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历史名产------蟾酥

投稿时间:2014年08月29日 投稿人:滕明勇

蟾酥,又名蛤蟆酥、癞蛤蚂浆、蟾蜍眉脂、蟾蜍眉酥。最早始见于唐朝《药性本草》,原名称之为“蟾蜍眉脂”;至宋朝《本草衍义》中,才始有蟾酥之名,云:“眉间有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单(纸)上,入药用”。它来源于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表皮线体的干燥分泌物。性味甘、辛、温、有毒,具有解毒、止痛、强心、开窍醒神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风虫牙痛、牙龈肿烂、手术麻醉等症,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是传统中成药“六神丸”、“蟾酥丸”、“梅花点舌丹”、“喉症丸”、“华蟾素注射液”、“蟾酥注射液”以及日本的“红仁丹”、“救心丹”等药品的主要配方原料。近年来已应用于治疗癌症和白血病,并收到良好效果。

莒南蟾酥历史悠久

蟾酥是莒南历史名产,早在三百多年前,即有酥农从事蟾酥生产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蟾酥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莒南生产的蟾酥型状多为团状饼酥,产品均呈扁圆形,厚饼状,直径一般为9—10厘米,厚约1—1.5厘米。酥饼呈半透明状,棕褐色或红棕色,以质优效高而著称。据《重修莒志》记载:“蟾酥出莒南乡一带,品质特佳,产量最富”;日本五十年代颁布的药典《日本药剂方》载:“蟾酥产中国山东莒南温水泉”。日本药典《日本药剂方》中蟾酥的有效成份及质量检测标准,均是以莒南蟾酥样品为依据而制定的。莒南所产蟾酥除供国内药用之外,还远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被誉称为“莒南蟾酥” 和“光东酥”。

莒南蟾酥的生产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从“立春”前开始至“惊蛰”止,秋季则从“秋分”开始至“立冬”前结束。每到生产蟾酥季节,酥农们便携带特制工具,如打捞蟾蜍用的长杆兜网、竹筐及取蟾酥用的金属夹、瓷盆等,在莒南本地和到蟾蜍资源较为丰富的江苏、安徽、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吉林等省地开展采集加工蟾酥活动。采制时一般每3人一组,其中有2人负责持网从水底捞出蟾蜍,并将其洗净放入筐篓内,晾干体表水分后,再有另1人进行采浆,采浆者拇指套上特制铜夹,以铜夹戳破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挤出白色乳状浆液置入瓷盆中,放阴凉处,然后把采集的浆液倒入圆形模具中,晾晒至全干即成酥饼。采集时,对蟾蜍的浆液要随捉随刮随放,以保护蟾蜍资源。

莒南蟾酥发展兴衰

三百多年前,莒南生产蟾酥的村庄只有十字路镇温水泉一个村,也只有几十个酥农从事这项业务。到1938年,温水泉村从事蟾酥生产的酥农已发展到了300多人,全村蟾酥最高年产量已达到1500公斤。在这个时期,由于蟾酥生产处于无组织状态,酥农外出拿酥,主要靠向地主以高利贷的形式借钱做盘缠,所生产的蟾酥则按低价大称卖于地主和来自亳州、青州等中药材市场集散地的商贩,虽说年生产蟾酥千余斤,但在扣除各种支费后,酥农的实际所得少之又少,到1948年,因酥农所生产的蟾酥无固定销路,且酥农的收入很低,蟾酥生产基本处于停产状态。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莒南的蟾酥生产才逐步开始恢复,但产量很低。直到1951年,县供销社与省供销社取得联系,赢得了省供销社的大力支持,才打开了蟾酥的销路。蟾酥生产所需资金全部由县银行贷款,所产蟾酥一律由供销社按合理价格收购,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蟾酥生产,当年全县蟾酥产量达到350公斤,1952年蟾酥年产量增加到了760公斤。1953年温水泉村的420个农户中,就有80%的男劳力外出从事蟾酥生产,此时的蟾酥生产也开始由温水泉一个村,逐步发展到十字路镇的东西赤石沟、赵家庄子、东西鲁家林、石汪沟、东西洪沟、曲流河、东西埠上、沈家扁山、刘家扁山等10多个村庄,外出从事蟾酥生产的农户达910余户,当年蟾酥产量达到1550公斤。1954年全县蟾酥年总量已达到2000公斤,创当时的历史最好水平。

1966年以后,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蟾酥生产曾一度被当作发展“资本主义”几乎被取消,结果使蟾酥产量大幅度下降。直到1978年,县人民政府开始把蟾酥生产列为全县多种经营的重要骨干项目之一,纳入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政府还从银行贷款、兑换粮票、出据从事蟾酥生产专用介绍信等方面给予扶持,多方面为酥农外出提供方便,并实行奖售化肥的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蟾酥生产,当年蟾酥产量达到690公斤。1981年1月18日,县政府召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蟾酥生产授奖大会,入会人员120余人,临沂地区行署财办、外贸局、供销社及地区药材站的领导出席了大会。会上有21个蟾酥生产小组受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1985年对蟾酥收购价格作了相应提高,每市斤收购价格由1977年的80元调整到280元,有效调动了广大酥农的生产积极性。1989年,全县已有10个乡镇85个村庄3000多酥农从事蟾酥生产,蟾酥年产量达到2500公斤,创历史产量新高,成为莒南蟾酥生产的鼎盛期。

1990年开始,莒南蟾酥开始走向低谷,蟾酥产量急剧下滑,到2012年,全县的蟾酥收购量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有:1.由于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国有医药收购销售渠道已不复存在,市场需求信息、价格导向和收购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给蟾酥的生产、收购、销售都带来了很大困难,制约了蟾酥生产的发展;同时,莒南蟾酥在打造地道名牌和创优质品牌上下得功夫不够,产品含金量低,且宣传力度不大,也影响了蟾酥的生产销售。2.由于长期掠夺式的采集和粗放式加工,蟾酥生产处于自由无序状态,没有形成集约和规模化,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失去强势发展的劲头,导致蟾酥产量大幅下滑;3.由于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部分蟾蜍主产地遭遇多年的干旱以及人们过度捕捉为食,使蟾蜍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蟾蜍存量骤然减少,不少地方的蟾蜍种群数量下降超过90%以上,严重影响了蟾酥的产量;4.从事蟾酥生产的人员存在严重青黄不接现象,有经验的老酥农大多年事已高,已无力再从事这项生产,青年农民因蟾酥生产条件比较艰苦而多不愿从事这项职业,从而导致取酥制酥技术几近失传。蟾酥收购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新老交替原因,现在岗年轻员工的技术水平远不能胜任蟾酥收购工作,另外缺乏必要的蟾酥真伪检测和水分测定等技术设备,也制约了蟾酥收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莒南蟾酥发展建议

现在,抢救挖掘和加快发展莒南蟾酥这一历史名产已刻不容缓。本人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加強政府引导。只有把蟾酥生产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抓,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方面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蟾酥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职能,制定符合蟾酥产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通过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农民投入发展蟾酥生产,使之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2.加强水环境治理。水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也是蟾蜍赖以生存的保障,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污染是当务之急。只有保持干净无污染的河流、水库等水资源,才能为蟾蜍的生存繁衍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有了蟾蜍资源,也就为蟾酥生产提供了保障。3.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给予资金扶持和引进饲养技术,积极鼓励和扶持人工养殖蟾蜍,逐步建立起蟾蜍生长繁衍和蟾酥生产基地,引导蟾酥生产走上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4.强化科技支持。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村办和个体等多方参与的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和酥农的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知识型的蟾酥产业队伍,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蟾酥产业的健康发展。5.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莒南蟾酥协会和市场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市场需求,增强各乡镇村庄农户之间的协调、沟通、交流,积极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打通蟾酥销售的绿色通道,让莒南蟾酥这一老字号产品发展成为莒南特产的优质名牌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翔宇仁和医药有限公司)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