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青蛙,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儿,如今却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香饽饽”。靠养殖青蛙,很多人赚了钱。小小的青蛙,成了致富希望。

4月30日下午,记者驾车沿着干净整洁、树木葱茏的乡村道路来到长葛市古桥镇巩庄村。在巩庄村北部路旁的一处家庭农场里,记者看到一个个搭有棚网的长方形蛙池排列有序,里面游动着密密麻麻的蝌蚪和青蛙,村民范启云正在蛙池旁认真察看蛙苗的长势。

今年50多岁的范启云因为养殖青蛙,成了该村的名人。毕业后的范启云也曾外出打工,开过出租车,创过业。后来,范启云听人说南方赚钱多,跟妻子商量后南下广东,在广东一待就是20多年。在广东的一家红木家具厂里,范启云做到了总经理,年薪几十万元。

赚了钱,有了积蓄,范启云便想回乡创业。“咱是农民出身,总想靠着两亩三分地干点儿事。孩子在广东找到了工作,站住脚了,不用我操心了。我年龄大了,在外漂泊几十年,也想家。”范启云说,2020年,他放弃在广东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巩庄村。

在江苏、湖北、湖南等地考察后,范启云认为青蛙养殖容易,投入成本低,且市场需求量很大。

村干部听说回乡创业的范启云想养殖青蛙后,积极帮扶,为范启云协调了20亩地,用于建造蛙池。“我们积极跟农户协调,高价租地,前期协调了20亩地,后续还会帮助范启云创业。”巩庄村村委会委员仝保灿说。

范启云利用20亩地,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长葛市范启云家庭农场”,办理了营业执照和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开始专心养殖青蛙。

范启云介绍,他养殖的青蛙学名是黑斑蛙,体形较小,成年后一般体长七八厘米、体重五六十克。这种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等,口感柔软细腻。

此外,这种蛙的皮有一定的保湿、祛斑、增强皮肤弹性、抗皮肤衰老等美容保健作用,也可入药,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补虚之功效。

“育苗期45天,整个养殖周期4个半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出栏。”范启云说。目前范启云20亩的家庭农场里,共有30个蛙池,每亩地可养殖1000公斤左右黑斑蛙,约2万只。按照目前每公斤40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地养殖的黑斑蛙可带来4万元收入。去年范启云卖了一次蛙,30万元的投资即收回一半,目前范启云还有6000公斤的成年黑斑蛙正在产卵,产卵完成后即可出售。

因为养殖黑斑蛙需要大量用水,刚抽取的地下水太寒,不能直接灌入蛙池,范启云挖起了1亩多大的蓄水池,再利用蓄水池养鱼。水养肥后,注入蛙池里养殖黑斑蛙,蛙池里还能套种水稻,10亩蛙池套种约4亩水稻,黑斑蛙的粪便又被水稻吸收。一条完整的生态养殖链条,就这样被范启云建立起来。

“我们的黑斑蛙养殖坚持走生态路线,养殖环境好,市场销路也很好,现在基本是供不应求,全国的养殖户有个微信群,只要在群里发消息说要出售蛙,马上就有人联系回收。商定好价格后,微信直接转预定款,隔天就有人来拉货,不愁销路。蓄水池养的鱼,也能卖个好价钱,时常有钓鱼爱好者来垂钓。蛙池里种植的水稻,产量虽低,但市场价格高,也是一笔收入。”范启云说。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巩庄村村干部通过土地流转,帮助范启云扩大家庭农场规模。目前,二期、三期家庭农场的土地已经流转到位。加上一期20亩,范启云规划的家庭农场已达到50亩的规模。范启云的家庭农场给周边村民和脱贫户增加了收入,平日里农场雇用了2名工人,做一些杂活。出售蛙时的几天,每天都需要至少七八十人帮助抓蛙。

“等我个人的养殖经验更加丰富,农场走上正轨后,我还想带着村民们一起养殖,让他们也看到小青蛙里的致富路,我可以为他们提供蛙苗和技术等。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范启云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