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珍稀食用菌,目前我国的羊肚菌栽培面积达12万亩,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云南是野生羊肚菌的主产区,也是羊肚菌的主要栽培区域,目前云南的栽培面积约2万亩,主要栽培分布在迪庆州、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曲靖市、昭通市等地。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为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七妹羊肚菌等品种,羊肚菌冬栽较好,10-12月即可栽培,当年12月-次年4月前结束。
01
培养料的配方
培养基原料组成及质量决定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必须选择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常用配方:硬杂木屑(阔叶)50%,麦子麦麸40%,腐殖土8.5%,石灰粉0.5%,石膏粉1%。
02
配料及拌料
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后混合在一起,边加水边搅拌,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65%。现拌现装,以免培养料酸败。
03
发菌管理
羊肚菌属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15℃-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0℃。
04
装袋
菌袋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折角袋,采用人工装袋或机械装袋均可。
05
起垄
起垄前在地面上撒少量石灰,每亩约50公斤-80公斤石灰;垄宽0.8米-1.0米,高0.1米-0.15米,垄间0.4米-0.6米。
06
灭菌及接种
采用高压灭菌和常温灭菌。菌棒冷却至22℃以下方能接种,常用方法有接种箱接种、接种室接种。
07
播种
每亩地播菌种200-250公斤。播种时将菌种捏碎成1厘米-2厘米大小的团块撒播于垄面,然后覆土2厘米-5厘米,可以接着放营养袋,营养袋的间隔距离约40厘米,也可以8天-10天后放营养袋。播种后浇透水。每亩需要营养袋1500袋,约350公斤-500公斤。
08
菌霜培养
播种后保持遮阴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垄面,保持土壤湿度80%-90%,空气湿度80%以上。
09
出菇管理
当菌霜开始消退或从白转浅棕褐色时,及时的浇重水,同时保持空气湿度进行催菇。当小菇形成后要及时的控水,浇水方式改为早晚浇、每天多浇次数,每次用水量减少,做到浇水垄面不积水。同时保持空气湿度和增加供氧量。
10
采收加工
羊肚菌的棱纹完成伸展开,棱的颜色开始变深或变黑时,及时用刀沿菌柄基部切割采收,采收后进行晾晒加工。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和过度宣传,不适宜区或次适宜区羊肚菌的栽培规模越来越大,羊肚菌种植户获利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少。但随着羊肚菌制种技术逐渐工厂化和规范化,以及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羊肚菌产业将逐步走上理性种植的发展轨道,产业受益人群也将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