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驻友

方针政策的宣传者 党群关系的联络者

整村推进的践行者 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省各地驻村干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户因人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宽产业增收渠道,形成多业并举、互补发展的发展模式,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方联建

汇发展合力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屏南县甘棠乡新田村驻村第一书记董建武与村两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四加四联”脱贫模式。“四加”即党建+金融+社会组织+市场,“四联”即联学联建党建脱贫、联产联销产业兴村,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凝聚新合力。

在省扶贫办等指导下,新田村先后与交通银行深圳前海分行党支部、深圳福建商会党委等签订联建联学帮扶协议,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海西分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与超大佳仆公司签订示范基地共建和养殖协议,由佳仆公司向贫困户提供鸡苗及养殖技术指导,交通银行深圳前海分行提供无息贷款,深圳福建商会牵头向深圳市场推销。2018年,新田村与南京洛含医药科技公司联合成立福建宁新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综合旅游开发、农业休闲类业务,村里每年固定分红3.6万元。

同时,董建武筹划成立众志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他筹集资金,建扶贫加工车间;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村授课,选派两名村民到北京参加培训班,学习竹手工艺品制作;引进产品代工模式,招收贫困户加工婴儿学步鞋,缝制一双可挣加工费8元。董建武还牵头与屏南14名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联合策划,推动屏南县农特产品全域扶贫运营中心上线,注册“精福屏”统一商标。他们还策划屏南农产品推介福州专场。

技能培训

备一技之长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安溪西坪镇龙地村村民林玉华今年44岁,她的月嫂单已排到5月份。而这一切变化,源于2018年的一次培训。2018年年初,在村干部的动员下,她和几个村民参加了安溪县育婴月嫂培训班。参加完培训拿到证后,她到一家月子中心上班,并很快开始接单,“每个月下来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她坦言,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之前她大多数时间待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帮忙做茶叶,偶尔打打工。

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今年39岁的村民林更仕,父亲在县城打小工,母亲身体不好,之前他基本都在家里制茶,闲暇时打小工,早年他家被定为国定贫困户。去年9月,他在村干部的动员下参加了电工培训,并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今年除了制茶,我还可以从事电工工作,收入也将增加。”

该村把技能扶贫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市场调研,驻村第一书记蔡奋山联合在安溪的其他14名省派驻村干部,开办育婴月嫂、电工焊工、藤铁工艺等培训班。龙地村先后有近20名妇女参加育婴月嫂培训班,四五位村民参加电工焊工班。

产业培育

铸致富根基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驻村第一年,在研究规划乡村特色产业时,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驻村第一书记孙绍胜咨询了不少农业专家,他发现,礼柄村的海拔、气候、自然环境资源等非常适合种植仿野生金线莲。在他的牵头下,福建中医药大学、绿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陆续到村考察,开始联合种植仿野生金线莲。经过几个月的山林选点、配套试验,终于找到了适宜生长的环境,并且长势喜人。

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接着,孙绍胜因势利导,马上采取“公司+合作社+高校+党员+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等机构,建立起礼柄村金线莲种植基地。如今,基地种植初具规模,主要种植福建本地品种,有尖叶、小圆叶、大圆叶、银线兰四个品种。

孙绍胜说,仿野生金线莲基地的成功运营,前期可为农户提供金线莲种苗、技术指导,后期负责收购、销售,走上规模种植后,农户每户种植面积控制在10亩左右,管理得当,一斤金线莲可以让农民挣足1000元,全年下来可以有4万多元的增收。

引进项目

催生致富“花”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福安穆云乡上村村驻村第一书记邱玉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部门资源,在思想、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组建地瓜、茶叶、竹荪等种植专业合作小组,帮助引进石蛙项目,促成村中云山佳泉桶装水企业与省银保监局达成供水协议……

村主任李立存说,不仅如此,村两委班子还带领村民外出到南平顺昌、浦城等地考察项目,学习产业发展经验;不定期邀请市农科所、福安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到村指导农业生产,实施个性化帮扶。

目前,该村已建立芙蓉李、地瓜、茶叶、竹荪等种植专业合作社,土鸡、石蛙等养殖业也初具规模,村集体经济大幅提高,突破十万元。

村企联动

谱双赢篇章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延平区洋后镇大禄村引进了“稻田养鱼+油菜种植加工”现代农业综合种养项目,当前已有65户农户参与,共种养198亩。驻村第一书记书记许大东介绍,由贫困户和农户种养鱼苗、水稻,收成后公司以市场价回购,农户不仅不愁产品卖不出去,而且收入也有保证。去年水稻产量每亩均在600公斤左右,稻田鱼每亩约达到40公斤,实现每亩增收1850元(米每公斤增收3元,鱼每公斤20元)。

“这个鱼塘约有16亩,那个是自动投饵机,今年预计有130多万元的收入。”“那边是水乡渔村项目,占地58亩,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投资350万元。”科技化设备技术和标准化养殖建设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在大禄村乡贤的积极参与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项目落地。

该村探索出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农(贫困)户”的方式,积极向上级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36万元,投资发展美丽乡村旅游、“稻田养鱼”和菜仔油、茶仔油加工项目,实行“保底+占比分红”的模式,每年村财可实现稳定增加近6万元。

科技助力

促提质增效

福建石蛙养殖基地_养殖石蛙技术视频_福建石蛙养殖技术

漳浦县石榴镇龙岭村龙岭村现有蜜柚1600亩,青枣400亩,是全村的主导产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漳浦县农业农村局下派驻村第一书记邱晓聪认识了新农人许巡嵘,初步了解其采用酵素法种植百香果,由于自身是植保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一定专业知识,认为这确是增加村民收入的新途径。通过考察之后,组织开展厦漳山海协作果树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全村推广百香果种植,全村从开始的零亩发展到2018年40亩,直到2019年100亩,百香果产业不断壮大。

不仅如此,邱晓聪还在全村实施土壤酸化治理示范项目,开展土壤酸化耕地治理。他为全村120余户种植户(1200亩)争取补贴土壤改良剂24万斤,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进一步提高全村果园质量。通过发展百香果产业,村民增收门路进一步拓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从2017年13200元增长到2018年14100元,再到2019年15560元,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中国福建三农网综合自:中国县域经济报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