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听说你们家的母猪下崽了,我来买两只。”10月31日,拔山镇双星村四组村民李普文,来到李公林家购买猪崽。

李公林是建卡贫困户,他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养起了母猪。村里有人外出务工,他主动接手耕种闲置田地。他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

李公林的妻子患有糖尿病、胆结石等,不能干重活儿,孩子还在上学,全家仅靠李公林打零工和种两亩薄田维持生计。

2014年,李公林家被确定为双星村建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镇、村干部认为,他主要是缺乏技术导致的贫困。

要想摆脱经济上的贫困,首先要摆脱技术上的缺乏。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帮扶责任人和镇、村干部多次到李公林家开展技术扶贫,给他传授科学种养技术。村里有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时,便通知他报名参加。

经过培训,李公林的养殖技术大大提高。2014年下半年,李公林在村干部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买了两头母猪。自那以后,李公林经常到邻村的养殖大户家中交流。他还自己买书学习,到镇上找专家讨教。

付出总会有回报,仅半年时间,李公林就靠卖猪崽收入了1万多元。

依靠党的扶贫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2016年底,李公林家顺利脱贫。

“今年,我家养了两头母猪,30多头商品猪,种了5亩水稻,加上养鸡养鸭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7万多元。”李公林开心地说,他还申请了普惠金融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养殖商品猪50头。”

近年来,拔山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形成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脱贫格局。

今年9月,拔山镇政府印发《2018年建卡贫困户人口到户到人产业奖补办法》,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养殖、种植热情。

“现在,养猪不但能卖钱,还能向镇里申请补助,相当于降低了我的养殖成本,让我能安心扩大养殖规模。”李公林说。

按照《办法》规定,今年李公林能领到养殖补助金近2000元。谈及今后的打算,李公林说:“我要用勤劳的双手,争取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