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深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数字信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农民开始了解和接受用高新科技武装农业生产,提高作物整体产出。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不断缩小,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会慢慢渗透到乡间田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人们也将更加深刻感受到农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高效便捷。
1、什么是农业数字化
农业数字化是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改造和提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农业要素、过程、管理的数字化。
农业数字化不仅给我国农业技术带来革命式的进步,还带来经营理念的革新和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极大地促动我国农业生产流程再造、产业生态再造和市场格局再造。同时,农业具有自身特点,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业自身规律对数字化技术择优而用,如此方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
2、数字化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我国农业存在耕地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差异大、量化和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问题。农业小规模经营,不仅影响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和生产经营决策,还会间接造成利润和经济效益低下,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等优质资源要素外流。
依托数字农业技术,能够打通生产决策、田间管理、加工分选、精准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帮助小农户走向大市场。在生产组织端,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帮助农户科学生产决策,把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单元升级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数字农业基地。在产销对接端,推动农产品加工、分选、营销全链数字化,孵育优质品牌,实现精准对接。运用数字技术和理念,形成全产业链的集成与带动,使市场信息透明化和公开化,打破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壁垒和藩篱,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
3、数字化渗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精准管理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稀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节本高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数字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全过程,能够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精准高效利用,统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节约增收。通过电子农情监测、传感和数据分析等智能手段,辅助进行科学决策,以及农业投入品精准投放、生产过程精准控制、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和全环节精益化管理,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产前:育种选种、土壤分析
在产前阶段,可利用物联网获取的数据,对灌溉用水、土壤成分乃至农作物的市场周期需求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避免因产销脱节造成经济损失和农产品浪费。另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还可以帮助筛选和改良农作物基因,达到提升口味、增强抗虫性、增加产量的目的。
产中:病虫害管理、自动采收
在产中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监测环境数据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实现智能预防和管理病虫草害,减少经济损失。不仅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提升农产品安全性,减轻环境影响。
产后:品质检测、优化物流
在产后阶段可进行农产品售前品质检测、分类和包装等工作;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行情,可帮助农产品电商运营,引导企业制定更灵活准确的销售策略;通过人工智能遗传算法和多目标路径优化数学模型,可对物流配送路径进行智能优化,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等。
4、数字化带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新产业生态体系
数字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促进农业内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了一个以农业为载体、以数字新技术为依托的全新产业生态体系。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大量有用的农业数据信息,包括农业生产主体、农业资源区划、农业产业分布、农产品品种资源、农村集体产权等海量数据,以及大量动态变化的市场信息。这些数字化的产品,不仅服务农业生产经营,还能应用服务于其他相关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农业数据与工业相结合,产生更加广泛和强大的工业物联网系统,扩大工业物联网覆盖;农业数据与服务业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养老、农村文化等产业精细化发展;农业数据与金融相结合,孕育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农产品期货等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业。
农业数字转型发展,在拓宽农业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其他各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蓝海,带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产业发展全新生态体系,促进形成高标准的农产品、高生产效益的农业产业、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