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村是传统的水果产业大村,椪柑、脐橙、金秋梨等水果种植面积有4600余亩,80%以上的村民掌握水果种植技术。但前些年,村民的日子并不富裕,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在家种水果。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信息闭塞,果农们没有多少销售门路,除了少部分就地零卖,大部分是坐等外地客商来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
两年多时间,收购价增加了近2倍,还不愁卖。村民们说,这得益于村里来了位“杨书记”。村民说的“杨书记”,就是2015年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派驻到龙池村的第一书记杨端明。
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后,杨端明意识到:水果“销路”决定着帮扶“出路”,必须尽快打破外来果商恶意压价的垄断格局,建立能让果农获益的“新秩序”。
建立“新秩序”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销售渠道。杨端明和村干部很快达成共识:利用他“从北京来的”优势,让村里的水果走出县门,进入北京市场。
2015年,一辆满载椪柑的货车从龙池村委会出发,直运北京,杨端明被委以“押车员”和“销售员”重任。30多吨椪柑很快就销售一空,除去成本,净收5万元。心里有了底,杨端明随后引进龙头企业,陆续打开了上海、南京等地的市场。
“村里的椪柑品质好,城里人喜欢,不怕卖不出去。”为增加柑农收入,杨端明在2016年开始了第二步计划: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提高收购价。
柑农纷纷把自家最好的椪柑卖给杨端明引进的龙头公司,而以前赚得“盆满钵满”外地果商大多“悻悻而归”。这下,杨端明把不少外地果商“得罪”了,有的还扬言说要写举报信告他“扰乱市场秩序”。如今,为了收购到品质上乘的椪柑,外地来的果商也要“随行就市”。
为把产业做强,杨端明组织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把村里98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到合作社。他还利用总行的帮扶资金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环保水果冷库,为龙池村乃至整个敦寨镇的果蔬保鲜、储藏运输提供了保障。
“有杨书记在,没啥好担心的,大胆种。”龙留生承包的10亩椪柑,能收3万多斤。他说,如果有地,还想继续扩大规模。
2016年,龙池村的水果销售额达到16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达到了50多万元,曾经“不愿种”的果林已成为村民们的“聚宝盆”。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努力,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