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冯文珏、易孟依)近日,玛瑙河畔,数十台挖掘机、运输机在安福寺镇灵芝山村的稻田里忙碌着,一场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潘正龙是安福寺镇灵芝山村4组村民,也是该村有名的种植大户,流转土地400余亩,成立了联隆种植合作社,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块更大的土地,实现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当听说有关让小田变大田的计划时,他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并与附近的村民一起签署了土地流转合同。“过去都是巴掌大块田,杂草丛生,机器不好耕作,收割一亩地从早忙到晚。经过改造后,原来的‘小田’合并成‘大田’,农机种粮省时省力,交给大户种植农民还能受益,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潘正龙对改造高标准农田满怀期待。
过去玛瑙河畔的土地状况十分零散,农田被分割成小块,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由于长期的种植和不合理的管理,土地的肥力逐渐下降,农作物逐年减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短缺,使得许多老百姓无法独自完成农田的耕作和管理工作。此外,由于土地零散,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市场主体不愿意投资经营,农民的收入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为了破解田块零碎、抛荒等问题,灵芝山村决定采取行动,通过让小田变大田的方式来改变现况。“小田”变“大田”,听着易,做来难,为解决农田难题、维护群众权益,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逐户摸查,召开湾子会征求村民意见,在不改变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以农民充分自愿为前提,决定将分散零碎的部分耕地集中整治,统一流转经营。土地整治实施前,部分地块是坡地,不好耕作,加之机械作业难,村委会就组织挖掘机对田间杂草进行清理,使用推土机平整土地,期间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通过共同缔造的方式推进土地整理。政府也积极争取项目,让投资35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场农田的改造,更是一场政府、市场主体和农民共同缔造的成功案例。安福寺镇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积极与当地农民沟通,让村民参与到建设中来;村民有的让地不要补偿,有的参与务工或参与建设;市场主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农民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大型农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量;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举措得到了当地农民的积极响应,都纷纷加入到建设队伍中来,共同缔造了这场“小田变大田”的革命。
“目前,正在建设的是沟渠和机耕道。在建设之前,良田规模小且散,种植基本全靠人力,且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农户全程可以用机械化种植,更加方便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每亩能够减少生产成本300元至400元,每亩的产量至少可以达到1200斤以上,这样一来,既能促进小田变大田,推动小富变大富,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强村富民蓄能助跑。”安福寺镇灵芝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智忠说。
下一步,安福寺镇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建成旱涝保收、宜机宜种的高产农田,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