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大方县合庄森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800多亩桑田基地里,郁郁葱葱的桑叶覆盖地块,20多位村民正弯着腰在地里采摘桑叶。规则地摆放蚕床的蚕室内,合作社负责人李先义正细心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

“今年是种桑养蚕第三年,预计能生产加工丝绵2万斤,产值900多万元。”盘算丰收账,李先义止不住地嘴角上扬。

在外务工20多年的李先义,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2018年开始发展起了桑蚕产业,目前这一产业正成为大方县东关乡合庄村支柱产业,并向周边辐射。

剥茧抽丝

创业路上“摸着石头过河”

“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光了,只剩下老人在家照顾孙子读书。”多年前,由于依靠传统种植难以致富,合庄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拼,年仅16岁的李先义也到江浙一带务工。成家后,由于无人照看,他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托付给自己父母。

等到孩子长大后,李先义的父母年龄也大了,并且不时生病。“曾经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但是他们不适应城里生活。”2013年,李先义为了照看父母,只好返回家乡。尽管打工多年有一定的积蓄,但也不能坐吃山空,他开始寻找致富门路。2014年,他通过竞聘成为合庄村村主任助理,村里让他专门负责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摸着石头过河。”养蚕之前,李先义养过乌骨鸡、生猪,种过活麻等中药材……由于技术不过关、缺乏市场判断等原因,最后只留下了生猪养殖,但当时市场行情低迷也赚不了钱。

水路不通走旱路。2016年,省农科院蚕业所在合庄村进行土壤检测时发现,当地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发展桑蚕产业,有市场眼光的亲戚鼓励李先义“试一把”,东关乡党委、政府也积极支持。2017年,东关乡党委书记王瑜带着李先义等村干部到纳雍、威宁等地参观学习,这坚定了李先义发展桑蚕产业的想法。

破茧成蝶

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

“说干就干,即使亏了可以从头再来!”多年来在外务工的李先义练就了敢闯敢干的勇气,2018年,他成立了大方县合庄森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带动村民当年就发展了300亩桑园。

李先义起初对养蚕一窍不通,全靠边学边干,由于蚕比较娇贵,他的种桑养蚕之路起步并不算顺利。2018年,他第一次养蚕收获了4000多斤蚕茧,却出现了销售不畅的情况。“当时市场价不好,商品存在积货情况,再说出卖初级产品获利不多。”

为了延长产业链和打开产销渠道,2019年,他组织合作社技术人员前往山东、浙江、四川等地拜师学艺,还邀请浙江专家来基地现场授课。通过不断加强种桑养蚕、手工拉丝等技术学习,实现从单一的卖蚕茧转型为生产蚕丝被销售,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2019年,我们生产1500多斤丝绵加工为蚕丝被,一床蚕丝被的重量在3斤至6斤,年总产值达100多万元。”李先义笑言,他培育的蚕茧结茧率高、品相好,他和合作社成员也由养蚕“门外汉”成为“土专家”。

作茧致富

编织43位乡亲的居家就业梦

“作茧为致富,有钱大家找。”这是李先义的口头禅。自2020年贵州黔森众蚕丝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李先义已建成蚕桑产业核心区。目前,桑园面积扩大到2800亩,并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大蚕共育基地、蚕丝被手工加工车间等设施,他的桑蚕产业慢慢步入正轨。

创业者归雁有巢,就业者乡愁有根。李先义靠着种桑养蚕尝到甜头后,也为当地43位村民提供了长期就业的岗位,让村民实现了“就业持家两不误”。

“我们是长期固定务工人员,一个月3300元工资,还可以利用早中晚的休息时间在家里养几头大肥猪。”今年50岁的合庄村村民陈安,如今一年务工工资就达3万多元。

“我的丈夫、两个儿子都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全家有1万多元的工资收入。”合庄村村民马兴飞谈起家里每个月到账工资,笑得合不拢嘴。

谈起村里的变化,大伙儿都说“过去靠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盖房子,现在要靠种桑养蚕过小康日子。”

为了支持合庄村的蚕桑产业发展,东关乡注入175万元扶贫资金;合庄村村民包本伦将家中刚建成的两层新房免费租给李先义使用;李先义的表姐段彩厚将贵阳酒楼生意暂停营业,为他做起了营销策划与推广……

众人拾柴火焰高。桑蚕本来是李先义正在发展的产业,现在又派生出另一个梦。

合庄村紧靠成贵高铁大方站出口站,去年底成贵高铁通车后,李先义的桑蚕基地区位优势凸显。“大方县旅游资源丰富,夏秋气候凉爽,是四川等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下一步要以桑蚕基地为载体延长产业链,配套发展食宿和科普体验、避暑等农旅一体化的旅游产业,骑好产业‘双头马’。”李先义满怀信心地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莹 王维维 安启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