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湖北大别山道地药材夏枯草 - 菊花绿色高效轮作栽培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道地药材提质增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HBHZD-ZB-2020-005-05); 道地药材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20-620-000-002-04);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20-620-001-03)
王明辉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的干燥果穗,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功效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 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 的干燥头状花序,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夏枯草和菊花均为药食同源中药材,是著名中成药夏桑菊和市场上常见凉茶的重要原料。湖北大别山的蕲春、麻城分别为我国夏枯草、菊花药材的主产地,面积分别为 2 万亩(1 亩≈666. 67 m 2 ,下同)和 5 万亩,且蕲春夏枯草和麻城福白菊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湖北大别山的夏枯草和菊花分别为冬春作物和夏秋作物,且 2 种药材种植地块选择基本一致,均是选择低海拔丘陵山区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因此,夏枯草和菊花生长时期能形成良好的轮作种植。当前湖北大别山夏枯草、菊花均为单作,药材采收完后土地撂荒,造成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而且长期单作种植,导致田间病虫害等连作障碍问题严重,极大影响了夏枯草和菊花药材的产量、质量。针对夏枯草为冬春作物,菊花为夏秋作物,两者种植生产的茬口刚好相接且种植土壤环境和光照条件基本一致,近年来课题组开展了夏枯草-菊花轮作栽培研究示范,获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栽培模式
夏枯草和菊花均为湖北大别山道地药材,夏枯草为冬春作物,菊花为夏秋作物,夏枯草采用头年9 月种子育苗,11—12 月露地移栽定植,第二年1—5 月田间生长,5 月底—6 月中上旬采收。菊花主要采用 4—5 月扦插育苗,5—6 月露地定植,7—10 月田间生长,10 月底—11 月中上旬采收。两者种植生产的茬口刚好相接,2 种作物的土壤环境和光照条件基本一致,恰好实现了夏枯草与菊花连续种植,形成夏枯草-菊花 1 年两作轮作模式,比单作经济效益增加显著。同时轮作模式能够避免长期种植结构单一致使土壤有机质降低、酸化板结、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健康严重受损 。夏枯草-菊花轮作模式是一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减少田间病虫害、增加单位面积收入的绿色高效轮作生产技术。
2 栽培技术
2. 1 试验选地
空气应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 ; 灌溉水应符合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 5084—2005 ; 土壤应符合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向阳的丘陵、山地和不易积水的平原地带,pH 6. 0 ~7. 5,生长期最低温度≥ -8 ℃,最高温度≤40 ℃; 年平均气温15. 7 ~17. 1 ℃,年日照时数在 1 913. 5 ~2 161. 5 h; 年无霜期 210 ~ 238 d,年降雨 1200 ~1500 mm。
按照产地要求,试验地选择在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试验地肥力均匀、地势平坦、周围没有遮挡、无污染物、排灌水方便。
2. 2 夏枯草栽培技术
夏枯草-菊花轮作栽培过程中,施肥要符合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2010 ,喷施农药要符合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8321. 10—2018 ,并参 考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蕲 春 夏 枯 草》DB42/T 1019—2014 和 《麻城福白菊栽培标准》DB42/T 334—2009 。
2. 2. 1 选种 选取种子要求千粒质量≥0. 65 g、净度≥90%、发芽率≥55%、色泽好、颗粒饱满。
2. 2. 2 育苗 10 月中旬,采用漂浮育苗,即在温室或塑料棚内,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为载体,装填以人工配制的适宜基质,将夏枯草种子播在填有基质的育苗盘上,育苗盘浮在盛有营养液的水床中,通过基质的毛细管作用吸收供给秧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漂浮育苗技术育成的夏枯草苗壮、苗齐、无病虫、成本低、效率高。
2. 2. 3 施肥 整地前,根据地块肥沃程度,1 亩施农家肥 1000 ~ 2000 kg、饼肥 30 kg、有机肥 30 kg,混合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整平。
2. 2. 4 整地 畦宽1. 2 m、畦高0. 3 m、沟宽0. 3 m,要求泥土粉碎,畦面平整。
2. 2. 5 移栽 11 月中旬,幼苗长到 5 叶 1 心叶时移栽,密度 5500 株/亩。
2. 2. 6 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蔸。夏枯草怕水涝,短期水浸即会引起枯叶,浇水时注意不能漫灌。雨季及时清沟排水。翌年 3 月,当植株长至 10 片叶时,每亩追施尿素 10 kg 并及时除草。
2. 2. 7 病虫草害防治 夏枯草主要病害为圆星病和褐斑病。圆星病发病期喷施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褐斑病发病期喷施 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或75%百菌清500 倍液。主要虫害为菜青虫。及时清洁,降低残留的幼虫和蛹,气温≤20 ℃,用苏云金杆菌微生物(BT)杀虫剂喷雾防治。人工除草宜浅锄勿伤根,幼苗期勤松土除草,要求床面清洁无杂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
2. 2. 8 采收 6 月中旬,抢晴收割,然后晒干收捆。当花穗变黄褐色时,剪下果穗,晒干,抖下或搓出种子,去掉杂质。留种以穗大、色棕红、摇之作响的穗子为佳。
收获完毕后,旋耕打地,为菊花种植做准备。
2. 3 菊花栽培技术
2. 3. 1 育苗 采用穴盘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无性良种扩繁。即 5 月中旬,采取健壮菊花 8 ~10 cm 顶梢作为插条,摘除插条基部的叶片,仅保留上面的 2 ~3 个叶片,将插条插入盛满素砂土的穴盘内,插条插好后将穴盘放到苗床上,并保证水分的充足,每天淋水4 ~5 次。苗床用透明塑料布搭拱棚遮盖,10 ~15 d就会生根,1 个月以后就可以移栽在室外了。
2. 3. 2 整地 畦宽 1. 0 ~1. 2 m、畦高 30 cm、沟宽30 cm。要求泥土粉碎,畦面平整。深翻整平。
2. 3. 3 移栽 6 月 中 下 旬 定 ,定 植 密 度 为5000 株/亩。
植
2. 3. 4 施肥 1 亩施 500 kg 优质商品有机肥做底肥,基施 10-10-15(20)优质复合肥 40 kg,8 月中下旬根据田间长势雨后追施 5 ~10 kg 尿素。
2. 3. 5 中耕除草 浅松表土 3 ~5 cm,中耕除草 2 ~3 次,分别于移植后10 d 左右、7 月下旬、9 月上旬。
2. 3. 6 打顶 7 月中下旬打顶 1 次,即摘除菊花主茎顶端,促进侧枝生长。
2. 3. 7 田间管理 移栽后,应灌水使田地保持湿润,保证幼苗成活。蕾期干旱应注意浇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积水烂根,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菊花孕蕾期需水量大,要及时灌溉,特别是旱期,确保灌水充足。
2. 3. 8 病虫害防治 结合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杜绝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2. 3. 9 采收 10 月下旬—12 月上旬,选择无雨天露水干后采花,分别采收头水花、二水花和三水花胎花及朵花择花分筛。采收标准,在初花期,花瓣伸出花蕾、嫩黄微曲卷、花蕊不外露的胎花,可择优少量采收; 进入盛花期后,分次采摘,第一次采摘头水花、第二次采摘二水花、第三次采摘三水花,其花瓣均要洁白平直,花心 70% ~ 80% 散开; 以后花心散开达标的均作为尾花采摘,尾花及打霜后采摘的霜打花其质量均属等外级。
鲜花采收进按等级分开放置,均不得含杂质、泥花、虫花、病花。鲜花分胎花、特级、一级、二级、等外级4 个等级,参考 《麻城福白菊标准》DB 42/T334—2009。
采收的鲜花不能挤压,要及时摊开阴干。传统加工工艺分上笼、杀青、晾晒 3 个步骤,形成菊花饼状干货; 现代加工工艺有蒸汽或微波杀青、烧烤2 个步骤,形成朵状干货。
3 药材质量要求及效益分析
3. 1 质量要求与贮存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 《中国药典》)2015 年版针对夏枯草和菊花质量标准要求 ,夏枯草水分≤14. 0%、总灰分≤12. 0%、酸不溶性灰分≤4. 0%、浸出物≥10. 0%、含迷迭香酸(C 18 H 16 O 8 )≥0. 20%; 菊花水分≤15. 0%、含绿原酸(C 16 H 18 O 9 ) ≥0. 20%、含木犀草苷(C 21 H 20 O 11 ) ≥0. 080%、含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C 25 H 24 O 12 )≥0. 70%。菊花理化指标、重金属、有害物质限量、农残限量,以及商品要求无枝叶、杂质、早蛀、霉变等级均参考 《麻城福白菊标准》DB 42/T 334—2009。夏枯草和菊花产品经质量检测,均符合 《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夏枯草和菊花经过采收和加工形成可贮藏品后,保持干燥、通风,防污染,杜绝与有毒物品和异物混合贮存。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3. 2 效益分析
夏枯草产量 180 kg/亩,菊花产量 150 kg/亩,按市场价格夏枯草 23 元/ kg、菊花 35 元/ kg,夏枯草单作效益 4140 元,菊花单作效益 5250 元,夏枯草-菊花轮作效益为 9390 元,夏枯草-菊花轮作比夏枯草、菊花单作的效益分别高 126. 81%和 78. 86%。
综上分析,夏枯草-菊花轮作栽培模式是湖北大别山区一项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应该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