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11日,走进郏县堂街镇石洼村,拐一个弯,就能看到路的尽头那一扇铁丝网做的栅栏门,越过铁门望去,左边是一排豆角架,右边是一片刚半米高的玉米,看起来毫不引人注目,其实,这不起眼的小院子里藏着郭雪梅致富的秘密。
推开栅栏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棚,大棚上蒙着一层纱网,种的是大豆,神奇的是,这棚里长满了杂草,被保护的十分周全的大豆乍看上去也全是残枝败叶,每株大豆好像都被拽了叶子,仅剩的几片也千疮百孔,细细看去,能看到一条条肉乎乎、全身翠绿、长约5厘米的大虫子,盘踞在豆叶上一边蠕动一边对着豆叶大快朵颐。
“这是我养的豆丹,就是咱们常说的芝麻虫。”小院的主人郭雪梅正在大棚里忙碌,看到我们进来赶忙上前招呼,“很多人没办法接受这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虫子,但是它们可是我赚钱的宝贝!”
郭雪梅今年52岁,退休前在平煤集团工作,看着老家村里的地,勤快的她总琢磨着想再干点什么,多方打听,她发现了种植羊肚菌的潜力。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种,营养价值极高,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正巧河南城建学院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其中就有关于羊肚菌种植的内容,郭雪梅立刻报名参加学习,学到了相关的知识。
回到家,郭雪梅立刻行动,流转了几亩土地,围了个小院,信心满满开始种植。
“羊肚菌很讲究气温,一旦气温超过28(摄氏)度,它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郭雪梅兴奋地向我们介绍道,堂街镇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种植,“当时气候很合适,羊肚菌长势很好,我也没想到第一次种就成功了,教我种羊肚菌的老师都没我种的好。”当年,第一批种下的羊肚菌就喜获丰收,给她带来了二十多万元的收益。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她在小院里干得更起劲了。
羊肚菌冬种春收,四月到九月就闲了下来,郭雪梅又琢磨着在这个小院里“玩”点新花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豆丹,豆丹是天然有机食品,是连云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豆丹以大豆叶为食,大豆的种植周期又刚好适合与羊肚菌轮种,这几个月刚好能养两季豆丹。
说干就干,郭雪梅多方打听,联系到了购买虫卵的途径,今年羊肚菌收获之后,便在自家大棚里种上大豆,挂上虫卵,开始尝试“种豆得虫”。
虫卵孵化率低怎么办?大豆叶不够吃怎么办?……真正种起来,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中的多,面对问题,郭雪梅有的是办法,她隔三差五便邀请到附近其他豆丹养殖户,一起交流经验,在互相学习中,她的困难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豆丹也没有辜负郭雪梅的付出,一亩地一季能够产出二百多斤,一个个绿油油、胖乎乎的豆丹远销江苏连云港,成为当地人的美食,只一季,就给郭雪梅赚到了10万多元。
“这个角我给围了起来,养了百来只鸡,那边的是鹅,现在也有几十只,门口这里我种了一点芦荟,这边是花生和豆角,还有玉米,这缸里是我养的碗莲,你看这花多漂亮……”站在这个小院子里,郭雪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她亲自打理,这普普通通的小院子被她打造成了能致富的百宝园。
百宝园里的“冬菌”“夏虫”是堂街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郏县堂街镇围绕“稳”字抓增收,“优”字抓产业,“美”字抓乡村,“活”字抓改革,鼓励群众开拓思路,发散思维,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经济、生态、产业齐头并进,绘就“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人才图,绘就“村美民富,美丽和谐”的发展图,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努力解锁产业强镇“致富密码”。(蔡长伟 赵家睿/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