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雨霁 朱南州 通讯员 陈名蔚)日前,走进袁庄镇孙庄村的现代农业园区,一座座日光大棚内,一串串长势喜人的小番茄缀满了枝头,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眼下正值成熟季节,多个小番茄品种陆续进入采摘期,也迎来了销售旺季,持续走俏各地市场。

番茄架下,致富路上

日光大棚里,工人们熟练地将成熟的小番茄轻轻摘下,放进筐里。在基地另一边的物流配送中心,工人们对采收回来的小番茄进行分拣、再继续装箱,分工井然有序,乍暖还寒的春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棚里种植着4个番茄品种——红桃六纯甜可口,釜山88甜中带酸,夏日阳光脆而清口,个头稍大的草莓番茄则是小时候的沙瓤口味。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培育,这些番茄品种在今年1月迎来了长达6个月的收获期。“小番茄亩产达到7500公斤,草莓番茄达到12500公斤,亩产销售15万元左右。”孙庄村农经员汤海霞告诉记者,目前小番茄的销售供不应求,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500多公斤,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多个城市的批发市场、超市都能看到孙庄村小番茄的身影。“农作物需要一个成熟期,这一茬采完以后要隔6到7天才能再次采摘,但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能接到客商的催货电话。”

小番茄的播种、培管、授粉、整枝、采收,都需要不少人工。“自从村里搞了这个大棚番茄种植,现在每天都有活儿干,我们老年人出门就上班,在村里就能赚到钱。”孙庄村22组村民康传生今年76岁,他一边忙着采摘成熟的小番茄,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在大棚里打工,一个月能挣到2000多块。

小番茄经济直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大棚用工量最多的时候达到80人以上,老百姓真正尝到了高效种植农业的实惠。

产品为核,品牌为衣

“你看这株小番茄,藤长长了以后要注意向上绕头,它一边长,我们就要一边绕。”连日来,技术员张树平在大棚里查看小番茄的长势,指导工人做好田间培管。他告诉记者,番茄藤如果没有及时地绕头,就会影响小番茄的生长,“时间久了,果实的重量不断增加,藤蔓就容易折断。”

为了种好小番茄,孙庄村专门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技术员协会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把小番茄的栽培技术带到了如东。“小番茄采用保护地种植,非常注重土壤水肥管理以及授粉、控旺等过程,技术要求比较高。”技术员张树平从事这行已经有30多年,对生产过程把控十分严格——棚内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不受外界风雨影响,给小番茄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棚外铺上保温层,白天打开通风,晚上封闭保温,确保昼夜温差在10度左右;管理上注意控水控肥,少用水、少用肥,全部采用有机肥料。

成熟季节,红艳艳、黄澄澄的小番茄果形为卵圆形,果皮光泽度好、特别鲜亮,果子硬度好、耐贮运,口感甜脆、品质优良。张树平常说:“小番茄以后是要上餐桌的,要绿色健康,好吃又好看。”

好品质还要创品牌。去年,村里注册了“孙小番”品牌,“孙”代表着孙庄村,“小番”就是村里种植的小番茄。“我们注册‘孙小番’的时候,主要就是想打出自己的品牌,打出属于袁庄镇孙庄村的小番茄品牌。”汤海霞说,试种试销后,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孙小番”品牌,慕名前来采购“孙小番”。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孙庄村的小番茄品种来自山东寿光。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近年来孙庄村村干部先后去周边多个乡镇“取经”。“在山东寿光,我们考察了小番茄种植项目,当时我们觉得这个项目还是挺适合袁庄本地种植的,所以后期就进行了试种。”汤海霞说。

去年10月,山东寿光的小番茄在如东袁庄扎下了根。试种期间,村里投入100多万元,为小番茄建造了5座独一无二的“豪宅”——半体式日光大棚。新建的5张日光大棚,每张占地超过2亩,大棚里采用保护地种植,土壤、气候更适合小番茄的生长,能够在寒冷的冬天保持10℃以上的温度,也是南通地区为数不多可以冬季生产的大棚。前期试种的成功,让村里对小番茄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今年又新增了10张大棚,打造小番茄专业种植基地。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孙庄村从实际出发,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除了小番茄,村里还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宝塔花菜、四季豆、菠菜等生态果蔬产业,以及白玉蜗牛、蚂蟥等养殖业。“我们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和传统种植不一样,蔬菜不止一年两季,可能达到一年三季或者四季,再比如白玉蜗牛、蚂蟥养殖,亩产纯收入能达到2万元,相比较传种植而言,收益是比较高的。”汤海霞介绍说。

持续扩大的生态果蔬种植规模,特色农业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非传统农业不仅给孙庄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调整了全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