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抚州讯陈锋记者杨智祥报道: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棚里不是绿油油的蔬菜就是有瓜果缀满枝头。可在崇仁县白陂乡赵家村夫坊村小组矶龙坑的24个大棚里,占地总面积8000平方米却没有一丁点儿绿色,一垄一垄的长条状土埂里养的是专吃污泥和畜禽粪便的蚯蚓。
基地外景 杨智祥拍摄
1988年出生的崇仁县白陂乡赵家村青年陈雷,中专毕业后,在沿海机械厂打过工,干过餐饮,2018年回到家乡赵家村夫坊村小组矶龙坑办起了蚯蚓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占地总面积8000平方米,建有24个蚯蚓养殖棚,总投资84万元,其中抚州市扶贫办公室提供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陈雷自筹资金54万元,主要利用赵家村生猪养猪场猪粪及养鸡厂的鸡粪养殖蚯蚓,产生的蚯蚓粪又是较好的有机肥,形成了一个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经济收益按8%惠及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
蚯蚓基地建设工程牌 杨智祥拍摄
陈雷告诉记者,自己从学校毕业后,长期在外地打工,也想回到老家干点什么,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切入点,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上看到养殖蚯蚓可以致富。想起了近几年家乡赵家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有了一定规模的养猪、养鸡厂,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利用,于是萌生了创办蚯蚓养殖厂的念头。对于养殖蚯蚓他完全是个门外汉,只要想干事情,办法总比问题多,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发现赣州市一些地方有比较成熟的养殖蚯蚓技术,到实地学习了专业的蚯蚓养殖技术。学好了养殖蚯蚓技术回来后,就把想创办蚯蚓养殖厂的想法告诉给当地乡政府干部及驻村帮扶干部,没有想到很快就得到乡党委政府、村扶贫帮扶小分队的一致支持,还给了政策及资金上的帮助。2018年4月开始搭建养殖基地,购买蚯蚓种苗等,开始干起了蚯蚓养殖。
陈雷正在工作 杨智祥拍摄
走进养殖大棚,记者看到,大棚里一排排蚯蚓养殖床,陈雷的妻子正在把蚯蚓分装到每个小盒子,等待销售到抚州及南昌等地养鱼户或钓鱼爱好者作为诱饵食。
工人正在分装蚯蚓 杨智祥拍摄
陈雷还告诉记者,蚯蚓养成后最直接的方式是可以卖给养鱼户,价格最低可卖10元每斤。蚯蚓加入鱼饲料,鱼不仅长得快,还能增强免疫力。不但蚯蚓可以卖,蚯蚓的粪便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来养花最好不过了,蚯蚓粪便有机肥每吨也可以卖400到600元不等。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抗血栓药中的一味药材。2018年10月后开始销售到年底,几个月下来,由于帮扶政府好,免费提供畜禽粪,养殖蚯蚓让陈雷当年的毛收入就达20万元,预计2019年的可达50万元。由于党的政策好,有当地党委政府政策帮助,回乡创业心理压力比在外创业要小多了。
据了解,目前,蚯蚓养殖基地长期雇佣2名工人,忙的时候,基地还会增加5到6个人临时用工,都是当地贫困户。长期工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临时用工可每年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陈雷说,等越做越成熟后,心里就更有底气了,就加入合作社的模式,希望能带领更多贫困户一起养蚯蚓,脱贫致富。
抚州市扶贫办公室驻赵家村扶贫小分队第一书记吴奇静告诉记者,近几年白陂乡赵家村打造产业扶贫,新建了规模养猪厂、养鸡厂,畜禽粪便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现状,市扶贫办公室牵头引入蚯蚓养殖项目,与扶贫相结合,利用蚯蚓来处理各种污泥和粪便,使之变废为宝。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一步,我们还要帮助打开药用市场,拓宽销售思路,正在帮助联系一些制药厂,让小蚯蚓卖出大价钱。
白陂乡党委书记陈福春告诉记者,赵家村位于白陂乡南部,有9个村小组,2208人(其中三峡的移民23户107人),有党员82人。全村共有低保69户105人、五保户1人,残疾人47人,全村耕地面积2075亩,林地面积10120亩。村组公路硬化9.5公里,实现组组通水泥路。2015年该村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3人,由于国家的政策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该村帮扶单位市扶贫办的帮助,加上贫困户自身脱贫的积极性及参与度提高,该村2016年已经实现全面脱贫,是崇仁县第一个脱贫的贫困村。蚯蚓养殖基地的创办,带动村民致富,把扶贫工作从“输血式”转为“造血式”,实现了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