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文锋,神策数据创始人兼 CEO,前百度大数据部技术经理
数据相同,我们是否会做出相同的决策?我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数据在决策中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是不是决定性的?我问了身边不同的朋友,答案是不一定。比如同样有 5000 块钱,不同的女生可能买不同的衣服。再比如同样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策略,最终对一个用户信用评级的得分是不同的。还比如大家的兴趣爱好不同,自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可以说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那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提高决策的质量?
小王住在北京五环外,有一套不大的房子,还有一套在朝阳区的二十平米的学区房。因为手头有了点积蓄,就想把两套卖了,直接换个朝阳区大一点的。媳妇通过中介看了一圈,发现在相应价位的房子格局和破旧程度都不太好,可以说不如现在居住的一套。考虑到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小孩以后的升学问题,于是又考虑是不是换到海淀去,这样中学可选择的余地更大,并且周围的学习竞争环境更好。可在海淀看了一圈之后发现,因为价位更高,只能买一套更小更旧的房子,可以说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现在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还要不要换房了?
小李在两个创业公司呆过,承担了核心工作,也比较繁忙,经常要加班到十一点,陪小孩的时间都没有。并且整天担心着公司会不会挂掉。正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才辞掉了最近的工作。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要重新找工作了。小李经常遗憾没有在大公司呆过,不知道规模化运作是怎么进行的。刚开始找工作,就拿到了一个创业公司不错的 Offer,待遇不错,但工作时间比较长,小李犹豫要不要接受这个 Offer?
上面是两个典型的例子,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些决策不像一顿饭到底吃什么那么简单,做错选择也没多大影响。这些相对重要的决策,每个决策都会影响了接下来一到五年的人生。那我们该以什么标准来去做决策呢?乔布斯教导我们要 Follow your heart,但真的靠谱吗?是不是总犯昏招追悔莫及?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斯坦福商业决策课》,正好能解答我的疑惑,简直就像专门给我写的一样。作者在书里总结了做决策的六个方面,但我把它简化为三点:创造性选项、价值取舍和数据。这三点是做决策的关键因素,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创造性的选项
在小王换房的例子里,到底是换到朝阳还是海淀?这是两个选项,还有没有其它选项了?小王后来又提出了一条路,现在居住的房子布局和朝向都很满意,现在主要想解决的还是小孩的上学问题,何不把朝阳的学区房卖了,加点钱换到海淀的小学区房,以后再考虑整体搬到海淀的问题?家人一商量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最后直接换了个海淀的小房子。
在这里如果给定了选项,你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也不过是给定选项中的最好的,但有可能错过全局最好的选项。所以在做决策之前,要发散的考虑尽可能多和差异化的选项,把最优的选项包含进来。
价值取舍
在小李找工作的例子里,小李要不要接受新的创业公司的工作?有朋友给她提出了建议:她已经在两个创业公司呆过,如果再去一家,对自己职业生涯上的加分是有限的。但如果去一家大公司,就可以多了不一样的经历。一般公司在筛选人时,名校毕业和大公司背景,都是同等重要的因子。并且去了大公司,工作压力毕竟没那么大,还可以照顾家庭。于是小李明确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后去了一家大的互联网公司。
我们在去做选择时,往往在当时情况下,会忘记自己的价值取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时候不妨把自己的价值取舍都列出来,并确定权重。当然,往往会出现一些冲突,比如想找一份工资又高工作时间又短的工作,这比较难办,那就要把它们进行等价交换,每天多工作一小时,但要保证每月多挣 2000 元。有些选择是不能转化的,比如有一些价值底线,那就直接排除满足不了的选项。
数据
做决策需要足够的参考信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信息到底多少才算足够?这样根据条件来看,信息的获取是需要成本的,资本或者时间的投入。不能说一直做信息搜集,永远也做不了决策。更多的时候是在掌握一部分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策,那就是一种概率模型了。这本书里也提到一点,我们不应该根据最终的结果来衡量决策的质量,做事后诸葛亮。我们应该根据做决策的那一刹那所能掌握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对决策质量进行衡量。
小赵打算换个电视,现在用的电视是 47 英寸的,想换个更大的智能电视。和媳妇商量后决定买小米的,查了一下价格,55 英寸的 2000 多元,65 英寸的 3000 多元。价格的影响不是关键因素,只想买个更大又舒适的。小赵媳妇觉得 55 英寸的就好了,小赵想买 65 英寸的,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小赵开始问周围的同事意见,大家都说电视当然是越大越好。但这点建议不足以说服小赵媳妇。于是小赵开始在网上搜索,发现知乎里一篇文章讲电视尺寸和视距的关系。小赵又回到小米官网,看到官网上也有响应的说明。55 英寸适合 1.8m - 3.3m 视距,而 65 英寸适合 2.2m - 4.2m 视距。小赵回家之后就用尺子量了电视屏幕到沙发的距离,发现是 2.8m。并把搜集到的新信息说给了媳妇,媳妇同意买 65 英寸的了。
在这个例子里,开始在做决策时,因为信息不完整,只是一些感觉性的疑问,就适合尽量多的搜集信息。最终达成的一致是用数据说话的结果,而不是发挥了大男子主义。
是不是通过我上面的讲解,对如何做出优质决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回忆你最近所做出的决策,看看是不是能套上去?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