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正村镇北岳村位于黄河岸边,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
这片红色土壤富含碳酸钙、气候干燥,适宜种植红薯。村民种植红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初年,当时北岳人把小红薯蒸熟晒干,口感劲道香甜,形似人参,补虚强阴,故清末就有“红薯参,红薯参,产自洛阳北岳村”之说。村子也因此小有名气,被很多人称为“红薯村”。到了20世纪60年代,红薯便成了村民的救命口粮。当年,北岳村一个小伙子到宁夏打工,将自家的红薯蒸熟后晒成红薯干,当作干粮带去宁夏。当地的一个姑娘尝过后,念念不忘,跟着小伙子回到北岳村,成了北岳村的媳妇,红薯成了两个人的红娘,也因此成就一段佳话。
这段故事被北岳村村民口口相传,不仅因为北岳村与红薯的不解之缘,更体现出了北岳红薯的绝佳口感。村民王金榜从老故事中得到启发:过去的北岳红薯就能走出新安,现在的北岳红薯品质更好、种类更多,应该有更广阔的市场。
2016年,北岳村决定根据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村里政策的支持下,王金榜流转土地,成立红薯种植合作社,他四处走访学习,前往伊川、宜阳、山东等地了解红薯新品种和种植经验,并开辟试验田,一边学习一边试验,将好的品种推荐给村民种植。
然而,由于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种植经验比较传统,很难接受新方法、新品种。眼看好方法、好品种不被村民认可,王金榜着急了。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他手把手为前来合作社打工的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印制宣传册,宣传新的种植技术和新的红薯品种,将册子发给每一个来他这里购买红薯苗的群众。久而久之,村民的思想有了转变。
从2018年起,北岳村更是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鼓励大家多种红薯,还积极引进新品种,寻找新销路,写好“红薯村”的新故事。红薯种植面积已从几十亩扩大到200多亩,红薯种类13种,产量可达100多万斤。
仅仅依靠售卖原薯收益太低,该怎样创造出最大收益呢?2020年,王金榜和王英斌等一起牵头成立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洛阳薯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由村集体投资40万元、上级部门拨款40万元建成,厂房、设备归村集体所有,以后每年都能为北岳村创收。按照市场价格集中收购村民种植的红薯,加工成淀粉、粉条等农副产品。目前公司已建成一条成熟的生产线,清洗机、制粉机、脱水机、沉淀池等设备一应俱全,每小时可加工2吨红薯。
如今,北岳村的“红薯村”的招牌已然打响,从“脱贫”到“致富”,从“传统”到“创新”,北岳村的红薯故事越写越动听,越写越顺畅。
(新安县老促会 连平 建庄 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