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力争3年内新增残疾人就业3.5万人。

近日,记者采访了“三三制”助残扶贫机制的创立人钟亮生,在他的帮助下龙岩市武平县192名残疾人就业,越来越多的乡亲开始养蜂致富,蜂产业也成为武平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钟亮生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带领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的。

全省首创“三三制”助残模式

与残疾人共同致富

1993年,钟亮生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参军入伍。新兵训练三个月后,他成为一名仓管员,负责保持好仓库的湿度。三个月后,当其他人还只能看管一个仓库时,钟亮生已经可以把两个仓库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久后,钟亮生被调为炊事员。1995年,凭借出众的炒菜速度,钟亮生的团队获得集体和个人两个三等功。

残疾人养殖什么挣钱_残疾人养殖团队_残疾人养殖致富之路

1998年,钟亮生退役后回到龙岩武平,成为武平县林业局的一名普通护林员。三年后,林业体制改革,他被迫下岗。2001年下岗后的钟亮生凭借部队练就的手艺,在县城里开起了路边大排档。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将两张桌子的路边小摊,扩大到了5家店铺,可以容纳30多桌人同时就餐。

火爆的生意不仅吸引来了更多顾客,还为在乡下养蜂卖蜜的父亲打开了销路。渐渐地,钟亮生看到了养蜂的商机,他开始白天山里养蜂,晚上城中炒菜的生活。2006年,父亲身体不佳,钟亮生放弃餐饮,决定接手父亲的蜜蜂事业。

从业之初,钟亮生的蜂场只有1000箱蜜蜂,年产蜜还不到1万斤。蜜源短缺的问题,成为钟亮生当时的头等难题。他知道只有让更多人加入养蜂队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不久后,钟亮生草拟了一份详细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找到县残联。经过反复沟通,残联决定派出调研组进行实地考察。2010年,钟亮生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希望将“甜蜜的事业”做大。9月,他与县残联达成了全省首创的“三三制”养蜂助残模式,即采取县残联扶持三分之一、合作社赊销三分之一(分三年还清)、残疾人本人出资三分之一的模式。

残疾人养殖致富之路_残疾人养殖团队_残疾人养殖什么挣钱

2010年,第一批17位残疾人与钟亮生签订了合作养蜂的协议。他们赚到钱后,成了合作养蜂的活广告。第二年,又有40余位残疾人主动加入。2012年,蜂蜜实现丰产,钟亮生兑现了他的承诺,将蜂蜜全部回收。所有跟着钟亮生养蜂的残疾人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到2018年,钟亮生的养蜂专业合作社达到300多人。距离他心中“做大做强当地蜂产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意志坚强

他克服重重困难

钟亮生将蜜蜂养殖技术传授给了县里的残疾人,带领他们共同致富。那么,他又遇到过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如何帮助残疾人走上致富路?

钟亮生说,刚开始他做餐饮行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在石场里养蜜蜂,遇到一个问题——做的蜂蜜卖不出去,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摆在自己的餐饮店里卖。以前蜂蜜都是用矿泉水瓶装的,他做了一些创新,在瓶子上贴上漂亮的标签。没想到刚开始卖就有很多回头客,朋友买完还会再介绍其他朋友过来买。

尝到了这个“甜头”后,钟亮生想,要想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要买设备、建厂房,只有符合食品标准要求,才能扩大销路走进超市,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没有人养蜂,产量低没办法赚钱。

他当时就写了很多的大字报希望带动村民一起养,提供了优惠的条件,但只有2个人参与。企业化的规模跟产量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后来他找到县残联,达成了全省首创的“三三制”养蜂助残模式,“残疾人有能力养蜂,他们帮忙养,我帮忙卖,提高就业又带动发展,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机制”,这才保证了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对产业进程帮助很大。

“2010年,我带着17个村民一起养蜂,1残疾人养我要垫资4400元,17个人要垫资几万元,刚开始还垫得起,但是第二年有40多个人跟我们一起养,资金很紧缺”,他曾想过放弃,但还是希望能带领更多残疾人发家致富,于是去借钱弥补资金的空缺。

残疾人养殖团队_残疾人养殖什么挣钱_残疾人养殖致富之路

养蜂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经常被蜜蜂蜇。“只要是裸露的地方,一天被蜇十几针都是有可能的。”此外,2008年的时候,他将20多箱的蜜蜂养到了200多箱,但是2月份的一天突然气温骤降,200多箱的蜜蜂只存活剩下十几二十箱。

遇到这些困难,他告诉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一定要把它做好。后来他在网上找资料,不断查找技术问题,也会去问一些相关专家,将困难逐一解决。

创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他都克服过来了。“我觉得也跟我参军的经历有关,让我更加坚强,有了很强的意志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