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早晨,太阳刚刚从山尖上冒出来,雷波县汶水村的村民朱定军就来到了自家的牛圈。一见到朱定军来,牛儿们发出“哞、哞、哞”亲昵的叫声。
在牛圈里,朱定军挨个抚摸着它们的头,检查它们的精神状态,以及昨晚的进食情况和排泄情况,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又才来到圈门外,打开机器,打碎草料,准备喂牛。
照顾这些牛儿,朱定军好比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它们是一家人致富的希望。
内蒙牛在汶水安了家
朱定军饲养这批牛是从去年10月底开始的,他说:“这批牛是华润五丰项目组的技术专家,专门从内蒙古通辽市引进回来的,刚来的时候,每头牛大约300公斤,现在已经饲养了3个月,牛儿们很健康,每头牛的体重达到了450公斤左右。”
朱定军饲养的这批牛,是华润五丰汶水生态肉牛养殖项目首批引进的肉牛,到达当天,举行了热烈的交接仪式,村民们都来看热闹,看看这内蒙古的牛长什么样子。
华润五丰项目组技术人员李海红说:“我们把圈舍进行了消毒,刚刚运到的牛要先进行隔离饲养,等适应了这边等气候、水土、饲料,才能分发给农户饲养。”
从通辽运来的牛属西门塔尔牛品种,毛色黄白相间,性情温顺。外地牛在汶水适应不适应?能不能养好?村民们心里都打鼓呢。
自从朱定军家养了这批外地牛之后,隔三差五就有村民来到他家的牛圈看牛的生长情况,看到牛儿们能吃、能睡,还长得快,能在本地“扎根安家”,村民们才纷纷放下心来,盘算着等下一批牛到了,自己也要争取能养上一些。
建立“基础肉牛银行”
在汶水村一家养猪场的闲置圈舍里,堆满了玉米,这是喂牛的青储饲料。
村民何坤林坐在新买的小货车驾驶室内,把小货车倒入养猪场,和村民李春银一起装载青储饲料。他们两人这次都被选为了华润五丰汶水生态肉牛养殖基地的入驻农户。
李春银说:“这次,我们要抓住机会大干一场,要多备一些饲料。资金少一些没有关系,会上说了,只需付20%的购牛款,就可以先把牛领回来养上,出栏了再付剩余的部分。”
为了运输饲料方便,何坤林新买了小货车,他说:“养出的牛华润五丰公司还负责回收,不担心销路。公司还派来了李海红老师专门教我们养牛技术,这下就不用担心牛养不好了。”
在中纪委的帮扶下,雷波县引进了华润五丰生态肉牛养殖项目,并在汶水镇召开了华润五丰汶水生态肉牛养殖基地入驻农户审定会,最终选定了16户农户、2个村集体经济入驻基地。
从去年年底开始,汶水村背后的山上,就拉开了一项轰轰烈烈的“大工程”——华润五丰汶水生态肉牛养殖项目的养殖场建设。
施工现场,推土机、挖机来往作业,运输车辆把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不断运输上山,建设场面热火朝天。
李春银、何坤林等入驻养殖基地的农户都天天盼望着,养殖场能早日建好。
2月5日,记者来到现场,看见圈舍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附属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每个圈舍由牛的饲养场所、活动场所和饲养人员的生产用房构成。其中,生产用房可以供饲养人员生产饲料、休息和上卫生间。
汶水村驻村帮扶队员杨原每天都会来工地上看看,他说:“我们修建了18个圈舍,每个养殖户一个圈舍,每个圈舍最大容量可以饲养50头牛。每头牛出栏有大约3000元的利润,满负荷饲养的话,一次出栏就有约15万元的利润。村民们都很盼望这个项目。”
为解决农户最短缺的资金、技术和销售问题,雷波县委县政府、中纪委驻村干部、华润五丰共同制定了雷波县“基础肉牛银行”帮扶项目。
杨原介绍说,按照“基础肉牛银行”方案,农户只需要自筹20%的购牛款,就可以把牛领回来饲养,等到牛出栏销售后,再支付其他部分,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问题。方案还对委托当地银行进行赊销资金的发放、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培训、架子牛育肥后对回收以及配套的保险服务等制定了具体措施,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华润集团向雷波县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捐赠3000万元,用于打造雷波“基础肉牛银行”,支持雷波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春节过后,雷波的气候渐渐开始回暖,引进架子牛的工作也将纳进日程。
汶水村支部书记杨万华说:“牛圈已经初步完工,养殖户的青储饲料已经基本储备完毕,万事具备,只欠‘牛’来。”
这段时间,李海红很忙。他说:“前一段时间才给养殖户们培训了牛圈的消毒、牛的饲养、防疫,青储饲料的制作等知识,2月中旬,我们又要去通辽引进架子牛回来。”
“我们会分批次引进1250头西门塔尔牛,分给18户入驻园区的养殖户,以及其他没有入驻园区的散户养殖。”
华润五丰汶水生态肉牛养殖基地建成后,年出栏肉牛至少900余头,将会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和群众广泛参与高山生态肉牛养殖,带动全县其余养殖户增收,形成覆盖全县、辐射全州的良种肉牛繁育、育肥基地。
汶水村脚下,宜攀高速正在加紧建设,未来随着乐西高速、宜攀高速的贯通,雷波县将融入成都、重庆三小时经济圈,宜宾、昭通、乐山二小时经济圈,为肉牛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
汶水镇党委副书记、汶水村第一书记苏世承说:“我们将利用汶水村广阔的草场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推出生态养殖园区和家庭分散圈养两种模式,引导农户改善养殖品种、改变养殖方式、扩大养殖规模,推动肉牛养殖产业从粗放型、低收益向精细化、品牌化、现代化、规模化转型,探索出一条能在全县可复制推广的产业振兴道路。”
(文/图 夏零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仁芳)