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溪南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碧玲,也是霞浦特产园的创始者之一。刚毕业,她就选择了返乡创业,从养殖海参、精加工大黄鱼,到共创霞浦电商产业园、建立霞浦特产网。龚碧玲在创业路上越走越远,还带动了周边人一起奔上致富路。
01-创业路上波浪涌
龚碧玲出生在霞浦县溪南镇仙东村,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从事海上养殖,她的父亲就有着20多年的大黄鱼养殖经验。结合从小的耳濡目染,龚碧玲发现一个商机——得益于霞浦县的水域优势,“北参南养”的养殖模式在当地十分受欢迎,这也激起了她的创业热情。
“刚提出养殖海参的创业想法,父母就极力反对,他们对从事养殖的辛苦深有体会。父母希望我找份稳定的工作,过幸福的小日子。”龚碧玲回忆道。但龚碧玲不愿意按部就班,在丈夫的支持下,把近50万元嫁妆“砸”进海参养殖。第一次引进大连海参苗,因运输过程出现问题,近四十框海参苗几近报废。
失败浇不灭创业梦,龚碧玲通过多种筹款途径获得了第二次创业的启动资金;背负着近百万元债务压力的她,再次踏上了海参养殖的探索之路。龚碧玲专门聘请山东技术人员到渔场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她自己则不断学习养殖知识,同时结合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设立起公司的奖励制度,制定了分区管理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在持续努力下,龚碧玲的养殖场终于养出了高质量海参。
02-带动同乡共致富
“幸福,就是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富起来。”龚碧玲说。“往年,市场都掌握在外地客商手里,海参价格和收购量总被他们压制,农户的养殖收益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辛苦养殖海产品的同乡稳定收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为了让当地农户有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帮助农户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价格体系,龚碧玲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商机——联合养殖户集中出售。“从最初联合的近50户,到现在150多户,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共同成立了霞浦特产园。从原料到品牌销售,整合产品资源、保障产品质量;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当地农户在价格制定上有了话语权,不再受外来客商的价格压制。”龚碧玲说。
龚碧玲通过互联网渠道,将当地海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外来客商实体采购后,如果对产品满意,就会推荐人购买我们的产品。霞浦特产网这个线上平台,不仅让客商节省了来回验货的时间、路途成本,还有助于打响霞浦海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客商的信任度。”龚碧玲高兴地说。
03-热心助人帮扶暖
龚碧玲说:“大学期间,我曾担任青年志愿者,这对我有很大触动,我会力所能及帮助有困难的人。开始进行创业的时候,我就开始请村主任推荐需要帮扶的人。”2014年至今,龚碧玲已为3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通过电商渠道,为50多户农民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销售额达五千余万元。
为了促进家乡电商产业发展,吸引和培育电商人才,龚碧玲带领支部积极配合推动建成了霞浦特产园返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自霞浦县成功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承办企业淘金集团霞浦项目多次邀请龚碧玲担任电商讲师为学员授课,为乡村电商产业发展升级输送了大批人才。
04-带头奉献有担当
在霞浦县东安海域,龚碧玲有了自己的海参、大黄鱼养殖基地,主要从事海参、大黄鱼、海带、紫菜的养殖加工和销售。她的企业快速成长,2019年的营业额突破了3000万元。龚碧玲的创业经历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节目播出,她还获得了第八届“宁德五四青年奖章”称号,她创办企业则获得了福建省市县三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助。
龚碧玲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为己任,为县域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