豆被称为“小杂粮”。然而,随着“春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不起眼的“小杂粮”,正成为百姓餐桌鲜食期长达半年的“当家花旦”。
首创蚕豆芽苗人工春化技术,研明蚕豆春化芽苗移栽技术,攻克高温环境壮苗培育和芽苗规模化产运技术难题,创构蚕豆春化精准上市及加速生产技术,突破了鲜食蚕豆大棚设施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不相协调的瓶颈障碍,鲜荚亩产高达2000千克以上,产量比传统栽培提高80%以上——这些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小杂粮“当家”的基础。
“春化蚕豆”巧打季节差,缩短大田的生长期,利于田间套种间种,以及后茬作物生长,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深受浙江湖州、海南三亚和琼州、安徽芜湖、云南楚雄等地种植户欢迎,去年落户陕西汉中,成了苏陕合作的“使者”,“春化蚕豆”飞向全国。
选育生长期更短的品种,进一步优化技术流程,把“春化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与其他高效作物深度结合,形成更加轻简高效的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吴春芳春化技术学科团队共向未来,仍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