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这70多头肥猪就能出栏了,全部卖掉后,我这一年多的投入成本就都收回来了。”近日,在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郑家村农民郑明海家,看着圈里埋头抢食的肥猪,他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今年43岁的郑明海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说起地里农活他是样样精通,不过规模养猪他还算是新手。他告诉我们,说起养猪的想法还得从一次意外开始。

2011年10月,正是秋收农忙的季节,为了早点抢收完地里的玉米好外出打工,郑明海开着四轮车往返于田间和家里。可由于超负荷作业,翻斗车的箱斗翻起后没能复原,他修液压轴时箱斗突然落下,右手被轧在箱底,邻居们闻讯及时赶来把他送到市里的医院救治。医生诊断,右小臂粉碎性骨折,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却从此落下了残疾,无法干重活。

在住院的20多天里,他脑子就没闲着,和爱人商量:干不了重活咱就搞点副业……养猪吧!以前家里养过几头,多少还有点经验,这回咱也搞个规模养殖。

出院后他就开始筹备,规模养殖可不比以前家中散养,资金投入成了最大的缺口。粗略测算,建100平方米的猪舍,加上内部配套设备,就得七八万,再加上建成后投入80多头仔猪,当时市价也得3万多元,这10多万元的投入可是不小的数目。

骨子里透着倔强的郑明海就是不服输,拿上家里的房产证来到信用社。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启动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为他办理了贷款。同时,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很快筹集到了资金。2012年7月份,一栋120多平方米,可存栏80多头肥猪的现代化猪舍投入使用。

初养时,看着栏中这么多头活蹦乱跳的猪崽,郑明海和爱人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这一年多来,经过夫妻俩的精心喂养,已经出栏肥猪200多头,现在自繁母猪增加到了6头。

问起将来的打算,郑明海侃侃而谈:“这一年多养猪,到年底把贷款和借亲友的钱都还完,明年就可轻装上阵了,到时准备再建个母猪舍。今年大丰收,我家种的3亩地,打了不少玉米,明年准备再租几亩地,多种点粮食,全面发展嘛!”本报记者 孙克义 通讯员 郑秀宝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