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蛙最高收8.2元/斤,距离远的也收7.7-7.9元/斤。”6月28日,接到一线人员的反馈,前几天蛙价开始疯涨,最高涨2.4元/斤左右,这两天相对稳定。据了解,目前厂价与现金价基本一致,福建、江西、广西大蛙主流收蛙价均是8元/斤。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牛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culture of bullfrog) 根据牛蛙的繁殖特点和生活习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牛蛙的生产过程。牛蛙原产于北美洲,美国于1899年开始养殖,古巴于1916年、日本于1918年分别从美国引进试养。中国台湾省养殖牛蛙始于1924年,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四川、江苏及上海等地也先后引进试养,但未发展起来。80年代末随着繁殖饲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牛蛙的饲养在中国才得到发展。
成体体长一般在70-170毫米间,最大可在200毫米以上,是现生最大的蛙类之一。皮肤通常光滑,无背侧褶,吻部宽圆。雌性的鼓膜约与眼等大,雄性的则明显大于眼。颗褶从眼后绕过鼓膜上方至腋,雄性尤为明显。第四趾甚长,蹼不能完全达趾端。体色由于地区的不同,往往变化很大。背部变化从绿色至棕色均有,但多为绿色。通常杂有棕色斑点,有时有灰色或棕色的网状花纹。腹面白色,有时有灰色斑,在成体的喉部,常常有黄色条纹 。
养殖池的选址与建造
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场选在环境僻静,植物丛生,阳光充足,通风透气,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饵源充足的地方。
产卵池:产卵池的面积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每对种蛙占水面1平方米左右。四周需留有一定的陆地面积,作为蛙取食和栖息之地。池水深50厘米左右,池形以长方形为宜,池边应有固定的投饵点或设置饵料台。周边栽阔叶乔木或高粱、瓜类、豆类等作为遮荫物,池中应种植或投放少量水草。牛蛙后肢发达,善于跳跃,还会掘土打洞。蛙池外围建有围栏防逃,围栏高1.5米左右,基部埋入土中。
孵化池:孵化一般在土池、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以水泥池和网箱的孵化效果较好,水深10~15厘米。如用水泥池孵化,可在离池底5厘米处搁一窗纱板(图1)。将受精卵置于窗纱板上,板上保持5厘米水深,这样,灌水和排水都在窗纱板底下进行,不会冲击孵化中卵子。
水泥孵化池截面图
蝌蚪池:以土池为宜,面积666~1320平方米,水深50~80厘米。池中均匀地种以挺水植物,以供蝌蚪口吸附。池周留下少量陆地,供蝌蚪变态成幼蛙时登陆活动。四周设置尼龙网围栏,网向池中呈10°倾斜,防止幼蛙攀网潜逃。
幼蛙池:面积为100~1000平方米,水深50~80厘米,池边留出约占池面积1/3的陆地,池边坡度1∶2.5.围栏高1米,在池边水平线处作些洞穴,供蛙栖息。其他条件与产卵池相似。
成蛙池和亲蛙池:除水深80~100厘米,围栏高1.5米以上外,其结构和环境条件与幼蛙池基本相同。
饲养管理
饲养用水应清新,无污染,pH值为6~8,盐度控制在1‰以内; 蝌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8℃,不能超过35℃;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不超过37℃,水温达37℃时,蝌蚪和牛蛙的活动能力下降,39~40℃时,无论蝌蚪或蛙都会相继死亡。因此温度过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过低时应采取加温和保温措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要注意防冻。
蝌蚪培育:刚孵出的蝌蚪体质纤弱,宜在孵化池中饲养一星期左右,再转入蝌蚪池饲养。蝌蚪池要先用生石灰或茶粕清野消毒,注入新水后再投放蝌蚪。放养密度为2~3厘米的蝌蚪500~1000尾/米2,4~6厘米的蝌蚪为100~200尾/米2。同池蝌蚪生长速度不尽一致,应按大小分级饲养。从刚孵出的小蝌蚪到变态期一般要分养3~4次,第一次在孵化后15天左右,第二次在30天后,至50~60天再分养一次。最后一次根据后肢的长短及前肢长出的情况进行分养,能得到成批不同规格的幼蛙。蝌蚪杂食性、贪食。刚孵出不久的蝌蚪多群聚在一起,活动能力较小,主要摄食天然饵料,如蓝藻、绿藻、轮虫及腐殖质等; 6~7天后可投以适量的人工饵料,20~30天后可投喂较大块的饵料。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好。日投饵量为体重的5%~10%,前肢长出后可适当减少,并要定时、定质、定量放入饵料台中喂养。70~80天后,前肢伸出,开始吸收尾部。四肢俱全,尾部消失后,即开始水陆两栖生活,这时应转入幼蛙池饲养。
幼蛙饲养:刚变态至100克以下者为幼蛙,放养密度为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米2,25~50克的为70~80只/米2,60~100克的为50~60只/米2。幼蛙也应分级饲养,以防大蛙吃小蛙。刚变态的幼蛙宜喂蝇蛆和小蚯蚓,长到20克左右,可投喂小杂鱼、小虾等,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0%左右。还可采用灯光诱虫方法以补充饵料的不足。
精养池示意图
成蛙和亲蛙饲养:养殖3~4个月的幼蛙,一般可达150~200克,进入成蛙期。成蛙的放养密度为150克以上的30~40只/米2,500克以上的10~15只/米2。成蛙的饲养方法与幼蛙基本相同,但成蛙食量增大,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0%~15%。昆虫类、蝇类、蚱蜢、蝼蛄、蚯蚓、软体动物(如田螺、蜗牛)等,小鱼、虾以及水生甲虫等各种活体都可作为饵料。还可通过驯养投喂动物内脏和人工混合饵料等。成蛙达到400克以上,身体健壮者可选作亲蛙,亲蛙的饵料要求质优、量足,以促进性腺发育。
驯养:牛蛙两眼间距大,不能形成双眼视觉,对静物视而不见,无法摄食静态饵料。驯养时可以模拟一种动态环境,使静态饵料变成动态饵料; 或将鱼肉块、动物内脏等切成与活饵料相似大小的细丝或制成混合颗粒饵料,拌入活饵料中投喂。但饵料台上必须有水,牛蛙进入饵料台取食时,水被激动,饵料随水波动,牛蛙以为是活饵而摄食。
集约饲养:集约饲养池面积一般2~4平方米,用水泥、砖或其他代用品建造,池围高1.5米以上(如设铁丝网顶盖则高1米),池中建一大饵料台(占池面积的60%),饵料台高4~5厘米,用水泥抹光; 除饵料台外,其余为深30~40厘米的沟,沟内注水。开始时以活体小鱼虾与泥鳅混合投放,以后可全部投喂适当大小的鱼干或膨化过的浮性较强的饵料。蛙的放养密度比前述密度增大10%~20%。此法可节约土地,能解决活体饵料不足的困难,且产量高,每平方米年产10千克以上。
常见危害疾病
敌害及疾病防治:常见的蝌蚪敌害有水蜈蚣、蜻蜓幼虫、肉食性鱼类、龟、鳖、蛙类(特别是虎纹蛙及其蝌蚪)、鸟类等,池塘中水绵过多也会将蝌蚪和幼蛙缠死; 鼠、蛇、黄鼬、水獭等都能危害牛蛙。人工饲养条件下,蝌蚪易患车轮虫病、舌杯虫病、气泡病等,幼蛙和成蛙可能发生红腿病等。
蝌蚪气泡病:患病的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内充满气体,严重时很快死亡。病因是水中溶氧过饱和。
流行期:主要在夏季。
防治:对蝌蚪池中的水质要注意检查,水生植物过于繁茂的池,应经常注入新水;发生气泡病后,应将漂浮的蝌蚪捞置于新鲜水中暂养,停食1~2天,并用食盐水均匀泼洒(终浓度为4g/ ㎥)。
车轮虫病:体表出现薄层的白色或不透明的黏液及出血点。重症者鳃呈现苍白色及烂鳍。每天都有多数蝌蚪死亡,若不治疗,则在5-7天内死亡率高达90%-100%。
建议方案:在蝌蚪上,很多杀虫药不能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慎重。选择正规厂家,表述清楚的药物杀虫,杀虫以后必须泼一遍习渔VC泡腾片+习渔超强免疫宝一组2-3亩,抗应激。然后再用习渔碘状元一瓶3-5亩兑水喷洒消毒。
杯体虫:为附生纤毛虫。身体充分伸展时呈杯状,前端粗,向后变狭。前端有1个圆盘形的口围盘。口围盘四周有3层口缘膜结构。缘膜由纤毛构成,但不一定全连成一片。口围盘内尚有1个左转的口沟,后端与前庭相接。前庭不接胞咽。口缘膜中间的2圈,沿口沟两边,随口沟环绕,外面一圈直至前庭,变为波动膜。在体中部或之后,有1个圆形或三角形的大核。小核在大核之侧,一般呈细长的棒状。与体轴平行。在前庭附近有1个伸缩泡。体后端有1个附着盘,具有弹性纤维丝。体表有细致横纹。虫体收缩时,口围盘先收缩。口围盘纤毛作束状,外伸于体外,再渐缩入。身体顶端仅留一小孔。有时缩成茄子状。多寄生在黑斑蛙的鳃上和体表,蝌蚪和成蛙皆会感染。
建议方案:可以用杀纤毛虫方向的药物杀灭,但是注意使用说明。
红腿病: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疾病。病蛙腿腹侧、内股甚至腹下皮肤出现红斑,严重时溃烂。此病四季都能发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剖检以后可见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防治措施: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内服习渔超强免疫宝进行预防保健,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或者处理掉,控制疾病蔓延。
建议方案:发病以后可以内服病毒清+菌必克+习渔超强免疫宝一组拌料40斤连用5-7天,外用习渔碘状元+霉菌净一组5亩,连用2次。
烂皮病:刚发病时,牛蛙的头部皮肤失去光泽, 出现白花纹, 接着表皮层脱落, 露出背肌, 后扩展到躯干, 以至整个背部。重者皮肤腐烂脱落,肌肉裸露,扩展到全身,拒食,不爱活动。病因:长期摄食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所致。
流行期:春、秋季。
防治: 以预防为主。在养殖的过程中, 饵料要多样化,并可用新鲜小鱼喂养治疗。在饲料中适当补维生素(拌投习渔维生素钙),在病蛙饲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药(病毒清+菌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