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网络~~~

甲鱼是我们常见的,甲鱼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及其丰富,野生水域不多见的野钓资源,钓友在钓鱼的过程中,也常有误打误撞钓到甲鱼的情况,甚至有钓友会专门带上钓甲鱼的工具作钓甲鱼,那么甲鱼它的生活习性有哪些?那么今天甲鱼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甲鱼是两栖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同时也会到岸边、孤岛的礁石上活动,甲鱼是使用肺呼吸,鼻孔进行通气,所以需要定时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因此在突出水面的乱石区、岸边浅滩、水草区等常会有甲鱼活动,而广阔的光水面,则很少会有甲鱼,这里不利于甲鱼进行换气。

致富经温室甲鱼养殖技术_温室甲鱼养殖场_温室甲鱼养殖技术视频

甲鱼天生胆小,对周边声音非常敏感,只要有轻微的声响发出,甲鱼都会明觉的感知,向水里逃窜,必要时甚至会钻入到淤泥中,躲避感知到的危险。所以无论是野生甲鱼还是养殖甲鱼,都有这样的习性,安静的水域环境才会有甲鱼的声音,嘈杂的水域,一般不会有野生甲鱼出没。

甲鱼有着两栖动物的典型特征,因为是冷血动物,所以会爬到岸边晒太阳,一方面是为了回升自己的体温,另外一方面是利用紫外线杀死附着在外壳表面的细菌。甲鱼会选择背风的向阳面晒太阳,如沙丘、浅滩、礁石、倒树等。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有污染的水体,很难有甲鱼能够存活,所以死水面甲鱼一般很少能发现甲鱼的身影,像水质清澈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溪流等地,野生甲鱼资源丰富,并且甲鱼不善于在流水中游动,水流湍急的区域,甲鱼的分布也是相对较少的。

甲鱼是没有牙齿的,只有坚固的牙床,捕食小鱼、小虾、昆虫、螺蛳等水生动物,利用牙床将食物磨碎吞食,很少会吃谷物、水生植物等素食饵。钓友们钓甲鱼时也是利用该特性,可以使用动物内脏,切成条状作钓,而如果是使用商品饵,那么含有虾粉的腥味饵团,也是对甲鱼有着诱惑力。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视频_温室甲鱼养殖场_致富经温室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对温度较为敏感,在每年的6-9月份,甲鱼的活动较为活跃,觅食的欲望强烈,捕食凶猛,往往会主动捕食,并且也会吃草根、谷物等饵食,水温在20-32摄氏度时,是甲鱼最佳的觅食温度,低于或高于该温度区间,甲鱼的食欲降低,会躲藏在水底等待适宜的温度进行觅食。

甲鱼的生长周期非常缓慢,一年的生长周期,也大概就能生长到直径7-8cm,寿命相对其他淡水生物非常长,一只3斤重的甲鱼,需要五年的生长时间,所以野生大甲鱼非常稀少。以上便是甲鱼的生活习性,了解甲鱼的生活习性,可以方便钓友们捕捉甲鱼,或者是避开甲鱼,防止甲鱼闹窝。

甲鱼是一种高营养的卵生两栖爬行类动物,其味道也很鲜美,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有养殖。目前,*生甲鱼数量少、成本高,市场供不应求。工厂化规模养殖甲鱼可降低养殖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出效益。下面一起学习一下工厂化规模养殖甲鱼技术。

养甲鱼的时候,水位是需要控制好的,一般在40厘米的样子就可以了,如果嫌少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一些,但是不能超过一米。甲鱼对水深有要求,对温度也有,水温一定要控制在20度的样子,这样更利于它的生长。池塘的朝向一般以东西朝向为最佳,池塘的四周需要有一些的坡度,并且要光滑一些,这样可以避免甲鱼挖洞之后带来的坍塌风险。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视频_温室甲鱼养殖场_致富经温室甲鱼养殖技术

一、温室养殖环境

工厂化规模养甲鱼,建池大多用钢筋水泥结构,设计建造层次时既要考虑光照角度、温度调控及操作合理,又要考虑长远性和可变性。为便于调控上下层间水温,以不超过2层为好,且以单层双列最为理想。这种甲鱼池的优点是透光性好、造价低、养殖病害少、成活高,且四季都能利用,一旦转产也易拆除。

甲鱼池采光既是为了利用光能增加室内温度,又可通过光源调节水质、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实践证明,用同样的方法,在保温不透光和既保温又透光的 2 个温室中饲养,生长速度差不多,但透光的要比不透光的强壮且成活率高,这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甲鱼质量。特别是设计合理的采光温室,投资要比完全封闭的温室少一半以上,而且管理方便易操作。

定期检查水质,尽量保持水质稳定,换水时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工厂化规模养殖注水量和排水量都很大,应设置可确保满负荷用水量的调温储水池,保证注排水系统畅通。

致富经温室甲鱼养殖技术_温室甲鱼养殖技术视频_温室甲鱼养殖场

二、科学放养苗种

养殖池塘须清塘消毒,可根据养殖方式和规格不同确定放养密度:从苗种直接养成商品甲鱼,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从苗种培育成商品甲鱼,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从甲鱼种养成到商品甲鱼,精养水泥池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养为每平方米1只。

放养前可用金碘 30~50 国际单位短暂浸泡再入池,放养前切忌清水下塘,一般工厂化控温室中的环境和池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然后在放养前10天用强灭灵400~500倍液直接喷洒消毒即可。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是室外*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再按每667平方米 (1亩) 20~30 千克生石灰加腐植酸钠15~20千克,曝晒至干裂。

放养时如是甲鱼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甲鱼苗,则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可。苗种放养一定要肥水下塘,其好处是有一定的肥度和绿爽的水质,使苗种下塘后会有安全感,特别是肥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可供苗种吞食,有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培育一定的生物量对控制病原微生物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饲喂管理技巧

饲料质量应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比,绝不投喂变质腐败饲料。在各阶段饲料的合理配比中,也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对饲料原料品种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甲鱼病容易暴发的季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肠炎平、清热散、强壮素,并配合水体消毒施用强力海因、溴铵、金碘、新灭灵、强灭灵及病毒阻断剂以增加甲鱼的机体抗病力。

除室外精养塘食台从开始放养起就固定水位外,室内池也要根据甲鱼的规格大小不断调整。如甲鱼苗阶段水位20厘米时,食台也在20厘米处与水位平行;当甲鱼苗长到50克时就应调高水位30~40厘米,食台也相应调高并经常清洗。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甲鱼的规格调整投饲时间和次数,成年甲鱼养殖阶段为1天3次,即第1次早上6时,第2次下午1时,第3次晚上7时。定时既要考虑甲鱼的摄食时间,又要考虑饲料在甲鱼体内消化吸收时间。每餐间隔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在固定的食台或食场投喂,这样既可掌握吃食情况,又能了解甲鱼的生长情况,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投饲量应在前餐的基础上根据甲鱼实际吃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调整幅度为5%左右。

致富经温室甲鱼养殖技术_温室甲鱼养殖场_温室甲鱼养殖技术视频

四、加强疾病防控

1. 水霉病。由水霉菌、绵霉菌等真菌引起,常常出现于淡水鱼类中。真菌常年潜伏于水体中,找准时机侵害甲鱼,一旦侵入,几天内即可覆盖甲鱼全身,造成甲鱼行动缓慢、食欲减弱、直至体弱而死。发病初期,菌丝还在生长,看不出异常,随着菌丝生长,甲鱼外表出现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在水中呈絮状,层层浓密。

防治方法:防止因水体污染,导致病菌滋生,应定期消毒霉菌,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增加甲鱼抗菌能力。发现病害后将甲鱼放置在稀释盐水或小苏打溶液中药浴12小时即可治愈。

2. 红脖病。又叫大脖子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和水霉病一样,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滋生,由各种因素侵入甲鱼身体中引发病害。患病甲鱼对于外界敏感性降低、食欲减弱、行动缓慢,潜伏于阴凉处,很多在上岸后最终晒死。甲鱼发病时脖子红肿、充血,有些甲鱼还出现全身性水肿现象,腹部有红色病斑,病斑逐渐扩散至溃烂。

防治方法:此病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应以预防为主,在饲养时每周对甲鱼投喂几次抗病毒药剂,再在暴雨前后对水体消毒。甲鱼发病时应及时对水体消毒换水,再在饲料中拌清热通投喂3天即可。

3. 腐皮病。该病主要通过甲鱼相互搏斗咬伤或其他原因造成体表有伤口、导致病菌侵入感染。腐皮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发病时体表皮肤开始发炎、肿胀,病变组织逐渐坏死变色,紧接着开始溃烂。随着病情扩散,溃烂面积越来越大,严重者可使肌肉与骨骼裸露、四肢烂掉、爪脱落,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选择健康、无伤口的苗种。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增加抗病力。发病时将池水排空,然后将甲鱼全部捞出,先用石灰水消毒池塘,暴晒后再放水入池;甲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漂白粉涂抹,连续几天即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