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到了高级会计师职称,三年的努力才换来的小红本本,还是有些心得可以分享的:

高级会计师考试及评审流程,对应的基础条件、报名考试规则、申报要求、论文要求,这些问题认真研读官方通知就好了,这里我想谈的是跟评审相关的一点感受。

时间轴:2016笔试→2017评审(失败)→2018再次评审(通过)→2019年4月证书到手

一、笔试:随便弄弄(这个要是不过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没啥好分享的,我考分也不高,付出的复习程度也不是特别多,当时我们还是纸质答卷,效率应该不如现在电脑作答高。难度可能最多也就是中级职称水平,稍微有一些实际应用的理念在,但毕竟不是注会,各家网校的培训水平也都差不太多,没什么好说的。

二、业绩:认真对待(总结并出色的呈现自己的业绩是非常值得的)

按说这个年纪了,自己应该有些职务,起码对有职务的人的工作方式和管理理念、举措都有着一定程度了解,根据个人情况判断业绩内容,但尽量向管理、战略、资本等方面靠拢,如果你只是一个会计,真的任何管理经验都没有,平时也没注意自己领导是如何管理的,那么对你通过评审肯定没什么帮助。

如果你业绩都是围绕着:会计处理、怎么报税、怎么出报表等问题说的,相信我,无论是评审老师还是你工作中的领导,都没啥兴趣仔细读。准则和讲解在哪儿摆着会计处理再怎么写能写出花儿来呢?报税也是同理,那些投机取巧也好心思缜密也好,那些工作中的“苦劳”写在评审表里会显得非常淡薄而乏味。那有人问了,我怎么才能把业绩写的出彩呢?其实很简单,在平时工作中要勤于总结、善于总结,将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方案方案→方案的选择→解决问题措施的实施和反馈,以及执行结果的回顾等一些列工作总结凝练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但可以用以指导以后的工作,更可以用来凝结成业绩亮点或是干脆写成论文。但要注意,业绩篇幅有限,尤其评审时间也很有限,即便你再优秀,也别写太多条,一定要优中选优,会计实务相关工作可以写,但尽量要有个拔高的亮点:

以我为例,2017年评审的时候,我仅仅将之前公司做财务总监时财务管理的一些实际变革举措进行了阐述,当时觉得自己写的很不错,都非常“干”、非常实在,都是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相关的应用、改革举措,而且自认为很漂亮、值得说,但当我得知2017年评审没有通过的时候,我再打开自己的业绩申请表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觉得之前还是太稚嫩、业绩呈现的着眼点也太low,更多都是财务问题,原本那些更值得总结呈现的战略思维、关键决策根本没有得到很好地展现。于是2018年再次申报的时候业绩部分我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只保留了一条上次使用的业绩(与全面预算的应用有关),其他的都换成了与资本运作、投融资相关的业绩呈现。虽然写起来比较费劲(因为有些筹投资事项不方便在业绩里直接说,要换一种方式阐述),但是经过调整后,把两年的申报表一对比,高下立判。

最后建议,写完业绩之后让自己的同事领导读一读,论文导师或是其他什么高水平人读一读,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针对你的业绩聊聊、探讨探讨。因为这就是评审老师在评审的时候仅有的一些评审提问的基础信息和视角。所以这部分一定要认真对待(尤其是申报表有字数限制,尽量充分应用)不要敷衍了事

三、论文:立意高(大处着眼)、落笔实(小处着手)、结构严(逻辑严谨)

我2017年非常有信心的没有发表,然后评审没过。2018年对论文只是略作改动,但是乖乖的发表了一下,过了。我也不知这个动作对于我评审到底起没起到正面作用,但总之是个心理安慰、聊胜于无吧。其实那篇论文还是结合之前工作中管理举措的一些应用的一些总结,只不过结合了一下大的外部竞争状态,对于同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尝试论述并提了一些改进措施。总的立意不高但工作压力太大实在是没精力再重新打磨一篇(我发表那篇是经过我研究生论文导师亲自指导过的;我记得投稿发表的时候编辑只说了一句:一看就是受过训练,没什么可说的,我直接排版发表了);至于论文写作的一点技巧类、框架思路,我曾经结合具体的问题在知乎上回答过,虽然是几年前,但还是可以凑合看:

总的来说,论文是靠自己的日常积累总结凝练出来的,别人说多了也没用,核心关键在于:论文立意/着眼点不能太low,框架结构要简洁明了(二级、三级目录不要过多,一共5000字,体现水平即可,别奔着研究生毕业论文去)同时内部逻辑严谨(反复问自己 为什么是这几个二级标题以及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最后提醒的是,立意可以高,着眼点可以高,但具体动笔起来要细致而落地,别整的太飘,动不动就国计民生、宏观环境、行业大势、准则研讨,这是高级会计师考试,不是理论论文。那句话怎么说的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的东西一定要落地,要跟自己熟悉领域结合,尽量写成案例分析、应对措施、尽量对于类似情况的从业者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四、答辩:放松心态,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天意

每个人的评审老师都不一样,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是按照你论文和业绩背景给你分配的评审答辩团队,所以很难总结成一个具体面试规律,我简单说下我的情况大家参考。

2017:评审团队为首的个年纪较大的学究派(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其他两位说话很少,只有这位老同志围绕我的具体财务工作中的理论应用展开探讨了半天,但我毕竟是“草台班子”财务负责人出身,一些纯理论有些不太在意,更多的说的是我一线工作中水深火热的事儿。当时觉得对答如流非常满意,但事后总觉得哪儿怪怪的,结果果然没过。

2018:评审团队是几个年轻人(相对),而且非常明显他们的兴趣点根本不在那些财务事务工作的措施举措,论文中的问题没怎么太多说。更多是围绕业绩、工作职责中体现出的投融资、资本运作问题展开讨论,而且是每个老师都跟我有互动,为首的老师现场还针对其中一个投资决策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点评,从点评的水平来看这位老师肯定是有过资本市场历练的高人(可惜我不知他联系方式,否则特想加个微信以后沟通)。当然,最后我额外感谢了现场给与我指导的各位老师。当时我就觉得比去年那种我一个人滔滔不绝、说的都是财务实务问题要效果好多了。

五、总结:心态摆正 只要努力 时间会证实你的付出

回顾整个三年的历程,很明显感觉到从开始紧张挫折感强联到总结经验再次答辩的放松,自己也是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所以,对于第一年评审没通过的同学,心情也不用太过在意,认真总结自己的不足,相信只要表现出自己的总体水平是符合“高级会计师”的培养要求的,最终肯定会顺利通过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