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苗前准备
鱼苗最好经过中间培育的阶段,以淘汰体弱的病苗,育成大小均匀、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所以,在池塘进水前可先在池塘的一边以14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和竹木杆围成2—3个100平方米到1亩左右的小池塘,以方便投苗后的中间培育阶段的驯化、过筛分级培育等操作
苗种投放
进好1米深左右的0.3—0.5%盐度的咸淡水、鲈鱼苗在苗期容易出现死亡,所以放苗前池塘的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放苗前1周时间池塘要进行肥水补菌,优质的水环境是保证鱼苗成活的重要因素,使用“五碳肥水膏+藻菌丰肽”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水环境,而且还能够为饵料鱼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放苗前3天,使用“习渔超浓有机酸”调水解毒;放苗前1天使用“高碘+霉菌净”消毒,减少池塘有害菌的滋生,放苗前1-2小时全池泼洒“习渔超强免疫宝+习渔VC泡腾片”,增加鱼苗抗应激能力,提高鱼苗活力;建议放苗第二天使用一次“习渔超强免疫宝+习渔VC泡腾片”提高鱼苗成活率,2-3小时后使用“高碘”进行消毒。
投苗时水温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最好是晴天上午或者中午时投放。一般投放的鱼苗规格都是体长2—3厘米左右,以最近几年的鲈鱼苗成活率来说,投放密度为每亩15000—20000尾比较合适,这样可保证在收获时每亩可以出鱼4000—6000尾左右。
加州鲈苗期的习性,加州鲈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界中食性广泛,消化力强。通常以吃新鲜的含高蛋白质的小动物为主,在自然界中,它的食谱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杂鱼、虾、螺、蚌等。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可以逐渐驯化,根据不同阶段选择投喂适合的饵料。加州鲈摄食主要是依靠听觉和视觉器官。经过驯化的加州鲈苗,接到“开食”信号后(投喂前一般采用敲打金属器物或搅动水面)立即聚成一团来到食台等待吃料;看到岸边的人影,也会追随。加州鲈摄食凶猛,发现食物后便立即张开大嘴迅速吞食,并迅速游离食台。加州鲈一般饱食投喂(鱼群吃饱离开食台),等待食物消化排空后再进行摄食。
投饵驯化
加州鲈鱼有摄食活性饵料的习性,在由投喂活饵转变成投喂死饵、由肉食转化为混合饵料的过程中都要经过驯化。驯食时可在每次投喂前给以某种特定的声音感觉,这样就可以引诱其集中抢食。一般大规格鱼种放养后需停食1天~2天,第三天开始驯食。因停食后鱼群比较饥饿,容易来抢食。这样经过1周左右的驯食,大部分鱼就能前来抢食。从而完成了训食过程 。
开始时以鲜鱼糜或者水蛛为饵,在固定的地点将鱼糜或水蛛均匀地投撒到池塘中,每天早晚两次驯练鱼苗集中抢食,最好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0%左右,以观察到鱼苗大致都能食到和食饱为好。具体标准是鱼苗抢食强度减弱后则停止投喂,以免暴食而引起肠胃疾病。几天后可拌喂鱼苗开口料(具体要看鱼苗的大小,一般鱼苗长到3公分左右即可拌喂开口料),并慢慢减少投喂鱼糜,到最后纯喂人工饵料。
驯食收投喂鱼糜和饲料的比例建议
过筛分级
大约15—20天左右(具体要看天气、水温、鱼的摄食生长)、鱼苗大多已长至5厘米左右时,应及时过筛分池培育,以减少大鱼苗吞食小鱼苗、小鱼苗抢食不到而出现大小差异明显的现象。分池培育后,大小鱼苗投喂不同规格的料,尽量让小鱼苗吃饱、吃好,让小鱼苗能尽量赶上大鱼苗。待鱼苗大多数生长到10厘米上、已经驯化到习惯集中抢食后,可拆去围网,放入大塘养殖。
配套杂鱼的投放
由于鲈鱼养殖密度大、投饵多,而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所以鲈鱼塘应要配套养殖些鲫鱼、黄颡鱼等底层鱼类,以最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鲫鱼为斗门地区鲈鱼塘配套杂鱼的首选,每亩可以投放20尾/斤以上规格的鲫鱼100—200尾(尽量投放大规格的鱼苗,以防被鲈鱼吞食),而花鲢则可每亩投放20—30尾,以调控水质。
拉网及运输
拉网过程中容易造成苗种受损,出现死亡,故在拉网前1天不要投料,全池使用“底速爽”,避免底泥翻动造成的水质不稳定,减少水质变化对存塘鱼造成的二次应激,拉网当天全池泼洒“习渔超强免疫宝+习渔VC泡腾片”,减少拉网对苗种的应激;第二天上午使用“习渔超浓有机酸”解毒调水,两个小时以后使用“高碘+霉菌净”消毒,避免拉网过后存糖鱼的细菌感染,5天以后在使用一次,以稳固伤口愈合。
苗种运输一般以尼龙袋充氧为好。长途运输,要有备用尼龙袋、充氧瓶及水桶等,以便中途更换。成鱼运输采用帆布桶和大型厚尼龙袋。帆布桶运输主要用于短途,一般高和直径为90厘米左右,或高、长和宽90厘米左右的圆桶或方桶,每桶可装水400-500千克,装成鱼50-75千克。帆布桶内最好有衬网,以防擦伤鱼体和便于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