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遮阳、培土……”日前正是定植生姜的大好时节,江津区德感街道临峰台区生姜种植基地里活跃着农民忙碌的身影。4月27日,姜农王显昌一边劳作,一边高兴地说:“有了新技术,苗子死得少,生姜产量高,去年每亩收入2万元,今年种了4亩多地,不出意外将收入8万多元。”

据介绍,临峰台区海拔高度大多在500米左右,深厚的土壤、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种植生姜块头大、品质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地生姜就曾出口过日本、韩国。由于生姜生产有“三忌”,即忌连作、忌积水、忌暴晒,和其它生姜产区一样,“三忌”也成为了临峰生姜生产的“拦路虎”,以姜瘟为代表的病虫害一直困扰生姜种植的发展。

为了赶走这只“拦路虎”,从2003年起,江津区德感街道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与广大姜农一起,历时5年时间探索出一套“覆盖消毒、深沟高厢、遮阳生长”的综合高产生产技术,并进行推广试验。

“以前亩平每株产量不到1斤,去年亩平每株产量近2斤!”王显昌告诉笔者,从近两年的推广情况来看,该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姜瘟等病虫害的发生,生姜产量也节节攀升。姜农每亩最多的收入达2万多元,比传统生姜种植的产量和收益都翻了番。

据德感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新技术促使农民增产增收,调动了农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目前,该地区生姜新技术种植面积1500多亩,项目区农民人均可增收1000元左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