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养殖_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

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是基础。农业种养创造原材料,往往是不少园区的产业支撑。消费者和游客下乡来,观光体验,吃喝玩乐等消费、体验和娱乐活动,大多都是围绕着农产品、农村展开的。二产加工业的原材料,三产休闲、观光、体验服务业所依托的环境和素材,都是以一产为前提,无法脱离农业搞“无米之炊”。

另外,农业种养做好后,再往上延伸做三产,有个好处:培育出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有稳定的农业营收作为产业支撑,其他业务的好坏与否,都变成了农庄的附加收入。一产营收做得好,农场和园区的总体经营,进可攻退可守,经营压力大大减轻,向农文旅和三产融合延伸起来就不会那么着急。

一、农业一产是基础:关键是做好,而非做量

农业一产是基础,就是指农业种养要做好,能满足游客消费和园区运营的需要。也就是说,农产品的色香味要好,食品安全、观光生态的体验要好。

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_种植技术养殖

不管一产的营收在总收入中占多大比重,不管是主业还是配套,起码要做本色的一产:质量上要过得去,食品安全要过关,农业外观上要过得去!如果你的农业生产做得一塌糊涂,园区的土地处于荒芜与半荒芜状态,想要赢利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是否一定要做多大的量?则不一定。能做量就做量,不能做量就不做量(做大量的前提,需要你是专门的种养大户,更重要的是你已经有大的稳固的销售渠道)。

总之一句话,一产关键是做好,而非做量。

什么叫做好?最好做生态农业,做精品农业,做景观农业。

1、做生态农业。

首先,推荐大家尽量做生态农业,比如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农产品的色香味往往要更好(有机菠菜、小油菜例外,口味比较难辨析)。否则,休闲农庄的食材跟城里头的餐馆、酒店、农贸市场有什么差别呢?

有位北京的生态农庄过来人说,如果真的定下来做生态农业,“叫生态农场,不必要非得有机认证(注:有机认证费用负担大且有局限)。实质是生态种植,零添加。只要找到方向,就干吧,其实没那么难。速度快慢没关系,别着急。”

怎么打造生态农庄?要和土壤、建设、育肥、种养管理甚至是日常运营结合起来,包括:

(1)用生态方法做农业生产,可以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要求去组织生产。如种植尽量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不种植转基因作物,养殖尽量不用含激素的饲料和抗生素;一般不生产反季节农产品,尽量多提供当季农产品;要多施有机肥、采用复合种养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猪沼果种养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等等。所有新建果园都要有绿肥或者种草,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小气候,营造均衡的生态系统。

怎么用生态方法做农业生产?市面上的好农庄,一些知名专家包括朱安妮老师、吴向明老师,中国农科院植保专家张礼生老师,已经总结有不少的好方法,好经验,以及好的有机肥和生物产品,成本也不贵,建议大家好好学习了解。

(2)景观和农业生产区的建设上,也尽量用生态方法做建设,既省钱,既能保存和恢复园区的生物多样性,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还更有味道更受都市游客欢迎。

(3)用生态方法做运营。运营上,为游客提供的伴手礼包装尽量不用塑料,而选用竹篮、纸袋、荷叶等材料;做农庄宣传时,多采用微信、网站等电子网络形式,少印发宣传单等一次性消费品等。

2、做精品农业。

什么叫做精品?就是在做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质量更好,有创意,有品牌,如果能达到台湾和日本精品农业的水平,那就很好了。

台湾不少乡村或农庄里,有不少农业精品,包括茗茶、特色产品、农村美酒、经典好米、竹制精品、金钻水产、优质畜产。当地农场主经过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培育和打磨,一直生产出优质的、市场反馈良好的特色农产品和农业精品,受到消费者欢迎。还能直接对接到海外市场,而且,结合整合营销机制打造出来的特色品牌,提升了精品农业的附加值,在国际上收获了好知名度和长期的订单。

种植技术养殖_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

台湾的精品农业已经具备了品牌和口碑,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加工、休闲和文旅产业,无论哪种形式,往往都是精品农业为本:农业一产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和收入,甚至足以支撑大部分农庄的基本运营,文旅只不过是延伸出来的附加值,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当然添得久了,就变成锦或牢牢地和锦结合在一起了~~而且,即使做二产、三产能产生出不小的延伸收入,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农业上的投入,而是持续不断地改善和打磨,与时俱进。

日本、台湾的精品农业,都做得精致,农庄农产品能当礼品卖,有档次,更体现价值。值得我们参照。

3、做景观农业。因地制宜,和景观相结合。

前面说过,农业生产区的建设可以和景观联系在一起。在首先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生产效益和观赏美的结合,将让你的园区脱颖而出。很多时候,运用好农业生产景观,就是最好的景观!而且还很省钱。

种植技术养殖_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

二、一产种养环节,到底多大规模才算合适?

我们现在不少农庄的种养规模,动辄几千亩。规模大了,销售压力也很大,管理成本高,而且难把控好技术。人工成本太高。

规模多大为宜?对大部分普通果农来说,果园种植规模应该控制在20-50亩,这样既能减少人工成本的投资(20亩~50亩的规模果园,家庭成员基本能完成常规管理,只需在套袋、采摘等几个关键时间请临时工,管理问题不大,用工成本低),加大对果园的精细管理,能获得大的收益,每年能有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收入。

因此一般中型农庄的种养殖规模在100-500亩就可以了,200亩以内最好。小型农庄50-100亩也足够了,这样的规模基本能支撑农庄的需求,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三、一产环节存在的4大问题和解决之道

一产种养,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销售、技术:管理问题决定了成本的大小,销售问题决定了总收入的多少,技术问题则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农业生产讲究“良种、良地、良法”。以种植为例,一产环节的开发顺序先从种什么、选种开始,然后是重点做好土壤修复和改良;接下来,做好种养管理(包括种植、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最后是收获和销售。我们来看看生产环节的几个关键问题:

1、种什么?选种。

(1)在种养品种选择上,首选本土物种。如果我们为了打造特色,或者追求错峰上市,当然可以培育和引进新的产品。但是,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不要盲目移植、引进,以免水土不服。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产。

从气候环境差异大的地区引进种苗尤其要慎重,建议咨询一下果树专业技术人员,不要轻易说没问题!那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即使能成,往往也是以时间、精力和金钱作为代价的。我们经常听说有财大气粗的老板不调查、不找技术顾问或尊重专家意见,直接在北方引进南方水果新品种的,结果往往是时间过去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不要盲目引进。稳妥起见,要单辟区域或项目做新品种引进实验,不能是整个农场一下子全部来,更要防止引种带来新的病虫害和生态灾害。

(2)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定位主题,以及农庄主自身的资源条件,尽可能生产高值优势产品,尽量不做与当地农民无差异的农产品,不与农民争利。

优选能创收、能增值的农作物。植物主要分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观赏植物主要作为造景和园区绿化,不用投入太多成本,种植少量即可,建议以经济作物为主,既可以作为园区的产品,还可以做观光,采摘,体验等,产生收入。

例如,江苏山联村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全村主打的就是菊花。除了菊花外,全村种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近3000亩,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75%,被誉为“天然氧吧的村庄”。不单养眼美观,而且随着红豆杉的逐年生长,时间越长,经济效益越大,树木本身也在增值。

种植技术养殖_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

优选相对好管理的作物:在符合主题和用户体验的情况下,选择相对好管理的植物,例如杏树就比苹果树好管理。玉米红薯就比黄豆更好管理。

(3)种植品种不要多。

一定是品种越多越好么?不一定。不少农庄都希望四季有花,月月有果,能随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种植的果蔬有几十种,养殖的鸡鸭鱼猪牛羊样样都有,结果呢?什么都搞不好!尤其是中小园区,精力有限,质量不好把控,管理成本高,结果往往吃力不讨好。

另外,品种太多也不利于突出农场的主题。“地产地销”的场景,会让农场有一种信任背书。但是,农庄看似什么产品都有,但很多产品都跟农庄主题没有必然联系,就失去了这种信任背书。在物质过剩的年代,我们应该突出的是主题,而非数量。

对中小园区,其实是主打尽量2-3种即可。2种最好。这一点,我们要向日本农民学习。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

(4)有比较强的抗逆能力、优质高产型品种。

怎么样才能买到好果苗?尽量不要在网上、集市上、果树疫区买苗。建议有以下途径:到农业科研院所(基本上各省市都会有农科院农科所农业大学等国有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果树育苗基地,果苗通常是优良品种,还能提供配套栽培技术,可放心购买);到专业育苗公司,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苗木基地,以及信誉好、实力强的育苗公司去买苗;通过信任的人介绍去买苗。买苗时记得要一直保留好发票和合同到结果前,以备因明显种苗质量问题导致巨额损失时,方便索赔。

2、土壤修复和改良

种植技术千万条,土壤第一条。土壤“地力”的表现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优质的土壤才能栽培出健康的作物,生产出质量好、价值高的果蔬。要做好的一产,包括做绿色和有机农业,土壤修复和改良是关键。

目前国内不少土地因为滥施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存在污染和土壤板结、退化问题,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和改良。这是个相对专业的技术活,需要请教过来人和专家。对不好的土地,一般用有机肥发酵加微生物,改良个2-3年,才能种出有机农产品。另一方面,那些土层浅薄、土壤风化不良的山地,特别是开矿后留下来的山地,选择用来做果蔬时尤其要慎重!为什么?后期的土壤改良成本太高,容易让你无法承受!

专家提醒:土壤修复和改良,不是要直接荒废,啥都不种,晾上个两三年。那样,往往这块地会直接废掉的。可以先从耐贫瘠土地、而且能改良土壤的作物开始,比如先从红薯、花生、大豆固氮类的豆科植物开始重起,种后可收可不收。哪怕种后不收,直接翻到地里呢?也能改良土壤呵~~

3、种养技术

小白入门搞农业,门外汉转型升级去种菜,经营和种植首先过2关:经验关、技术关,这两方面,远不如积累几十年丰富经验的老农,更谈不上生态——很多农庄都打生态牌,可很多农庄主连生态的含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比如生态种植,首先水土要好,不能有大面积的污染,少用化肥农药。

比如,生态种养要应季。有经验的生态农场主告诉我们,“大白菜立秋那天种是最好的。立秋前后1周内种养,能包。超出这个范畴,效果不好。”

建议农庄一定要请专业技术员,或者与农业院校合作,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至少要有个专业的技术顾问,还要培训好员工,生产出真正好的生态产品。

4、病虫害防治

建议以土壤改良、农业轮作、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提高植物的免疫力,而非一味地靠农药。田间地头可间作荆条、豌豆苗、向日葵、油菜、芝麻等一些蜜源性植物,以培养和吸引寄生蜂等病虫害天敌,增加食虫昆虫,鸟类、蛙类,实现生物多样性和园区生态化,也有利于病虫害的生态防治。

这个也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山东浏园春有机茶的总经理牟丽云在2019年第7期的《有机慢生活》分享说,360亩有机茶园,“近3年来,除了太阳能杀虫灯和栽植蜜源性植物外,没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包括粘虫板都没有使用,而病虫害都在可控范围内。经请教有关专家,告诉我的答案是:茶园已形成完全平衡的生态小气候,有害虫、也有益虫,益害达到平衡的状态时,就不会形成危害了。”

四、新农人做农业:是做一个生产者,还是经营者?

新农人做农业,要求多,很多因素不容易把控,又涉及到对农民的管理难题,一直是大家头疼的问题。在一产环节,到底是做一个生产者,还是经营者?想好这个问题,很多经营问题,包括管理的难题,销售的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了。

1、管理问题,尽量用模式来解决

当前农村用工大部分是五十六十多岁的人,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差。因为农业生产不比工业流水线作业,更多的是手工作业,人为因素太多!而且农民通常不愿被作为工人制度化管理的,多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更糟糕的是,年纪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少,工钱越来越贵,人工运行管理成本非常高!当一个果园需要常年请几个人去管理时,估计能赚钱也不太多了。

怎么解决?

介绍一种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合作生产模式。即农庄流转不大的土地作为核心区域或基地,做优质种苗+种植标准。更多产品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签约向农民收购。农庄提供技术支持、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农民只管生产过程,产品按照事先商定价格卖给农庄,产品销售有保障,利润看得见,农民就有积极性;而农庄免除了人员生产管理的诸多问题,而得到了产品供应的保障,真正实现了双赢。

在江苏有位做养殖的老学员,也采取了这种“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公司负责经营,基地做优质种苗+养殖标准,通过合作社的形式,生产端交给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户集合的整体,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也可以给农民争取一些政策扶持及金融服务。公司成为品牌拥有者、种苗农资提供者、标准制定者,管理协调者、后勤保障者和验收把关者。企业主没有了种养环节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着重把精力放在做经营者身上,通过经营带动生产,提高农民收益,变成了一种轻装上阵的轻资产模式。

2、农产品销售,用直供和订单农业的新模式,长期锁定客户

农产品要卖得好,既要生产好,更离不开好的模式。有没有新的产业经营模式,能激励新农人种出好产品,顺利实现持续销售,能通过种养上挣到更多的钱?

有!这些新模式的核心是:做好的产品+直供+订单农业+长期锁定客户!新农人种好产品,通过订单农业直接对接客户,用直供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直接把农产品卖给城里头的消费者,长期稳定持续地卖,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还能提升生产者获得的利润比重,让农民增收。

据说,在日本,农产品大概有1/3是从产地直接售卖给消费者,生产者直接取得零售价,这是日本农业得以获利的根基。

在国内,这种新模式包括:网络带货和电商直播在内的农产品电商,订单农业和社区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订单农业,可以是单位合同订购、消费者认领、认养等方式,也可以是社区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其好处在于:

在这里,我们推荐已经广泛行之有效的社区支持农业,就是通过有机食材+订单宅配+会员卡宅配的方式,让城里消费者对接农村基地,或者一个社区对接一个乡村,直接进行生态农产品的订单生产,加上顺畅的物流,在采收期,农业生产直接对接城市消费。

比如国内第一家有影响力的CSA有机农场是小毛驴市民农园,还有小毛驴创始人石嫣在北京顺义创办的“分享收获农场”、北京三生万物生态农场,多利农庄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_种植技术养殖

运用这些新模式,要么是有实力、有能力的新农人自己就能做,要么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营销与生产融为一体的经营主体,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做,就能让农产品卖起价,让农业种养增收成为现实。

3、销售的两难问题,尽量用标准和产业延伸来解决

农庄腹地有限,产量是一定的。很多农庄主会面临这个两难困惑:因为产量有限,不能走规模化式的价格竞争或平台化电商。农产品太多了,卖不起价或多了销不出去怎么办?

其实农产品主要是通过农庄这个平台,让消费者来感受、体验、认可后再购买。所以不在于非得自己生产,不在于多。人流量大了,农产品不够销怎么办?如果人流量大,消费者真有需求,可以制定标准,找同行贴牌,整合周边乡村和农民的农产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带动大家一起增收。

比如,北京三生万物生态农场种出的生态蔬菜,顾客需求旺盛,人流量够了,自己就是一个平台。女老板张文静说,她告诉乡亲们,只要按她那样改善土壤做真正生态种植,做到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植物腐烂自然长白毛、绿毛而非黑毛,就可以来找我。”

养殖种植技术软件_养殖种植技术书搞笑的_种植技术养殖

农产品太多了,卖不起价或多了销不出去怎么办?答案是产业延伸。一是要走深加工路线;二是走农文旅现场体验的路线。比如北京典型的天葡庄园,从新鲜葡萄采摘和定期配送开始,超值卖给终端消费者。然后到卖葡萄干,新鲜葡萄汁,到葡萄醋,葡萄酒,葡萄种苗,再卖会员,原料好的话,卖给商务团体客户,高端消费者,数十倍提升价值。具体请看下文:怎么做产业延伸?(源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小白入门》一书,谷风出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