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泰州市税务局派驻姜堰区沈高镇夹河村第一书记江浚清

都说第一书记不容易,不仅工作中要注意言行规范,面对基层的发展困境,他们还得在工作中有思路、发展中有抓手,最终实现村子有变化。

地处姜堰区沈高镇东北角的夹河村村内河网纵横,“河夹村、村夹河”的地理分布让夹河村名如其实。面对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等现实问题,自2017年担任市税务局派驻姜堰区沈高镇夹河村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江浚清不忘为民办实事初心,牢记脱贫致富使命,践行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与主动担当。

27个月的驻村工作,江浚清用脚板反复丈量着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摸情况、理思路、定目标;聚人心、抓项目、办实事。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村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委班子强了,村民信心足了,村里环境美了,村集体也更富了。江浚清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向组织交出了一份尽责答卷。

2020年江浚清被泰州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深入调研、理清思路

制定两年发展计划

由于基础、交通、产业等多方面短板,2017年夹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为28万元,综合考核在全区倒数。江浚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脱贫攻坚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干什么?怎么干?江浚清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给制定村发展计划提供一手资料,到任伊始,他就深入各组各户,广泛走访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了解村情民风,不断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使自己真正融入群众中。为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积极性,他坚持“参与而不干预、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做到沉住气、俯下身、多思考,与班子成员形成良好互动,助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村底子摸清后,发展思路也就逐渐清晰了。经与村两委班子、群众党员代表多次商议,江浚清最终制定出“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修通一条路,发展一个产业,建强一个阵地”的村级两年发展规划。夹河村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前进之路。

抓班子、带队伍

紧紧牵住“党建”这一发展牛鼻子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干的问题。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改变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两委威信不高,班子成员安于现状等不利局面,江浚清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坚持把“优化班子结构,积蓄后备力量,丰富活动形式”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看来,不仅要在村里凝聚起干事的范围和风气,更要给村里留下能干事的班子和队伍。为此,他主动与村级干部深入交流,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在他的组织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学习活动日、党员义务劳动日等活动逐渐开展了起来,村干部和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利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契机,严肃了会议纪律,并实行“月晒季评年考”。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后备干部3名。为给党员活动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江浚清个人筹集资金3万元为村两委干部更新了4台电脑、2台打印机、1台投影仪等办公设备。网上远程教育、送书入户帮学、专题活动导学、微信群推送共学等多形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文化水平低、身体状况差、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参与其中。

“以前村里几乎没有开过党员大会,更别提集体学习什么的。我除了一年缴一次党费外,似乎感觉不到与党组织有什么联系。现在村里活动开展多了,学习、开会次数也多了,大事小事都把党员叫来商量,党员的心又被拧在一块儿了。”多年未参加党组织生活的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道。

在夹河村,观念落后的不只是村干部,多数村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不想创业、不愿创业的思想普遍存在。扶贫先扶志,江浚清一方面通过走访宣传、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关于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同时组织党员、群众到周边参观学习,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高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也足了。

产业落地

壮大了集体、实惠了群众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支撑。针对夹河村无重大产业的现状,江浚清把项目招引作为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通过推动产业落地做强村集体经济。他多次向上跑项目,为争取仙岛绿壳蛋项目,他提前流转100亩土地,积极化解征地矛盾,努力做好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2018年11月,总投资5000万元的仙岛绿壳蛋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被确定为泰州市重点龙头农业企业、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成为夹河村产业富民的一张闪亮“名片”。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村集体账户资金从2017年的160余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近600万元。

此外,在抓好重大项目招引的同时,江浚清还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利用存量资源、拓展外部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做大村集体经济。在村民代表监督下,对部分发包价格偏低的鱼塘重新进行公开招投标,年增收近3万元;积极流转5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发展绿色有机大米、西瓜等高效农业和招引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土地占补平衡、收储整理等政策,获得补贴资金200余万元;主动向市税务局领导汇报,争取最大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在江浚清的努力争取下,共十余个部门为夹河村提供扶持资金近120万元。

村集体发展壮大,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村民享成果,得实惠。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过程中,江浚清坚持不搞“花架子工程”、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为补齐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的短板,他争取各部门项目资金450万元,实施了机耕道硬质化改造、圩口闸电动化改造、公安摄像头布控、农田林网等工程。其中投入350万元对村中心路进行提档升级,100万元用于实施巷道硬质化改造、路灯安装、旱厕改造、河道整治,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公墓等工程。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得村民生产生活越来越便利,村整体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在夹河村,江浚清练就出农村基层工作本领,收获了与群众的亲人感情,也为村里留下了干实事的追求和干成事的决心这份宝贵精神财富,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江书记”。 (丁巍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