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状元”何乾文的致富经
“种粮状元”何乾文的致富经
原文展示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梅金娟 通讯员冯进进
端午节前,二将川的万亩高产玉米早已冒出了头,欣欣向荣。家住华池县山庄乡山庄村的何乾文今年又种了130亩全膜玉米,依旧是全乡的“种粮状元”。
5月26日,记者来到何乾文家的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门外两个9米长5米高的玉米楼,去年丰收的玉米已经出售了一部分,收入5万元,预计剩余部分至少能收入10万元左右。
做过砖瓦工,当过大车司机,何乾文曾经也是到处找活干的“农民工”。和众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一样,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以及春种秋收。“在外打工实在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还顾不上家。”何乾文说。
2014年春耕开始了,何乾文没有像其他打工族一样背起铺盖卷外出,而是将自家的全部川地和荒芜了几年的山地全都种上了全膜玉米。这一年年底,何乾文家卖玉米就收入7万多元。何乾文说:“在家种地,一年就忙个春耕和秋收,农闲时间多,活也轻松,一家人天天在一起,比在城里打工强太多了。”
2015年,何乾文决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这一年玉米收入12万元。2016年春耕一开始,何乾文就到处租地,他不仅把自己家所有的川地和山地都种上了全膜玉米,还把周边邻居及亲戚闲置的田地全都租了过来,这一年,川地加上山地,何乾文足足种了130亩的全膜玉米。何乾文和妻子两个人仅仅依靠种植全膜玉米,收入17万元,成了全乡乃至全县庄稼种植面积最多的农户,也成了十里八乡名副其实的“种粮状元”。这一年,何乾文还参加了县上组织去甘肃农业大学参加青年农场主种植培训,到兰州学习了15天。“主要学习玉米种植、施肥、管理、防护等知识。”何乾文说,“听了专家的培训我才知道种玉米的学问也大着呢。”
随着农业机械化率的提高,玉米越种越多却也越种越轻松,在何乾文家的厦子里,铺膜机、旋耕机、小型玉米收割机、玉米剥皮机、脱粒机等各种小农机应有尽有。何乾文介绍:“今年我3月27日开始铺膜,4月16日左右结束,期间雇了一个帮工,每天支付工资100元。现在都是机械化耕作,省出了大部分的时间,也减少了雇人的开支。”农闲时间比较多,热心公共事务的何乾文当上了山庄村村主任,每天骑着摩托车到处跑。农闲时间,妻子则到周边城市去打打零工,一年还能收入几千元钱。
如今,玉米已经成为华池县大部分乡镇农民的“铁杆庄稼”,近年来华池县持续推广全膜玉米“满川上山进沟”,通过地膜投资等方式鼓励带动,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依靠传统种植稳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今年政府投资了50卷地膜,买种子以及追肥,我自己每亩地投入400多元,今年墒情好,按照川地亩产2200斤、山地1500斤的保守产量计算,每亩地净收入能达到900元。”何乾文说,“可惜再没有地可以扩大种植面积了。”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6月1日1版
杨五锋:一碗米线卖出好光景
杨五锋:一碗米线卖出好光景
原文展示
■通讯员 李望发 李莉
在华池县南亚商场门口,无论严寒酷暑,一排排桌子围成的长方形小摊位从来没缺席过。“米线、麻辣粉,您吃哪个?”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碗碗香喷喷的米线,无不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今年49岁的杨五锋在华池卖米线已经14年了。刚开始,他一天打两份工,每月也只能赚1000多元钱,后来活儿也不好找了,渐渐地,他便萌生了自己做老板的想法。
可是,做什么生意才好呢?杨五锋的连襟告诉他,卖米线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只要肯吃苦就能做好。“之前我打工的时候跟一个四川师傅学做了3年的火锅,也算是‘专业对口’,所以当时也很有信心。”杨五锋决定放手一搏。
2003年9月,杨五锋的米线摊在华池县南亚商场门前开始营业。不料,生意刚起步就遇上了“非典”。这对杨五锋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那段时间,为了维持生活,杨五锋连自己仅有的一部手机都卖了。“非典”过后,杨五锋的米线摊慢慢地从每天几十元的销量增加到几百元,最后甚至收入过千。
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变化,杨五锋更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他和妻子两人每天六点起床开始熬汤、熟辣椒油,八点开始营业,晚上十点收摊,回去之后就又开始为第二天备料:洗菜、切菜、泡粉……“菜得用新鲜的,而且必须得洗干净,不能让顾客吃出问题,要不然下次肯定不来吃了。”这是杨五锋一直坚持的原则。另外,顾客落下的东西也要细心收好等候领取,不能占为己有。据杨五锋说,摆摊以来,他收管时间最长的是一盏台灯,那是吴起县白豹乡的一名顾客落下的,杨五锋足足等了3个月才被失主领走。
14年间,光顾他的小摊位的顾客一直络绎不绝,探其秘诀,用杨五锋的话说就是“诚信成就成功”。
在杨五锋的米线摊,顾客们还可以吃到煎饼夹菜、夹肉馍,喝到稀饭、豆浆等,这些都是他旁边的小摊点供应的,钱收了他就如数交给那些摊主。“一个人力量很小,但是大家可以相互借力,这样,大家生意都好了,而且还省事不少。”杨五锋说。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杨五锋说:“现在,我已经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今后,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户走上致富路”。
——本图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31日2版
杨月海“脱产”记
杨月海“脱产”记
原文展示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魏博庆陇东报/掌中庆阳实习生赵丹
5月16日,天格外蓝,在华池县南梁红色旅游小镇上,63岁的老人杨月海坐在自己和老伴经营的小旅店里,提及自家的变化,脸上乐开了花。
杨月海这么高兴,正是因为随着南梁小镇的游客越来越多,家里经营的旅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在他们家,“脱产”不仅仅是老杨一个人。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大儿子杨大军的超市和小儿子杨保军的瓜菜超市的销售量也日益攀升,日子过得很滋润。“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和老伴靠着旅店赚几个零花钱,好好养老就行了。”杨月海说。
杨月海本是距离南梁镇3公里外的闫洼子村人,以前,一家人靠种庄稼维持生计,但家里山地多、平地少,种庄稼入不敷出,用他的话说:“种了一料子,收了一抱子。”
2003年,杨月海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甩开土地,当“脱产户”,到镇上街道去做生意。想法一提出来,就被老伴否定了:“你一个庄稼汉,怎么能做得了生意呢?”虽然当时老杨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真正实现“脱产”,但反复思量后,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在老街道的时候,生意还不是太好,他得一边照顾生意,一边侍弄家里的20多亩地。杨月海笑着说,那时候,他的“脱产”梦算是实现了一半。
真正让杨月海“脱了产”,还要数三年前搬到现在的新街道——南梁红色旅游小镇。那一年,占地951亩、投资10.12亿元的南梁红色旅游小镇全面建成,当地村民在政府引导下,大打红色旅游发展牌,在小镇上开起了一家家特色餐馆、特色产品加工销售门店、旅店等,杨月海也买下了镇上的一个院子,开起了小旅馆。
游客数量日益攀升,杨月海旅店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一年来下,开旅店的收入是原来种地时的十多倍。尝到甜头的他,也把孩子叫了过来,2014年,两个儿子先后在镇上经营了百货超市和瓜菜超市,一家人离开了生活大半辈子的村子和耕种的土地。
现在,杨月海小旅馆的10多个床位,几乎天天爆满,日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华池县南梁镇党建办主任王俊杰介绍,全镇5000多人中有近2000人和杨月海一样,在从事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经营活动,201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30日1版
“凉皮大王”何彩英的生意经
“凉皮大王”何彩英的生意经
原文展示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高于婷实习生赵丹
在华池县悦乐镇街道,有家很不起眼的凉皮店,没有招牌,只在白门帘上印有“凉皮”字样。但这家极为普通的小店,由于凉皮口感好、味道独特,质量有保证,倍受周边食客青睐,更是在口口相传中把美味销往了兰州、西安,甚至上海、北京等大都市。
5月19日,记者走进这家凉皮小店,看到各路食客络绎不绝。通过交谈得知,今年60岁的店主何彩英是悦乐镇新堡村人,以前在家种植着20多亩地,照顾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3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1986年,孩子们陆续到了上学年龄,由于丈夫在镇上当老师,何彩英来到10公里外的镇上,一根扁担两只筐挑着餐具,架着几张板凳,在一所学校门前摆摊卖起了凉皮。她每天趁着学校放学忙乎乎地出门摆摊,赶着天黑又急匆匆地回家照料老人。“尽管每天只赚几块钱,但生意很平稳。”何彩英说。
何彩英一摆摊就是十几年,她不辞辛劳,凭借卖凉皮让家中老人得以安享晚年,也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成家立业。她秉持踏实诚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赢来一片称赞。2004年,何彩英攒钱租了一间店面,可没开两年,她却病倒了,一场手术不仅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休养的7年间,乡亲们一直惦念着她的美味,何彩英也始终放不下她的凉皮生意,2013年,在镇街道南侧,何彩英在凉皮店再一次开张了。
“别看店面小,要是来得迟一点,可就吃不上了。”家住华池县元城镇的小董一次就点了10份凉皮,每次路过悦乐他都要带一些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分量足、干净,老板服务态度又好,这么多年味道一直都没变。”听说何彩英的凉皮店重新开张,不仅老顾客闻“香”赶来,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顾客,甚至有的顾客专门驱车前来品尝。
采访中,不善言谈的何彩英无意中道出了她的生意经。店里每天只用一袋面粉,做130到140张凉皮,所需辣椒、花生、芝麻等调料是由她亲手筛选准备在,每天凌晨3时开始准备,只要卖完就关店。小小凉皮店,到大年三十当天仍有顾客,何彩英也想休息休息,可就怕有的顾客来了吃不到凉皮。
生意这么好,很多人建议何彩英扩充店面,多做一点,可以赚更多在钱,可何彩英并不这样认为。“手工做凉皮就得熬慢活,做得快肯定做不好,质量也没法保证,这样怎么好意思给顾客吃哩?”采访多次因店里来了顾客而中断,因为每一份凉皮都需要何彩英亲手调制。“有的人问我是不是配料上有什么独家秘方,我的秘方就是用好料、讲诚信,哪怕少卖一些、少赚一点,一定要把质量做好,这样才能让顾客吃得放心。”何彩英笑着说。
——本图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29日1版
新闻3分钟
01
“风从南梁来”杨立刚中国画作品展在市博物馆举行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李馨怡
为纪念5·2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5月23日,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华池县委宣传部在市博物馆举办“风从南梁来”杨立刚中国画作品展。
本次画展展出时间为5月23日至27日,参展作品共110幅,均由华池县文化馆馆长杨立刚创作。作品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蓝天依旧》《老兵》等展现了红色精神的作品,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
据了解,杨立刚现为甘肃省美协会员、市美协理事、红色南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市画院院聘画家、华池县文化馆馆长,他的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展览并获奖,部分国画作品被美协、中国军事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29日2版
02
市政府外事办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联合举办“传承南梁精神、倡导读书励志”图书捐赠系列活动
■通讯员 张文斌
5月23日至24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在华池县南梁镇开展了“传承南梁精神、倡导读书励志”系列活动,为列宁学校捐赠图书10万元。
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县教育局、列宁学校全体师生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期间,市政府外事办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共同开展了以“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南梁精神”“艰苦奋斗、继续前进”为主题的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携手徒步登山、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和抗大七分校旧址。
同时,经市政府外事办牵线搭桥,市图书馆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双方“红色基因”数字化图书馆共建、地方文献资源共享、馆藏特色化发展等达成一致。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26日2版
03
华池县柔远工商所集中整治煤炭市场
■通讯员 程娟
针对煤炭经营摊点无照经营、掺杂掺假、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近日,华池县工商局柔远工商所集中开展了煤炭市场专项整治。
整治行动中,柔远工商所对辖区煤炭经营户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引导其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并对煤炭经营摊点超范围经营、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行为进行了查处,特别是对无照开办储煤场、售煤场等非法从事煤炭储运销售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利用网络化监管模式,向煤炭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和帮助经营场所的选址,规范经营制度的制定。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26日2版
04
华池县开展“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
■通讯员李莉刘凤
在第七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5月18日,华池县旅游局联合南梁红色景区建设管理局、旅行社等5家涉旅企事业单位,开展“文明旅游、让生活更幸福”主题宣传活动。
当天,华池县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发送微信信息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中国旅游日”相关信息,受益群众达10000多人次。这次宣传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文明旅游的意识,同时,也营造了全社会高度重视旅游宣传、支持旅游发展、共享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的浓厚氛围。
——本文见于《陇东报》2017年5月26日2版
05
“六一”儿童节
■通讯员李莉
◥“六一”儿童节前夕,华池县第二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以“快乐雏菊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系列亲子活动,让小朋友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
——本图见于《陇东报》2017年6月1日4版
小编荐读
总编: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