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发“羊”财

一年前,张德英还在广东某肉类食品加工厂挥汗如雨,然而,一年以后,当其他的同事们依然为生计打工时,她已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加工厂,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便收获了百万家产,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强人。

打工之余谋划发“羊”财

1985年,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一个普通农家的张德英高考失利后便来到了广东打工,应聘到汕头一家冷冻食品批发厂。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推销公司的冷冻羊制品。

为了拿到提成,张德英制定了严格的销售计划,她每天奔走在各大餐厅、酒店之间,遇到态度好的,她还能说上几句话,遇到态度差的她就会被连骂带推地轰出来。那个时候,张德英就用阿Q的精神鼓励自己:“下一家就能成功了。”

吃了多个闭门羹、受尽世人白眼后,张德英就在心底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混出点名堂来!”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张德英在打工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心眼。渐渐地,她发现老板的产品大多来自成都、绵羊等地区的肉联厂。通过调查她还发现:内地4000元/吨的山羊,经宰杀冷冻后,运到广东要卖25000元/吨,“家乡的山羊经老板一转手就能卖出大价钱,广东对羊肉的需求量又大,我为何不在家乡创办一个肉类加工厂,主动把黑山羊送过来,为家乡开辟一条致富之路?”

从此,张德英就有意识地留意办厂的细节问题。她一面观察,一面利用业余时间找各个不同岗位上的工友聊天,通过她们了解工厂的进货渠道、价格,学习产品保存、运输、配送方法等。厂里的规章制度,她每一项都认真研究记录,从中揣摩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在送货的过程中,她经常帮助客户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客户群,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自己将来创业打基础。

回乡办起肉类加工厂

2004年年初,张德英感到各方面的准备已经成熟,同时手里有了一些积蓄,便辞职回到了家乡,在四川乐至县东郊工业园区征地10亩,成立了“英英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4年10月,经过精心准备的肉类食品厂开张了。张德英把一车冷冻后的羊肉拉到了广东,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产品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好卖。原来,由于家乡羊子种类繁多,再加上饲养的不科学,导致了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质量是公司生存的保证,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张德英把优秀的山羊良种介绍给了乡亲们,并对养殖户开展了科学饲养、防疫治病的知识讲座。对那些困难户,张德英就买来小羊羔,免费送给他们饲养。经过努力,家乡羊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张德英把羊肉冷冻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广州、上海等地,而乡亲们也从养羊中尝到了甜头。

正当张德英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原来周围的肉类加工厂看到加工羊肉有利可图,便纷纷加工冷冻羊肉制品,一时间,冷冻羊肉加工在乐至县周围风起云涌,竞争十分激烈,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黑山羊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户都是精明人,哪里的黑山羊收购价格高就把羊卖到哪里。“这对食品厂发展来说是致使的,一旦农户不能及时供应黑山羊,那自己的食品厂就如无油的汽车,怎么能运转?”

张德英500吨的冷库如饥饿的孩子嗷嗷待哺,刚刚成立的企业也因为生产的停滞变得举步维艰,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呢,张德英陷入了沉思。

双赢模式收获大财富

经过仔细的分析,张德英发现,乐至县的黑山羊养殖是零星的,东家5头、西家3头,没有形成统一的养殖规模,农户们也不敢扩大养殖规模,因为一旦羊多了,它的价格就会降低。“如果能够采取订单的方式,自己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制定收购价格,然后再由农户按协议规定去饲养,不就既可以解决了大家的顾虑,也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货源吗?”张德英就从这里受到启发,决定和农户签定产销协议。从此她就走家串户,向农户们详细讲解签订合同的好处。最终张德英和3000多户农户签订了山羊产销协议。这样,农户们再也不用担心因羊的大量养殖而卖不出好价钱了。

公司+农户的模式彻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而张德英的肉类加工厂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从2004年至今,乐至县的山羊价格翻了一番,从每公斤4~5元,卖到现在的每公斤8~9元。依此计算,养羊户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了。

“以前我们这里也养羊,但每家只有四、五头,最多也不过十多头,因为羊养多了就不好卖,自从有了英英食品厂以后,养羊的农户多了,数量也增加了,因为我们再也不愁销路。”乐至县石瑞镇养羊户吴建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而张德英,这个昔日的打工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