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
养殖蜈蚣的主要饲养方式有箱养法、缸养法、池养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由于蜈蚣在治病的过程中用量非常大,市场上已经货流紧张,而且货源不足,又加上农村大量使用农药。造成野生蜈蚣大量死亡。市场矛盾不断增大,工人养殖蜈蚣周期长,速度慢,产卵少,孵化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大规模养殖,产量大,经济效益高的蜈蚣养殖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蜈蚣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孵化车间,根据养殖规模来定建养殖大棚大小,养殖大棚高为2~2.5米,上部用纱网进行覆盖,纱网的上方再用50目的沙土进行覆盖;
(2)、种苗采集,一般种苗来源于野生蜈蚣,在夏天晚上的7~10点,用手电筒照干燥的田里并进行捕捉;
(3)、捉回来的野生蜈蚣放置在实现准备好的盆里,展土8~15公分,盆上用纱布盖好,盆内放些黄粉虫和蛆蛹,盆内湿度要在18~25%之间;
(4)、在养殖大棚内种植大豆、南瓜或者丝瓜,在养殖大棚内养殖捕捉来的野生蜈蚣,并在养殖大棚内留有部分空地;
(5)、养殖大棚内养殖蜈蚣,蜈蚣6月下旬开始产卵,八月结束,然后开始孵化,孵化期间避免母蜈蚣受到外部干扰,孵化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
所述的养殖大棚内在养殖时每平方米面积内蜈蚣养殖的数量不超过150只。
所述的养殖大棚的上部是通过直径为1厘米的钢管折弯成弓形,在弓形钢管的上部覆盖有纱布。
所述的母蜈蚣在产卵前喂食混合饲料,所述的混合饲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食盐6-14份、姑娘果粉6-8份,黄虫粉40-260份、小麦17-25份、鱼粉10-18份,营养促进剂3-7份、
所述的养殖大棚内养殖蜈蚣时,大棚内部的温度控制在25-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大规模养殖,产量大,方法简单,便于掌握,能够较好解决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状,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蜈蚣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孵化车间,根据养殖规模来定建养殖大棚大小,养殖大棚高为2~2.5米,上部用纱网进行覆盖,纱网的上方再用50目的沙土进行覆盖;
(2)、种苗采集,一般种苗来源于野生蜈蚣,在夏天晚上的7~10点,用手电筒照干燥的田里并进行捕捉;
(3)、捉回来的野生蜈蚣放置在实现准备好的盆里,展土8~15公分,盆上用纱布盖好,盆内放些黄粉虫和蛆蛹,盆内湿度要在18~25%之间;
(4)、在养殖大棚内种植大豆、南瓜或者丝瓜,在养殖大棚内养殖捕捉来的野生蜈蚣,并在养殖大棚内留有部分空地;
(5)、养殖大棚内养殖蜈蚣,蜈蚣6月下旬开始产卵,八月结束,然后开始孵化,孵化期间避免母蜈蚣受到外部干扰,孵化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
养殖大棚内在养殖时每平方米面积内蜈蚣养殖的数量不超过150只。
养殖大棚的上部是通过直径为1厘米的钢管折弯成弓形,在弓形钢管的上部覆盖有纱布。
母蜈蚣在产卵前喂食混合饲料,所述的混合饲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食盐6-14份、姑娘果粉6-8份,黄虫粉40-260份、小麦17-25份、鱼粉10-18份,营养促进剂3-7份、
养殖大棚内养殖蜈蚣时,大棚内部的温度控制在25-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