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龙
乡
南龙乡地处开阳县城东南部,距县城中心18.5公里,辖翁朵、东官、田坎、佘家营、土香和中桥6个村131个村民组5870余户2.2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4%,属传统农业乡镇。虽然地处偏远,但南龙人文厚重。
该乡出产的茶叶因含硒而口味独特,是清代朝廷贡品,相传乾隆皇帝曾赞:“南方茶叶甲天下,此茶可谓甲南方矣。”南贡茶由此而得名。
自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以来,南龙乡党委政府、驻村党员干部们同心协力,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带动、致富能人培养等方面,协调各相关部门创新扶贫载体,完善支持机制,全力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山间云雾缭绕的茶海
一
组织带动:敢想敢干敢担当
“今年,随着贵阳市‘菜篮子’工程的纵深推进,村里的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牵手’订单种植、直销超市,以每个大棚每月3000斤来算,一个棚一年能卖近万元,村民们既不跑路、又不愁销路,干劲更足了。”从贵阳市口腔医院来的东官村第一书记丁庆勇在我们采访完村集体经济项目后,立即投入到摘瓜的队伍中,他说,一会城里的超市要来拉走。
去年5月,南龙乡开展撤大村建小村工作,将原来的3个大村划分成6个小村。“之所以撤大村建小村,就是要鼓励各村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发展致富产业。”南龙乡党委书记说,东官村就是从翁朵村撤建成村的,黄瓜基地是该村的第一个村集体项目。
蓝芝公司茶产业基地
“按照县里提出的全面把握开展“三同一助”活动,与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奋进、助小康’的要求,乡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重要的‘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南龙乡党委书记说。“南龙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强村级攻坚‘堡垒’建设,选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牢固树立了‘扶贫工作就是当前最核心工作’的理念,在全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在同学习的基础上立德做人,在同劳动的基础上立情为民,在同奋进的基础上立志创业,在助小康的道路上助力乡村振兴,共建贡茶小镇。”南龙乡党委书记说,在“三同一助”的指引下,做实南龙乡“三立一建”工作,全体党员干部们敢闯敢试敢担当,根据南龙海拔从400米到1300米的情况,定下了全乡产业发展目标:800米以下发展特色柑橘产业,800-1000米发展蔬菜水果产业,1000米以上发展茶叶产业。
在田间地头,干群同劳动
“下一步,南龙将以田坎现代高效富硒茶休闲观光示范园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乡建成贵州最具特色的现代生态高效富硒茶产业‘样板示范基地’和‘宜科教、宜游乐、宜休闲’的贡茶小镇,做强茶旅一体化、果旅一体化、农旅一体化。”
二
产业带动:黄土荒坡变茶海
雨过天晴,走进南龙乡田坎村蓝芝茶叶基地,茶香四溢、沁人心脾。沿着平整的石阶往茶园深处望去,只见茶树沿着山坡一直往山顶延伸,昔日的荒土坡变成了绿色“茶海”。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介绍,目前茶园年产优质富硒有机绿茶4万余斤、优质富硒有机红茶4.5万余斤。
作为“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开阳县内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且农产品中硒含量达到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食品含硒量标准。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地资源也孕育了南龙乡鼎鼎大名的宝贝——南贡茶。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开阳县当地武生梅仕奇受封扬威将军后,将家乡土茶进献给乾隆品尝获得赞赏,在当时名噪一时,成了皇家贡品,史称“南贡茶”。
记者采访蓝芝基地负责人
“可惜,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曾经一段时间,南贡茶濒临灭绝。”蓝芝茶叶总经理是土生土长的南龙人,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外工作,看到乡亲外出打工撂下的荒地和逐渐没落的名茶,他毅然回到家乡,着力培育研发南贡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基地主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算上采摘、加工等工序,基地平均一天需要工人近120人,忙碌时最多需要400人,一年仅发放工人工资都有300多万元。”
茶园绿了,乡村美了,旅游也就“活”了。在蓝芝茶叶基地,游客可观茶、摘茶、品茶。“今年春茶开采以来,每周都有五六辆旅游大巴开进村,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近万名游客。”随着游客纷至沓来,当地农户的致富路子也多了起来,除了土地流转的分红和采茶、制茶的收入,农家乐、农家客栈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也逐渐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蓝芝公司茶产业基地
既高效又绿色,还有历史底蕴作为产业支撑。截至目前,南龙乡已先后引进锦富、蓝芝、贡禹、主藤、益荣等16家茶企和鼓励农民兴办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茶叶种植场5个,建成茶叶基地4.65万亩,覆盖带动低收入困难户869户3217人。
“目前,1万余亩茶园已达到盛产期,建成茶叶加工生产线12条,红、绿茶生产线6条,还组织开展了南龙贡茶文化挖掘工作,发现可挂牌古茶树11株;通过招商引资与开磷集团组成贡茶销售平台,并成立了南龙乡贡茶协会;通过农村‘三变’改革,与县茶投公司合作完成茶叶种植3000亩,涉及农户234户。”南龙乡挂职副书记、贵阳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杰介绍,当地还发展了杂柑、脆红李、丑柑、枇杷等精品水果项目,引资贵州爽口达公司规划建设黄桃种植基地1万亩,现已完成黄桃种植2000亩,利益连结涉及农户315户。自南龙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全乡种植杂柑3800余亩、脆红李2000余亩、茶叶种植5600亩、红心柚230亩,涉及农户1423户4979人。
三
能人带动:做给乡亲看带着乡亲干
“乡村能人脑子灵、思路活、信息畅,他们有‘传帮带’的能力和实力。”胡杰说,南龙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但充分运用好政策杠杆,还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效应,注重培养一批敢尝试、懂技术、能带动、会经营的种养能人,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
作为南龙乡引进的茶企之一,贵州开阳益荣茶业有限公司从2012年落户田坎村时仅几百亩的茶园规模,发展到如今的上万亩。
采访途中
“因南龙乡内无任何工业污染,自然条件也适宜茶叶生长,茶叶质量非同一般。在省内的斗茶大赛中,益荣已拿下金奖、银奖等多块奖牌。”益荣董事长痴心追求茶叶品质,个人及公司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惊喜还不止于此。
“随着茶产业发展壮大,前来观光采茶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有一家人来游玩的、有摄影家来采风的、有企业集团来团建的……一时之间,茶园成了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益荣公司陆续投入过亿元,在茶园建起了观光道和步行道,配套建设综合服务大楼、茶文化、农产品展示区等,通过开展富硒春茶品茗大会吸引了众多茶客前来品尝。眼下,酒店、康养度假中心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正在规划中。
瞻仰梅仕奇墓
“茶文旅一体化是益荣未来的发展方向。届时,村民们可以种茶、卖茶,可以开农家乐或到景区就业,就算是自家的一块地种菜都能依托景区转变为观光采摘小农场,增收渠道变多了,一年也能赚到近万元。”
能人带动,发展了产业、保护了环境、富裕了群众。在南龙乡,这样的良性循环不止一处。
得益于乡政府在信息、资金、政策上给予的引导和扶持,今年初,贵州爽口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将种植基地搬迁至南龙乡。
基地负责人是江苏徐州人,在历经35年的黄桃种植后,其家族企业逐步在徐州站稳脚跟,成长为跨区域经营的家族企业集团。
工人在黄桃基地锄草
“今年种了1800亩黄桃,预计明后年要扩种5000至1万亩。”站在“新家”——地处田坎村的黄桃种植基地内,爽口达基地负责人满脸笑意。
一有空就往山上果园跑,向前来务工的村民讲解黄桃管理技术,利用自家公司的罐头加工厂联系客商签订合同,吸引外来客商前来抢货……在南龙,爽口达公司的黄桃生意越做越顺,带领更多农户靠发展优质黄桃增收致富的信心也越来越强。
“今年5月,南龙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率乡招商小分队赴江苏徐州丰县、沛县等地,就生态农业、冷链物流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工作。这次主动上门招商行动又给南龙带来了一份‘礼物’——正式签约万亩黄桃种植项目。”在爽口达基地负责人看来,有了产业集群发展,黄桃种植在村里一定能形成气候,令一棵棵普通黄桃树变成村民致富的“黄金树”。
提高农业附加值打通交通内循环
做好农业这篇文章是南龙乡的必然选择。南龙就是要立足优势,走别人没走的路,以“换道超车”的思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在产业带动、组织带动、能人带动的作用下,借力发展、脱贫致富。
位于南龙乡东官村古老寺庙---长庆寺
农业的发展不止于生产产品,更在于生产“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附加值,这就是要推动南龙乡农旅深度融合。我们现在正在推进的南龙贡茶小镇建设,就是要延续历史文化,在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的同时给群众找到致富的路子。2011年,南龙的茶园不到8000亩,我们想办法做大面积,用足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提出只要茶叶种植规模达到一定面积,就支持申报微企业,几年间茶叶面积就接近了5万亩,小微企业涌现了10多家。面积增加了,我们现在在做品牌,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南龙贡茶的品牌之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整体还比较杂乱,我们期盼得到各方的支持,进行统一包装宣传推广。
乡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是个纯粹的农业乡,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劣势在于产业基础薄弱,优势在于生态资源良好。南龙乡和南江乡只隔着一条河。这几年,南江乡的旅游发展起来了,逐渐变得富裕,我们心里着急。贵瓮高速通车,让毛云和龙岗步入发展快车道。细数周围几个乡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要想富,先修路,经过县乡人大代表几年的呼吁和努力,市县的大力支持,盼来了南江至南龙田坎的旅游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南新产业路纳入县2018年民生百事,正在组织浇筑实施,启动102省道的建设更是当前南龙最迫切需求打通的外部大循环,180余公里的组组通公路如火如荼的推进,更是让南龙交通内循环畅通、让南龙跨入开阳东南部旅游业发展聚集区。
记者手记:人心齐泰山移
翁朵村驻村第一书记、贵阳市网信办网评科副科长吴远学一进村就和干部群众积极谋划,短期内就梳理出27个项目上报。
从市总工会到田坎村挂职的干部黄英刚,一边带我们采访,一边和黄桃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商量项目的推进办法。
陈海兵是贵阳市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2015年,他担任翁朵村第一书记,协调相关企业发展蔬菜产业对接高校、超市,为村里的贫困学子募集学费。两年的驻村时间结束,陈海兵今年主动请缨来到了田坎村任第一书记。
翁朵村的第一副支书秦安键、村委会负责人叶兆麟听说记者到村里,过来介绍村里的情况,推介他们的项目。
长庆寺古建筑一角
自帮扶南龙乡以来,贵阳市委宣传部先后协调水库、通组路、生猪养殖、农家书屋等项目40余个,相继调动贵阳台农种植养殖有限公司、开阳县富民村镇银行等11家企业及学校为南龙乡中心学校捐赠助学基金、帮扶困难学生,协同云岩区对口帮扶领导小组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梳理出需要帮扶的12个项目,分轻重缓急对口分工落实。其中,由云岩区产投集团管理运营的云惠万家惠民生鲜超市为南龙乡的农特产品打通了直销渠道,承诺在所有农改超项目中,为其开设销售专区……
到南龙乡采访脱贫攻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攻坚的工作状态。不论是帮扶单位、驻村干部,还是本地干部、群众,齐心战贫困、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都非常高。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康庄大道正在南龙乡徐徐延伸。
来源丨贵州日报、开阳发布
编辑丨唐艳
统筹丨刘文强
编审丨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