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牵头创建“专家组在行动”服务品牌,组建7个农业科技服务专家组,开展服务行动逾千场次;
他热心参与农民培训班教学,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开展新品种试验试种、挖掘培育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他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省科技特派员后补助立项,两个科研项目获省科技项目研究推广并立项;
……
他就是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宁德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吴寿华。
吴寿华常年活跃于乡间,在“知天命”之年迎来高光时刻——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称号。
田间地头显身手
谷雨前夕,在寿宁县南阳镇院洋村的葡萄园里,吴寿华正忙着往山地轨道车上安装自动喷药装置。
山地轨道运输车,这是吴寿华想出的一个创意。寿宁县山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一到水果收获季,果农喜忧参半,喜的是丰收,忧的是运输。
两年前,吴寿华在武曲镇指导建立柑橘、脐橙示范基地时,建议在果园里安装山地轨道车,破解山地水果道路运输瓶颈。
种植大户吴菊弟第一个“吃螃蟹”。“去年初冬,熟透了的脐橙挂满枝头,一辆辆轨道车在山间来回穿梭,将一筐筐水果送到山脚下的公路边,我再也不要用肩膀挑了,多亏了吴寿华的支持帮助。”吴菊弟说。
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吴寿华先后担任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副所长,宁德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他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足迹遍布闽东每一个乡镇。
2021年11月15日,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公布,我省两家入选,寿宁县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一。
寿宁县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成立之初社员只有5人,如今发展到137人,成员出资总额2000万元,建设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葡萄近1300亩、黄桃300亩,所注册商标“老耕农”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一跃成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示范社,其赋码案例在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第一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没有农业专家吴寿华的精心指导,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合作社负责人张仙养感激地说。
在田间地头传授致富经,与农民交朋友,这是吴寿华的最爱,张仙养就是他在葡萄园认识的农民朋友。2017年4月的一天下午,张仙养和哥哥张成芳在南阳镇院洋村的葡萄园里修剪枝条,只见公路边驶来一辆小车,一中年汉子走进葡萄园,亲切地与他们交谈,详细询问苗木、土肥等情况,离开时还留下联系方式。兄弟俩这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级农艺师吴寿华。
“从那次相识之后,我们经常联系,遇到技术问题就向他求助,还多次请他到合作社和葡萄基地传道授业。”张仙养说,吴寿华就合作社建设、土壤改良、圆果改良、套种绿肥等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吴寿华的精心指导下,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寿宁葡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2020年,吴寿华作为第一发明人的科研成果——一种快速建园结果的葡萄栽培方法,以寿宁臻锌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名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因地制宜开良方
作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规划方面的专家,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建议都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沿海有沿海的特点,山区有山区的优势,乡村产业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吴寿华说。
2021年5月,他在寿宁县清源镇与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交流座谈,提出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土壤富含硒锌等优势,在林下大力发展草珊瑚等各类喜阴的中药材,建议种植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林木,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才能让种植科学化、收益最大化,吴寿华一直在琢磨,一直在探索。
2016年,寿宁县坑底乡农民郑式样创建阿祥家庭农场,种植御豆一年只收一季。在吴寿华的帮扶下,他试种二季、三季,均获成功。“第一季在大棚里长,第二季掀开大棚,第三季又盖起来,吴专家的方法很管用,御豆一年可采摘三季,从夏季到冬季都有,效益是原来的两倍多。”郑式样竖起了大拇指。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吴寿华积极推广薄壳山核桃、草珊瑚、中药材沉香等多个特色新品种在宁德多地种植。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开展生态茶园、生态葡萄园、微生物肥料等“五新”技术应用研究和示范,挖掘并培育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山东乌和御豆产业发展……
科技下乡结硕果
打造中国红色新地标,是寿宁县打造“五新工程”的主抓手。吴寿华根据下党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提出发展黄桃、薄壳山核桃等特色品种,以“坚果之乡”“板栗之乡”等扩大“中国红色新地标”的影响力。去年以来,下党乡种植黄桃300多亩。发现中高海拔山核桃长得慢,他又提出大苗种植,2至3年就有效益。
2004年早春三月,吴寿华带领宁德市农科所技术人员深入寿宁县凤阳镇葡萄园给群众讲解巨峰葡萄种植、修剪、施肥等管理技术。如今,8年过去了,寿宁县的葡萄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发展到1.2万亩,凤阳镇也诞生了两家国家级合作示范社。其中一家同时为全国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
“在以企业为依托开展科技实验示范、探索设施葡萄园土壤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的同时,目前,我正在开展闽东野生葡萄嫁接巨峰葡萄试验研究,在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葡萄品质、化肥减量增效上成效明显,已在寿宁尝试推广。”吴寿华说。
在宁德市农科所工作期间,吴寿华牵头创建“专家组在行动”服务品牌,组建7个专家组,开展服务行动逾千场次。同时,他还担任当地学校校外辅导员,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科普教育3000多人次。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到全市各地开展复工复产、服务三农活动80多场次,网络、电话服务超过200人次。
作为情系“三农”的农业专家,吴寿华致力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研究、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开展新品种试验试种,挖掘培育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其中,他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寿宁高山晚熟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后补助立项;“寿宁山冬乌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研究”两个科研项目获省科技项目研究推广并立项。
宁德市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导师、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家、闽东乡村振兴学院农业专家、福建神农科技三等奖……这些荣誉和称号透露出的,是吴寿华对这份事业的挚爱,是农民对他的信任。这背后的成果,早已深扎在了闽东这方山山水水。(单志强吴通华)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